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昔日千疮百孔今成绿水青山

2022年0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方良龙 张从远

矿山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记者从市自然资源部门了解到,随着最后一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近期顺利通过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竣工验收,镇江新区在我市率先完成所有废弃矿山修复!

“过去10年间,镇江新区共修复废弃矿山宕口29个,修复面积达4269亩,昔日千疮百孔的废弃矿山变成绿水青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分局党组书记、局长胡佩成介绍,相关宕口生态修复效果良好,得到省、市人民政府高度肯定,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复垦矿山变良田

自2010年至2020年底,新区管委会共投资2.3亿元,组织实施了赵魏及新世纪周边废弃宕口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圌山、青龙山建材矿区关闭矿山治理工程,经济技术开发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一期和三期以及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等5次较大规模的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废弃矿山整治中,镇江新区坚持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宜林则林、宜农则农,着力提升综合治理效益。

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一期项目现场,复垦的耕地上种植的160亩小麦已经拔节,长势良好。据介绍,该项目形成的平整场地,变成了耕地的后备资源,可复垦近300亩耕地,一期已复垦160亩。

经过多年的废弃矿山整治,镇江新区完成边坡绿化面积476亩,废弃地修复成林地213亩,废弃地复垦为耕地160亩,提供建设用地890亩,促进了土地的有效利用,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修复宕口化美景

“我们现在站的位置是C2宕口,行经扬中长江大桥的车辆正好可以看到这边。以前一连好几个宕口就像圌山上的一块块疤痕。实施生态修复后,宕口与整个山体融为一体,修复效果很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分局地矿科科长张道豹说。

日前,张道豹带记者来到圌山建材矿区关闭矿山治理工程C2宕口修复现场,南侧极乐禅寺隐身山岰,西侧山坡郁郁葱葱,一座登山栈道沿着山坡蜿蜒而上,不时有市民来到这里健身游玩。

张道豹介绍,镇江新区对圌山风景区内的8处废弃宕口实施生态修复,消除了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针对8处宕口的不同地质条件,采取挂网喷播、平台种植、植生袋、鱼鳞坑等多种复绿手段实施边坡复绿,实现了边坡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消除了视觉污染。综合利用C3、C4两个宕口治理后形成的宕底及周边共约300多亩土地,倾心打造了集休闲娱乐、康疗保健、运动健身、会议商务等综合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江苏圌山温泉生态酒店,同时为方便游客登圌山,利用宕口修复形成的较缓坡面建设了登山栈道。

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破损的山体重新披上绿装,边坡绿化面积达到19.77万平方米,旅游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圌山风景区的景观品质进一步提升。圌山风景区仅“黄明节”当天登山游客人数就超过10万人次,已成为镇江七大风景区之一。

平整宕底落项目

“被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的凯莱英小分子药物研发生产项目占地467亩,其中,我们通过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三期项目,提供了81亩建设用地。”张道豹说,为了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地,镇江新区全力推进该项目的施工进度,赶在去年年底前完成了省级竣工验收,随即将土地移交给企业开工建设。

在项目现场,远处传来打桩机有节奏的“当当”声,不时有运送土方卡车出入工地。正北方完成整治的坡面还覆盖着防尘网,已有新长的小草在坡面“安家”。“喷播的小灌木今年会长出来,预计三四年之后,就能达到圌山宕口那样的复绿效果。”张道豹说,项目现场原来是采矿留下的矿坑,他们利用削坡产生的废弃石料对宕底进行了平整。

在建设用地指标日趋稀缺的背景下,镇江新区通过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将平整出来的宕底废弃地作为建设用地,用于产业项目落地,起到了点石成金的效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