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舞台没有城市乡村之别,入情入微,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能绽放精彩;求真求细,颐志耕心,每位教师都能自立成峰。”这是一所乡村小学校长的诗意与境界。
镇江东南,马迹山下,江南古镇黄墟坐落着一所百年学校——黄墟中心小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要办好、教育要办好,最重要、最关键是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校长周和平对乡村学校的发展“短板”有着炙痛般的感悟。因此,这所百年老校始终坚持“兴校必先强师”,积极探索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路径,通过充分利用学校校本教研平台,做实、做透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精细管理助有效教研
行政蹲点扎实有效。为促进学校教科研质量稳步提升,营造浓厚的教研教改氛围,促进教师精准成长,学校建立了由校长直接领导的年级蹲点行政领导小组,行政蹲点深入课堂,全面了解各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同时,学校还建立了以学科分管主任为主的学科蹲点行政领导小组,重点对相应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解和指导。
常规督查全面有力。学校定期对教学各项常规工作进行督查检查。如教师教学“五认真”自查、教研组内互查、备课组推磨查以及学校每月组织一次教学专题调研。还通过对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重点督查,规范了青年教师教学行为、加速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质量监控点面结合。学校由教导处牵头,组织各教研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常态课下学生学习水平进行测评与分析。如:语文学科一年级拼音验收、数学学科一年级数字书写过关、四年级英语朗读调研等,在调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
缤纷活动促师生联动
有的放矢的教师活动,锻造优质强团队。根据区教育局、教研室“有效教学”达标活动通知要求,学校认真制定了达标活动考核方案,成立了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和骨干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并根据要求将活动分为:学习动员,自查自纠;组织实施,考核整改;汇总反馈,总结提高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提出了具体的活动安排。并在方案中列出每位教师的考核学科、考核年级,确保达标活动的有序开展。
精彩纷呈的学生活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学校倡导全员阅读,引导师生在读书中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认知,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文化。学校成功举办了校园诗韵活动,各班在老师的主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我来背古诗”“诗词诵读我做主”“故事表演赛”等,师生共同成长。诵读情景剧《回乡偶书》在区少代会演出,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在数学学科中开展了“趣味数学我喜爱”活动,组织参加了省“小小数学家”优秀科普小论文评比和丹徒区“我们爱数学”比赛活动,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英语学科中组织开展了“多彩英语我能行”活动,受到同学们的喜爱。此外,学校还推出了“七彩社团人人乐”活动,要求学校社团全员参加,师生联动,精彩纷呈。
辛勤耕耘结累累硕果
学校的教研工作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的桥梁,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黄墟中心小学立足学校实际,脚踏实地,锐意创新,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以研促教,努力探索符合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之路,收获满满。
2015年,殷建美老师获省蓝天杯小学数学会课一等奖;2016年,殷涛老师获省蓝天杯小学英语会课一等奖;2017年,杨艳雯老师获镇江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沈瑾老师获镇江市小学语文新秀杯赛课一等奖;2018年,殷建美老师以市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一等奖进入省赛;2019年,朱雪骏老师以市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进入省赛;吴扣香老师获江苏省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特等奖;吴明鑫老师获镇江市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在新一轮市县级骨干教师评比,学校骨干教师比例跃居全区前列。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这座偏远的乡村学校,有一群朴实的乡村教师演绎着他们朴素情怀。他们选准目标,深挖潜力,将自己的根向泥土更深处延展,并自然地长出思想,长出成果,绽放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花。
“教育的舞台没有城市乡村之别,入情入微,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能绽放精彩;求真求细,颐志耕心,每位教师都能自立成峰。”校长周和平如是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