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批新法规开始实施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本报记者 贺莺

2019年,一批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与新规在1月1日起,开始实行。它们是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电子商务法、土地污染防治法……这些新的法律法规关乎你我每一个人的生活,未来将更好地为百姓生活保驾护航。

新个税引热议,

专项附加扣除惠民受欢迎

新个税引热议,

专项附加扣除惠民受欢迎

今年元旦后上班,很多单位职工最忙的一件事情,就是着手准备申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市民小谢说,最近单位同事都忙开了,为填报个税减免,防止填错报错,平日里鲜有人聊天的同事群一下热闹了起来。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自然就是新个税实施后,能给我们减免掉多少个税,特别是马上要发年终奖了,年终奖的扣税额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此次新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法,个税起征点调整至每月5000元,同时还综合享受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具体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某个单位的小张,他月薪是8000元,是独生子女,同时有一个孩子,还有一位60岁以上的老人。从去年10月1日起,8000元减掉5000元,应纳税额应该是3000元,对应的税率是3%,那也就是说他一个月要申报90元的个人所得税,那么,从今年元旦开始,增加6项扣除以后,他除了在原来5000元的起征点基础上,他额外可以扣除子女教育1000元,赡养老人是2000元,也就是总额扣除到8000元,也就是从1月1日起,小张就不用再缴纳个人所得税了。总的来说,国家出台这项政策的前提就是出于一个公平合理、利于民生和简便操作原则,真正把国家的税收政策释放到每一个人。

“抓紧结婚,抓紧生娃,送去上学,孝敬父母,多去学习。”这是网友总结的个税抵扣细则的精华。对于纳税人来说,1万-10万元年终奖,在新个税和旧个税实施条件下的应纳税情况,1万年终奖新旧个税纳税相同,但2万-10万年终奖,新旧个税纳税差额十分明显。新个税实施后,纳税人的年终奖税收将大大减少,而且是年终数额越大,税收减免的数额越大。难怪,市民苏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个税改革后,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特别好,我大概算了一下,一年能省6000元左右,很开心。”

首部《电子商务法》:买家卖家反应不一

为了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我国首部《电子商务法》从1月1日实施起,已满10天。记者在携程、途牛等一些APP上查询发现,很多平台上售卖商品或服务时的默认搭售勾选消失不见。还有一些OTA领域的APP,打开就会提示“为了适应《电子商务法》的要求,你的版本需要升级,请立即升级为最新版本”。以最近用户使用频繁的春运火车票加速包为例,携程没有主动默认勾选任何加速包,如果有票,携程会给出三个通道,消费者可自行选择,收费也都是明示的。网购达人花女士感触地说:“这些搭售商品或者服务,本来就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现在法律规定明确下来,给我们消费者撑了腰!”

另外,微商、直播销售等被列入电子商务经营者范畴,淘宝个体等需进行市场主体登记。擅自删差评,最高将处以50万元罚款。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平台承担相应的责任。针对实践中通过微信、网络直播等形式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情况日益增多的现象,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利用微信朋友圈、网络直播等方式从事商品、服务经营活动的自然人也是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个人代购、微商也须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取得相关行政许可,依法纳税,而利用电商方式销售自产的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等无须进行登记。

“15斤一箱,75元包邮,保证新鲜,现摘现发。”近日,在事业单位上班的马女士破天荒当了一把微商,帮小姨家卖起了椪柑,做起了“华东地区总代理”。据她介绍,小姨家椪柑长在恩施山里,味道好却没有销路,仅自销了一部分,还有一万多斤挂在树上,一家人看着发愁。马女士决定在朋友圈帮小姨吆喝一下,“没想到信息刚一发布,朋友们都十分给力,还帮忙转发,一天下来,就帮小姨销七八十单。”利用电商方式销售自产的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等无须进行登记。但记者也发现,新法实施后做海淘、代购的微商,在朋友圈广告时画风大变,有的直接用农产品发布信息;有的用画画来代替实物图;有的用符号和“谐音”来介绍商品;更多的是用日语、韩语、甚至俄语来发推广的朋友圈,打起了擦边球。

打好“净土保卫战”,事关每个人的安全与未来

近日,市检察院公布了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典型案例:镇江境内长江非法采砂案;丹阳一眼镜公司固废物交由他人随意倾倒在拆迁空地上的污染公益诉讼案;2013年至2017年6月期间,江苏大学北大门对面江滩附近逐渐出现大量建筑、生活垃圾,经过累积,该区域共被填埋建筑、生活垃圾约100方,渣土约4000方,严重破坏了长江生态环境的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2017年12月2日,丹徒区辛丰镇山北村柳泉村村民在该村大王山矿山整治区非法开采矿,造成大王山矿区整治区环境被严重破坏的非法采矿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一个个案例让人警醒。

俗语说,土生万物。土地与农作物生长及人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而被污染的土壤则会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质量、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污染防治法》这是我国首部规范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主要内容有:明确落实土壤污染防治的政府责任;建立土壤污染责任人制度;设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对于违反《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各类行为,最高将处2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实施将加大对土壤污染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污染土壤者严惩重罚。在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分类管理、污染担责、公众参与原则的基础上,明确了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土壤污染状况普查和监测,实现多项制度创新,保障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法律人士同时也表示,新法实施也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要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节约用水减少废水的产生,节约能源的使用,这些节能减排行为可以大幅度减少进入土壤的污染物,从源头保护土壤。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