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莹
仅1400平方公里的小城句容,是一个自带仙气的神圣福地。无论你是哪里来的人,走进句容城,平静的心在此地都会得到升华,许多神仙般的人就生长在句容,除了三国著名高道、道教灵宝派祖师葛玄,还有药学家、文学家、化学家、著名的道教学者人称“小仙翁”的葛洪等。是辈辈如斯的圣人们滋养了句容人,并把他们的福泽辐射到了更远的地方。
平凡的小城因此有了诸多的文化名片,葛仙湖公园便是其中的一张。明末时期,句容人为了文运的振兴,在城西瓜子沟村边的鸣鹤山上建了座塔形楼阁(今三台阁),老辈人说,句容宝塔(大圣塔)是支笔,一支秀笔开仙湖。三台阁为笔架,郭西塘(现葛仙湖)是砚台。
葛仙湖公园地处市中心,是重要的休闲观光和文体娱乐场所,给一代又一代的句容人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为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经过升级改造,葛仙湖公园征收了周边建筑、扩建园区八十亩,增至六条入园通道,以“三台三道一带八景”
即景阳台、抱负台、滨水休闲慢步道、环湖运动慢步道、林荫慢步道、丝路花带、集庆广场等景观体系为架构,成为全市人民争相打卡的高品质公共空间。
现在的葛仙湖公园,推陈出新,每向前一步,都会有意想不到的风景。即便是从主入口进去,感觉也是全新的,视野更是全新的。公园里到处是“福”文化元素。福地、福道,名人、名仕,一台一阁传承句容文脉;周文矩绘制重屏会棋图、陶弘景双牛图、葛玄和葛洪图等雕塑,一砖一石赓续城市记忆。就连句容县志碑刻墙的边角上,都是石头雕刻的花纹和“福”字。
总面积达28万平方米的葛仙湖公园,从空中俯瞰像一把巨大的琵琶,岸边种植的香樟、广玉兰等高大的乔木,加上低矮的灌木,都是琵琶的弦、品和相,蔓延着层层叠叠的绿意,微风吹过,草木摇动,就像琵琶弹奏出的乐曲。
冬日的葛仙湖公园没有早春的花开烂漫,但丝毫不觉凄清萧瑟。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葛仙湖区水域不大,水质清幽,远远望去,像一块晶莹的翡翠,而从湖心里延伸出的小岛,俨然是琵琶的弦轴,在云霞里缭绕。波光粼粼的湖水终日倒映着蓝天、白云和绿树。一到傍晚,夕阳渐隐,水天相接,几艘小船泊在岸边,隐约有了渔舟唱晚的意境。而一墙之隔的道路对面,第三中学的学子们像小鸟一样飞出校门,车水马龙里腾起另一种人间烟火。
曲水环抱的葛仙湖,它奇就奇在不仅风光美,还有着一种沁人心脾的安宁。这宁静到了夜晚体验感就更加富足。葛洪博物馆共分五层,二层和三层分别是展示葛氏家族、葛洪生平成就及后世对于葛洪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一层“福地仙踪”展馆里,序言墙的两边展示着道家文化,展馆里,泛黄的图片诉说着曾经的岁月,时间的遗物写满了与葛洪有关的故事,另一侧墙面,展示了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提取青蒿素所获奖的证书及徽章。走出博物馆,仿佛看见葛洪正放下山上采来的草药在炼丹,石铸的炼丹炉,早已苔藓满满。
葛仙湖公园夜游的市民络绎不绝。漫步福道,脚步尽量放轻,放慢,听土地、砖瓦、湖水、草木在时光深处的私语。高高矗立的大圣塔如魁梧高大的老者,与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年复一年,彼此陪伴。当一场高标准制作的葛仙湖水舞灯光秀开始,大圣3D灯光秀,璀璨夺目,像琵琶的琴头,嵌入湖中,宁静中奔涌着激情,繁华里荡漾着力量。伴着塔光湖影,人们在极致视听体验中感受句容文化魅力。一场场灯光秀,让葛仙湖公园的“粉”涨了又涨。公园周边密集的居民、繁华的商业,成了“夜经济”引擎。
连接公园外墙的木头长廊,飞檐突起,一盏盏灯发出淡淡的橘黄色光芒,神秘而诗意。充满了另一种清新润泽的味道,更多了几分温婉。仿佛是经过了艺术大师之手的剪裁和提纯,葛仙湖公园的里里外外,把自然、生态和文化、建筑与艺术美紧紧地糅合在了一起,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她的卓越风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