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穿越高丽山

2022年0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 谢立新

天阴着脸,但不影响树的翠绿。句容仑山水库东边的高丽山驮着蓝天注视着养在闺中的金山、焦山、北固山,它觉得自己的性格和它们有明显差异,喜欢把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常常向驴友发出尖叫,让驴友眷顾着。

吾友老刘就住在高丽山北面的山脚下,我常常坐在老刘家的门口,用目光在绳索般的小道上搜寻。

春半时节,油菜花黄,树枝冒出小鸟眼睛似的嫩芽,山路清清,这些人为的痕迹是高丽山纹的身,留着美丽的痛。这次我又发现多了几道,证明来高丽山爬山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多人来给高丽山踏出一条条他们行走的痕迹,给自己生命墙上拼命涂鸦,去过另外的人生,轻松地把自己放入另外一个世界。

有山就有山路,一条通向外界的,一条通向山顶的。通向外界的路连接城市,姑娘回娘家全依靠它;通往山顶的连接柴火、灶膛。山脚下的溪水是高丽山的儿女,大山把她养大,山水搭起农耕时代的舞台,完成村庄生命链的构建。村民们又建好仑山水库,把水积蓄起来,完成天老地荒。仑山水库用水赋予高丽山、仑山新的生命。水、树、人形成了整个生态链,牢不可破,世代相守。

当我再次审视仑山水库、仑山、高丽山时,山水、天空、地平线构成一幅图,高骊山上的驴友走过的道像悬挂这幅画的线。驴友最喜欢把这“最难攀爬的山”和“最值得攀爬的山”作为拉练之胜地,用山势险峻、诱人雄伟、秀丽绝壁来装扮自己的梦,把放眼远望、壮丽一片的景色缩影在一张纸上,用山脚下和仑山相连如蓝宝石般的湖水,作为安慰心灵的礼物。

初春,我和友人从韦岗抗日纪念碑出发,准备沿山脊穿越高丽山。之所以选择初春,主要是为了避开绿色植物茂密对行走的干扰。我们顺着密密的灌木林野道,沿着经驴友多年刀砍脚踩的路前行,各种野花把山体装扮成一个自然美丽的世界,三分春色七分新,水光都净眼。很快,我们就到了80多米高的四峰之前,山势突然形成一堵70度的“大墙”,大片的石岩,似刀削如斧劈,直立与顶峰形成30度夹角,像一把椅子斜躺在山顶上,看是美丽却又必须在石板的刃角上前行。没有选择,这是唯一的一条路。在山下望山顶,充满想象,想象总比现实先一步。登上山顶,风飘远了地苍茫,整个行、攀、穿乐在其中,不可知的前方吸引着你,无数的未知迷恋着心。插到三峰,山顶石头是光滑的,手无处摆放,没有谁可以帮助你,最高处基本没有路,全靠自己在陡峭的石壁缝中穿梭爬行。登上山峰,向北远望,“一览众山小”之感油然而生。脚下是百丈深渊,比南面惊险百倍,如果想从北面登顶,徒手是不可能的。我和友人举目四望,看到了老刘家的模糊样子,蓝色苍穹笼盖了十里长山、五州山、巢凰山、仑山,山水用她那宽广的胸怀拓宽着人的心灵,将那美丽的美人谷呵护在其中,朦胧中的仑山水库,更是一往情深,洗肺涤肠,令人心旷神怡。山脊上有一段奇特的路,必须从山谷直线向上攀登,很短,约5米,路旁的岩石似积木堆积而成。无限风光在险峰,这才是高丽山的底色和风情。没有风情哪有玩味,最美体验是在似龙脊般峭立的山路上行走,人行其上,游走刀尖,万分谨慎,格外小心,紧张和刺激让你绷紧神经,屏住呼吸。每当大风响起,风声呼呼衣飘飘,人不直立尖声叫,这种独特的野性呼唤令所有人难以忘怀。

高丽山是单面山,从东北韦岗镇东家庄至西南仑山水库边小茅山,总共有13座山头,而高丽山个性独特,傲视群山,主峰海拔425.7米,吸引着众多驴友前来攀登、穿越。我不禁心生感慨,与其说山的命运掌握在人的手里,不如说山的命运掌握在时代之中,水推动着人类的未来。正如智纲智库所言:农业社会最宝贵的是平原,工业文明最耀眼的是海洋,休闲时代最值钱的是山水。我开始在想象中不断修正高丽山的形象,我的心已经直达高丽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