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守伦 袁军辉
从入选丹阳市师德先进个人,到当选丹阳市首届扎根乡村“十佳”教师,再到入选丹阳市“榜样的力量”先进教师,访仙中心小学邱锁华老师40年如一日,扎根教学一线播撒希望,用爱与责任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奉献情怀和执着追求,用青春与智慧收获了学生的敬佩、家长的称赞、同事的点赞。
两次选择
却难以离开三尺讲台
40年前,邱锁华高中毕业时,才十六岁。家里有3个兄弟,因为他是老大,父亲就让他到访仙镇最西边的竹林小学去做代课老师,这一“代”就是12年。
那时,丹阳的乡镇企业逐渐兴起,个体经济也已起步,邱锁华的姨父在访仙有机化工厂当厂长,急需技术人才,想让他到厂里去帮忙。邱锁华得知后,内心难以平静:是继续当代课老师?还是去姨父厂里工作?当时高中生较少,又有姨父当厂长,去工厂前景是一片光明。可当他星期一走进教室,准备收拾行囊时,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毅然选择了学校。
1982年,丹阳市开始招合同教师,邱锁华一路过关,跨进了合同教师的行列。3年后,妻子看到村里人一个个富了起来,邱锁华仍然是两袖清风,就劝他下海经商。可邱锁华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教育,为了“逃避”亲友们的轮番劝说,邱锁华一度搬进了学校宿舍,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钻研教材和教育理论知识上。
一晃到了1994年,邱锁华又顺利考取了镇江师范学校,成为了一名向往已久的在编教师。这一下,他干得更欢了。
课是代的
教学业务却是专业的
邱锁华从教40年来,一直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更保持着学校35年毕业班语文教学的“纪录”。
更难得的是,他总是用刻苦的学习和专业的训练,与时俱进地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邱锁华不会忘记,那是1992年,他接到通知,在丹阳市第二届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上毕业汇报课。对于第一次到校外上课,他既激动又紧张。当天晚上,就骑自行车去荆林中心校拜访全市语文评优课一等奖获得者——邹伟辅老师。建山当时正在开采石头,一小时的车程邱锁华是一身汗一身灰,当邹伟辅老师看到“泥人”扮相的邱锁华,得知他上门求取语文教学“真经”的来意时,不禁为他的好学劲头而感动,连夜帮他分析教材,一起认真备课。功夫不负有心人,邱锁华执教的语文课一举成名,当评委得知他没上过正规师范,还是一名合同教师时,更是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后来,只要乡镇举办“新秀杯”“活力课堂”“完小教务主任展示课”等教学赛课活动,邱锁华都成了“常客”,并渐渐形成了自己“轻盈活泼,扎实有效”的教学风格。
正因为邱锁华爱上了教师这份职业,一路铿锵走来,一路续写精彩。从一名班主任成长为学校的教导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德育主任、师训主任,被评为高级教师、镇江市语文教学骨干。
工作清苦
精神上却感到很充实
40载春秋,春华秋实。作为一名乡村教师,邱锁华始终坚守教学一线,虽然工作很辛苦,却不断地品尝着育人的喜悦。他教过的学生,有的做了教师、医生,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还有的成为了企业家……但不论在何种岗位,对邱锁华都是赞赏有加。
现任京口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孙国林是邱锁华在竹林小学任教时的第一届学生,在同学聚会时,他紧紧握住邱锁华的手:“邱老师,您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我的口才、能力、处世都是您潜移默化教导了我,您是我学生时代最受尊敬的老师之一。”
毕业于武汉工程大学,正在三亚海军基地服役的巢凡,特意邀请邱锁华参加他的婚礼,并在婚礼现场向邱锁华道谢:“邱老师是我最尊敬的恩师,我的字就是他教我的,我的写作是他指导的,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担任学校师训处主任期间,邱锁华还潜心青年教师的培养,辅导范银芳、周甜、刘芹三位老师参加丹阳市基本功大赛和新秀杯赛课屡获佳绩。
“邱锁华就像我的大哥一样,我一路走来,是踩着他的影子成长的”。说起邱锁华老师,被评为丹阳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的范银芳老师深有感触。
“刚到访仙中心校,我就像只‘菜鸟’,是邱锁华老师手把手教我备课、上课,如果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管理好班级的学生,邱老师是我人生的标杆,是我工作的榜样,是我的第二位启蒙老师。”丹阳市语文名师班成员周甜老师也有同感。
“我现在是张学伟名师工作室成员和丹阳市骨干培育站成员,参加丹阳市基本功大赛和新秀杯赛课都能获奖,没有邱锁华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刘芹老师非常激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虽已五十好几岁,但邱锁华依然不忘初心,坚守教学一线,和孩子一道游戏,跟老师们一起探讨研究,在教育追梦的大道上努力奔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