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共抓长江大保护,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2022年0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郑谐轩

一江清水,两岸青葱,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养育了炎黄子孙。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长江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针对一个流域的专门法律,不仅关系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而且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镇江因江而兴、逐水而荣,拥有295公里长江岸线。如何在助力长江大保护工作中扛起政协担当、发出政协声音、展示政协形象,市政协今年的委员主题活动为“共抓长江大保护——政协委员民主监督在行动”。

3月26日上午10点,浩荡长江畔,世业洲生态整治提升工程项目现场,“共抓长江大保护——千名政协委员民主监督在行动”活动正式启动,号召全市各级政协委员带头示范,积极参与,做长江大保护工作的践行者、监督者、宣传者,1400多名四级政协委员,将分成40个小组,对80个项目进行民主监督,以主人翁的姿态、奔跑者的状态,自觉投身长江大保护生动实践,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按照“帮忙不添乱、到位不缺位、补位不越位”的原则,围绕党委政府交办的80个重点项目,活动中,全体委员将充分发挥钉钉子、抓落实重要一锤的作用,多做去阻力、添动力、聚合力的工作,多干减杂音、强和声、促合唱的事情,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做到“眼睛向下看”“脚步往下迈”,走上长江堤岸,走入菜场超市,走进厂房企业,听真话、访实情、摸底数,帮助党委政府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助力长江大保护全面推进、整体提升。

长江大保护,看似在水里做文章,根本上却要水岸联动、综合施策,做到既治污,也治岸,更治渔。据市政协委工办负责人介绍,活动期间,将组织委员综合运用参政议政建议、重点提案督办、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等载体,聚焦禁渔退捕、岸线整治、污染防治、打击采砂等现实问题,特别是退捕渔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等民生实事,精准建言献良策,发出“政协好声音”,拿出更多“金点子”“好方子”,为长江大保护尽政协之责、倾政协之力、建政协之功。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政协委员是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模范代表,要切实发挥好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引领作用,通过点点滴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理念,通过一言一行树立遵守《长江保护法》的鲜活榜样,在守护一江碧水中彰显委员作为、展示政协形象。

代表委员进行表态发言的沈建国说:“积极参加委员活动小组组织的监督视察活动,紧紧围绕长江大保护的工作重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坚持问题导向,多看多听,多思多想,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在深入调研、精准监督和务求实效上下功夫,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

刘铮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农业农村界委员,长期以来一直关注长江大保护工作。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宣传、参与和引导,让更多的人了解长江大保护、支持长江大保护、参与长江大保护,让母亲河焕发出更新更美容颜!”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吴建强委员认为,一方面学校要以“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等方式,通过课堂教育主渠道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以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开展系列活动。他说:“将组织学生开展‘节水护水、从我做起’‘长江大保护、青春我先行’等系列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主动参与到长江大保护中来。”

润州区是我市渔民安置的重点区域。在“长江大保护”战役中,润州区积极响应党中央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号召及长江流域全民禁渔的要求,历经4次渔民退捕安置,让退渔上岸的渔民这一群体,从“水上漂”到“住楼房”,收获“稳稳的幸福”。截至2020年3月,安置渔民756人,统一回收拆解船只273条,注销捕捞证100本,润州区金江人的“捕鱼”生涯正式画上了句号。渔民上岸后生活怎么办?参加启动仪式的润州区政协副主席季莉认为,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事情:一是推动落实好政策。二是推动稳定好就业。三是推动开发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按照落实长江岸线1.5公里配备一名护渔员的要求,大力开发护渔员、水上协管员、救生员等公益性岗位,让更多“捕鱼人”变为“护鱼人”。

每年开展委员主题活动,是市政协的一个履职品牌和一项特色工作。本届政协将“倡导低碳方式,共建绿色家园”确定为连续五年的委员活动主题,每年一个重点,一以贯之,持续用力,一抓到底,以垃圾分类、低碳生活方式、民主监督“263”、助力蓝天保卫战等为侧重点开展委员履职活动,从不同侧面推进我市生态建设。今年的“共抓长江大保护——政协委员民主监督在行动”,活动中,8个片区40个小组,已经分头开展监督视察活动,查找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推进活动开展。

此前3月12日,在京口区江大北长江防护林造林绿化点,市政协组织开展“我为镇江添新绿”植树活动,共话合作史、共植同心林、共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市政协主席李健参加植树,并与民主党派代表、民革市委主委王加友共同为同心林揭幕。

植树现场,来自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政协委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分工协作、相互配合,一株株绿意盎然的女贞树在长江畔“安家落户”,为长江大保护、美丽镇江建设贡献了政协力量。“长江的生态保护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程度,希望通过我们自己的一点微薄力量,带动社会各界人士,大家共同参与到植树当中来,让我们城市美起来。”市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陈金凤说。

市政协经科委副主任解志勇表示,在本次主题活动中,将努力做到“三个到位”:第一是组织协调到位。注重加强联系沟通,积极争取党政部门的支持配合,为委员开展监督视察活动创造良好条件;第二是服务保障到位。在组织联络、后勤保障、宣传报道等方面,积极为委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力争做到视察无禁区、监督无死角;第三是转化落实到位。对委员们在活动中提出的“金点子”“好建议”,及时报送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切实推动建言成果早转化、快落实、真见效。

4月14日下午,市政协召开八届五十次主席会议,就长江禁渔工作进行专项视察监督。与会人员现场视察了江海之门禁渔点、南山路菜市场,听取了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我市长江禁渔工作的情况通报。吴当、刘源、陈声秦、邵荣禾、黄修德五位委员从不同角度指出问题、提出建议。李健指出,“十年禁渔”的关键是要抓好源头“不捕”、终端“不吃”。要建立一个从水里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机制,做到“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长江大保护和“十年禁渔”既要靠攻坚力,也要靠持久力,更要靠科学发展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长江经济带的11个省市,明确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5年多来,绿色长江理念已经形成,一场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的“长江保卫战”在流域全线如火如荼地展开;5年多来,长江大保护成效明显: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保护长江有法可依,“十年禁渔”全面实行,“重化围江”难题逐步破解,全流域劣五类水质不断消除,“水中大熊猫”野生江豚等快乐嬉戏江面,古老的长江故事正在翻开新时代的新篇章。

市发改委(长江办)副主任史健洁表示,下一步,将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奋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注重系统修复,狠抓突出问题整改和污染治理,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精准做好两岸造林绿化、重要湿地保护等工作,持续提升长江生态功能。另一方面聚焦转型,深入推进化工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培育打造“4+8”重点产业体系,着力推动沿江产业转型发展。同时,我们将扎实推进世业洲等示范段工程和绿色发展工作,保护传承长江文化,全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

贯彻实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国家战略,让长江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依然展现春潮的风采、惊涛的气概、健美的臂膀,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建设美丽镇江的千秋大业,也是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守初心、积跬步、过湍流、至千里,做好“把工作落实下去”“把共识汇聚起来”两篇大文章,才能形成“唤起民众千百万、同心干”的生动局面,共同书写好“长江大保护”镇江答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