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市高水平推动“诗与远方”融合

2022年0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本报记者 司马珂

本报通讯员 胡艳

近日,市文广旅局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镇江市文广旅系统十件大事评选活动,经过多轮推荐、投票、评定,“第十四届中国镇江金山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扬中博物馆、陈履生博物馆群建成开馆”“抗击疫情,全力助推文旅企业复工复产”“成功举办首届电子竞技大赛”等被评为十件大事。这十件大事集中展示了去年我市文广旅系统创新发展的亮点和成效。

2021年已经来到,今年我市文广旅系统发展又将有哪些亮点呢?

“今年,市文广旅局将重点抓好十件大事。”据介绍,这十件大事分别是实施“四百”红色系列活动;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开展“从小爱场馆”场馆一日活动200场;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争创打造中国休闲城市;举办第十五届中国镇江金山文化艺术·旅游节活动;建成文物建筑智慧消防工程和智慧非遗工程;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发挥作用;推动乡村旅游民宿联合审批制度试点落地,召开全市乡村旅游民宿现场推进会;举办旅游精品线路推选推介活动;创作生产艺术精品,争取省文华大奖,推出一批群文精品;完成镇江博物馆5、6号楼改扩建工程并对外开放。

十件大事,管中窥豹,今年市文广旅局将以“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深化年”“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突破年”“中国休闲城市打造年”三个“年”为主线,高水平、高质量地推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

近年来,我市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服务为核心,以开展活动为重点,不断推进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和机制,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我市将在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将推进镇江市美术馆新展厅、扬中市文化馆新馆建设,完成镇江博物馆5、6号楼改扩建工程。继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站)客流分析系统建设,在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老旧住宅小区通过利用闲置空间等建设公共文化设施。

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硬件”的同时,我市还将不断加强“软件输入”,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我市将实施文化广场建设提升新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落实文化广场管理服务国家标准体系。将通过“村(社区)文艺播种计划”,整合阵地、活动、人才等资源,培育乡村文化队伍,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同时组织文广旅全系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吸引群众进场馆爱场馆。今年,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和民间文化艺术馆将面向青少年每周推出一期“从小爱场馆”文化活动,倡导每人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公共文化活动。据了解,今年全市将开展“文心”系列文化惠民活动120场,举办艺术普及活动500场,开展“从小爱场馆”场馆一日活动200场。

镇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讲好镇江故事,激活文旅动力,让文化旅游相伴相生,诗和远方交相辉映,实现文化和旅游优势的互为转化,这始终是我市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课题。

今年,我市将以全域旅游建设为抓手,提升文旅融合水平。打造中国休闲城市,推进城市中央休闲区、休闲街区、休闲露营地、休闲农庄、休闲文创商品等系列旅游休闲产品,塑造“文化休闲·乡村度假”中国休闲城市特质;创新推动全域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和设计,科学推动“旅游+”“+旅游”,优化旅游综合服务体系;提质扩容旅游核心吸引物,优化构建全域综合服务体系;科学评定文化旅游资源的总量、规模丰度、品级品质和开发潜力,实施全市文化旅游资源普查工程;统筹推动“三山一湖一渡”规划落地,评定系列乡村旅游民宿,创新构建“引客-迎客-留客”全域旅游度假产品体系。

根据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和当前面临的挑战,我市还将因地制宜推进三山、茅山、西津渡等高等级旅游景区品质提升,着力打造长三角综合影响力TOP10旅游景区。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提升重点旅游景区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强化景区门票分时预约、智能导览、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等功能,适时推动国家智慧旅游景区创建。同时丰富休闲旅游产品供给,推动“观光游”向深度“行浸游”转变,策划并打造“跟着名著游镇江”“跟着考古游镇江”“跟着诗词游镇江”和“跟着非遗游镇江”等研学旅游系列产品,组织系列旅游特色主题线路评选并发布。靓化“伴手随心·宜购镇江”品牌,丰富文创旅游商品供给体系。

近几年,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我市已经进入了2.0版本阶段,今年我市还将持续创新发展乡村旅游,靓化“美丽镇江乡村游”品牌。将以民宿标准化为抓手发展乡村旅游,推进镇江乡村旅游集聚区标准化建设,推动乡村旅游民宿联合审批制试点落地,建立多元化乡村旅游民宿产品体系。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推进句容戴庄村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将“美丽镇江乡村游嘉年华”打造成全省重要的乡村旅游节庆品牌,充分提升“以旅带农”“以旅促农”“以旅兴农”的乡村旅游富民动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