搜索
 

江苏大学:绿色学校这样“炼”成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本报记者 张琼霞

在近日召开的“新时代高校后勤改革发展论坛暨后勤工作表彰大会”上,江苏大学荣获“全国高校后勤事业发展先进单位(能源管理)”,此次评选全国仅有六所高校获得此项殊荣。而这只是江苏大学多年绿色学校建设硕果的一个缩影。

回首来路,“绿色荣誉”的获得,首先是源自学校的顶层设计。早在2012年12月18日,江苏大学就设立了“江苏大学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负责部署、协调、监督、检查节能管理的各项工作,履行学校节能管理职能。与此同时,学校还专门修订完善了《江苏大学水电管理办法》,建立了校、院(处)二级管理制度和节能目标管理制度,明确了节能目标考核管理办法。

除了制度建设,节能减排,还需从源头加以管控。“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或优先采购节能环保产品的规定,采购列入《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产品。”江苏大学后勤管理处孙洪亮强调,近几年采购的9900余台学生宿舍使用的冷暖壁挂式空调,能效等级均为二级,采购的箱式变压器均在《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中。

自2013年江苏大学开通绿色节能低碳的校园电动公交车以来,江苏大学逐步将电动大客取代原有的柴油车,作为交通班车校内和公交运行车辆,同时建设了12座电动汽车充电桩,便于汽车充电,还积极倡导师生绿色低碳出行。

在加强源头管控的同时,学校节能改造工作也在同步推进。江苏大学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淘汰高耗能设备、供水管网查漏、变压器维护、变频节能增压泵的更换、节能型开水器采购、各类节能灯具的维修更换等工作。“根据年度计划,我校严格控制工程进度,严把工程质量关,按期完成了所有的年度节能技术改造工作。”孙洪亮告诉记者。

为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学校还出台了“一揽子”创新举措。据了解,江苏大学引进合同能源方式,先后分两年完成了对润江缘浴室、西山学生浴室、教工浴室进行供热改造,采用空气源热泵+太阳能+余热回收组合式供应洗浴热水,大大降低了能耗,“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灶具,采取智能控制,一键启动,加速热传导,提高热效率。经实测,平均节约燃气约50%。”孙洪亮说。

互联网时代,各类新技术新手段正让节能减排效果走入“快车道”。江苏大学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建设,于2013年通过国家住建部组织的验收,成为江苏省第一家通过住建部验收的省属高校。通过节能平台,实现对网络机房、食堂、实验室等用能大户实行重点监测,该系统分别对特殊用电、动力用电、空调用电、照明插座用电等四类用电种类进行分项计量,通过系统的对比、分析、统计、审计、报警等功能,“节能监管平台运行以来,我校水电用量年均下降约8%,效果明显,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孙洪亮介绍。

近年来,江苏大学累计投入了200余万元用于节水技改项目,累计节约自来水100余万吨,直接经济效益400余万元。如小便槽安装红外感应节水器;校内所有公用浴室采用智能水控系统淋浴装置和一卡通刷卡收费系统;在办公大楼、教学楼等周围绿化区域采用喷淋浇灌系统;教学科研用水采取循环用水方式;对全校地下给排水管网进行探测、归纳、整理,绘制管线走向、埋深、材质、管径、闸阀井、表、特征点(包括起点、终点、分支点、转折点等)及坐标,形成电子图形文件及3D效果,制作完成的管道综合布置图形数据库等等。

随着绿色学校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自2011年起,江苏大学连年被江苏省后勤协会能源管理专业委员会授予“江苏省高校节能先进院校”荣誉称号,并先后获得全国高校后勤事业发展先进单位(能源管理)、全国及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江苏省节水型高校、镇江市水效领跑者等荣誉称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