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迟文成
“临水而居,择水而栖”,自古人类就有亲近江河湖海的本性,因此,水边也是文明的起源之地。向往欧洲的旅人,梦里除了古老的建筑、热血的足球,一定还会有一汪汪清澈的湖泊和一条条逶迤的河流。《水岸九歌》是一部用唯美影像和诗意文字书写的关于欧洲水岸生活和人文历史的立体画卷。作者程萌先生作为一名人文地理摄影师和作家,历时数年,穿越了欧洲著名的河流与湖泊,遍访水岸城镇与乡村、遗迹与古堡,为读者了解欧洲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提供了一场色彩斑斓的饕餮盛宴。阅读中读者会产生与作者一起登船上岸之感,并随着镜头的不断推进,思绪也会不断在历史和现实中切换,中西文明互鉴亮点也会如泉涌在头脑中闪现。
湖是一处水景净土,湖水不言,却在每个人心中毓灵生动。历史上,文人雅士往往在传统社会价值之外,努力探索个体生命存在价值,避开熙攘世俗,为安放灵魂寻找家园,于是,他们把感情寄托山水。记忆和遥想是通向历史和未来的最真实和最美幻的旅行,作者程萌先生像赴约时光的故人一样,在那些与日月缠绵、与天光云影对望的静默湖水里去邂逅深埋的故事,因为这里都曾留下过诸多名流的喜怒悲欢。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曾在奥尔塔湖畔坠入情网,并孕育出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拜伦、巴尔扎克等诗人与作家也因奥尔塔湖的宁静之美而来此寻找灵感。卢梭也曾在茹拉及三湖泊区的圣皮埃尔岛上沉思冥想,心灵摆脱了昔日的苦难,领略到了“一种充分、完满、丰盈的幸福”。在中国很早就有过文人雅士把湖畔视为发挥灵感的避世之居的故事。曾有大批文人墨客在美丽的西溪建造草堂、文人庵、读书堂,更有后世“虽无弱水三千里,不是仙人不到来”之说。因此,文人墨客不分中西,人类有着共同的水岸情怀。
欧洲水岸的样子是源于历史的打磨和冲洗。读者跟随作者的镜头在回溯历史的轨迹上去感受欧洲的“美好年代”。马焦雷湖的“真理山”以其“思想、运动、实验和历史人物汇合的磁石”之美誉吸引读者一步步接近和触摸它的历史。“生命改革”“青年运动”这些在当今也不落后的名词竟然在欧洲湖岸上也曾精彩演绎。作家雨果·鲍尔、诗人斯特凡·乔治以及其他许多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纷至沓来,使这里成为孕育新思想的故乡。反观当今,年青一代内心的反抗与这些生活在20世纪初的人有着何等惊人的相似。从迷茫的一代到迷茫的另一代,人们总是在积极地寻找灵魂和身体的出口和入口。马焦雷湖的故事似乎在告诉读者,历史与现实并非巧合,人类社会的发展本是这个样子。
早在古罗马时期,贵族们就开始沿科莫湖畔而居。这里除了灵秀的自然风光,散落在湖畔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其更加动人,大量精美的浪漫主义时期的别墅和庄园,使科莫湖有了“浪漫主义之湖”的美称。作者也借此发出了读者内心的慨叹:“间歇湖畔,心若幽穹。”其实,中国也有类似于伊利公爵水岸夏宫的皇家山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承德避暑山庄在规模和气势上远远超过欧洲水岸上的这座宫殿,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建筑与天然景观融为一体,供皇族显贵消闲纳凉,其奢华超出寻常百姓想象。
时尚设计大师可可·香奈儿在瑞士的莱蒙湖畔与“20世纪最伟大的芭蕾舞大师之一”的密友舞蹈家谢尔盖·里法尔幽会聊天,留下了他们俄式坚毅和法式浪漫的传说。作者在把镜头切回巴黎的霓裳衣影、流光溢彩的时装盛会时,借助香奈儿之口总结了时尚观:“奢侈的反义词不是贫穷,而是庸俗”,时装是政治,是阶层,是权力,是手段,是展现,是揭露,是阅读和被阅读。电影大师卓别林在这湖光山色的第二故乡度过了一段隐居生活,宁静的莱蒙湖带给他深深的慰藉,也体现出了水岸人们巨大的包容力。水岸小镇拥有的高端手表,肖邦限量版的坤包,男人的西装革履,女士的光鲜亮丽,所有这一切都在衣香鬓影中散发着当代清新与奢靡杂糅的气息。此时,宁静清新环境与现代奢华生活画面同时出现,让读者有些错乱,但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这种交杂,无非是让历史重镇发出时代声响。
如作者所说,沿着莱茵河、美因河、多瑙河和萨瓦河逆流而上,又顺流而下,无疑是在寻找由坚硬的历史、柔软的诗歌和氤氲的传说构成的时光之岸。建筑记录的历史往往比文字记录的历史更真实、更直观。这些刻在建筑上的荣耀与沧桑,让读者不免产生“苦难从未走远,忧思弥漫,诗情画意,只在阑干外”的伤感。宗教与审美差异,在中西方建筑上体现的非常明显,但就长河两岸建筑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人文价值而言,值得东方借鉴。
“山水有灵,天人合一”“人与天地应”,这是传统中的宇宙观。沿着莱茵河从阿姆斯特丹到斯特拉斯堡,从美茵河到多瑙河,再到巴尔干上的萨瓦河,在这些静水流深、日夜不息的河流两岸,无论你信步在细雨朦胧中的肯普霍夫公园,还是远眺莱茵峡谷的梯田葡萄园;无论你行走在勃拉姆斯曾经散步的幽深小径,还是漫游在科帕克里特湿地,你能感受到的除了令人陶醉的如画美景,还有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切都得益于政府对河流等水资源保护的重视,这些国家也必将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原动力。
程萌先生的《水岸九歌》不仅为读者展现了欧洲水岸世界的诗意画卷,那只是光影与文字的表象魅力,它还不知不觉地引导读者透过光影和文字去感受欧洲水岸的文明,让我们对历史,对生活,对环境有了更深的思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