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句容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上下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积极应对大战大考,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全面争先进位、奋力追赶超越,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高质量发展新答卷。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0亿元,同比增长3%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84亿元,同比增长2.5%;列全面小康指数百强县第37位,全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第5位。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效
突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及早研判、快速反应,打出“12356”防控“组合拳”,牢牢把握战疫主动权。在这期间,基层干部日夜坚守,白衣天使勇毅逆行,各条战线通力协作,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广大群众守望相助,形成了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涌现出一批抗疫先进典型,谱写了激昂嘹亮的抗疫战歌,取得了零确诊、零疑似、零境外输入的重大成效。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全市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要求,接续部署、落实落细秋冬季疫情防控任务,紧盯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环节不放松,加强人物同防、闭环管理、物资储备、应急演练,全面构筑防控“铜墙铁壁”,有力保障了人民安全、社会安定。
坚持稳中求进、精准施策,产业强市激发强劲动能
精准把握疫情变化趋势,因时应势按下经济社会发展“重启键”“加速键”,坚决守住“保”的底线、夯实“稳”的基础、拓展“进”的态势。精准施策帮企业。强化经济运行及高质量考核监测指标常态调度,建立企业帮办员制度,深入落实援企稳岗、减税降费、金融扶持等优惠政策,为广大市场主体雪中送炭、纾困解难,全年减免企业各类社会保险费用3.6亿元,协助26家企业申报各类专项奖补资金2981.75万元,有效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助力生机恢复。保持定力稳投资。围绕“项目突破年”主题,实施“三听三答”、招商流动红旗等推进机制,抽水蓄能电站等3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1.6亿元,31个镇江市级、59个句容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分别完成投资59亿元、43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国民新能源车、环境监测和负压方舱项目成功落户、即将开工建设,华祥耀半导体、协鑫高效智能组件等项目建成投产。北新建材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天晟药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华建材成为我市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5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585亿元,同比增长3.3%;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0个,其中制造业项目占67.5%;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同比增长19.69%。持之以恒优环境。优化完善产业强市政策体系,持续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活力动力。深入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全面推广“交地即发证”模式,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以“指定”涉企中介服务机构为切口,实施营商环境“中梗阻”专项治理,开展营商环境服务满意度测评,建立营商环境“红黑榜”制度,行政审批涉企中介服务收费项目下降34.9%,企业获得感明显提升。
坚持外塑颜值、内优品质,城市建设赢得历史荣光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保持“创则必成、志在必夺”的决心,运用把握规律、追求极致的方法,树牢创建惠民、联创联建的理念,同心同向、苦干实干,在竞争激烈的省级大考、全国大赛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桂冠,铸就了句容发展历史上的无上荣光。城市颜值更加靓丽。坚持“标准为王、美感为要、文化为魂、以人为本”,以文明城市创建“四大提升”工程为抓手,推动城市战略品牌规划和建设标准体系精准落地。新葛仙湖公园开园、葛洪纪念馆开馆,“城市新客厅”在广大群众期待中蝶变新生、闪耀回归。完成人民路、玉清路、崇明路等城市干道“白改黑”,启动华阳西路、人民路建筑立面改造试点,完成121个老旧小区改造、25个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程。全面开展城市干道绿化、工地围挡美化、变电箱靓化、户外广告牌净化等行动,城市更加精致雅致、更加美丽宜居。功能品质不断提升。新增政府专项债券23亿元,重点聚焦交通、卫生、水利等基础设施补短板。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聚焦长龙山、老影剧院、甲城片区及开发区等一批影响城市形象、制约项目建设的征收拆迁工作,强力攻坚、完成扫尾。南沿江城际铁路句容段总工程量过半,宁句城际轨道交通句容站全面封顶,轨道铺设加速推进。长江引水暨城区水厂、下蜀水厂工程加快建设,肖杆河整治工程顺利完工,创成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开通下蜀至仙林、龙潭3条跨界公交班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完成国家生态红线调整划定上报和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编制工作。大力开展蓝天保卫战“百日攻坚”行动,常态化推进工地扬尘管控、重点区域车辆整治,台泥水泥窑飞灰协同处置项目主体完工,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8.5%,同比提升7.5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深化“排口长制”工作,有序推进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均达到100%。城北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加快推进,渗滤液污染问题完成整改。积极推进“林长制”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公益林调整及森林植被异地恢复空间储备库。
坚持优先发展、示范带动,乡村振兴呈现美丽风景
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市创建为抓手,系统推进“五大振兴”,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产业振兴步伐有力。扎实推进农业产业项目建设,签约落户项目21个,15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12亿元的何庄瑞华生态农业项目开工建设,天王唐陵花木交易市场成为我市首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历史性突破。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新增新型经营主体70家,建成高标准农田4万亩,丁庄葡萄合作联社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戴庄大米、西冯草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全省“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句容乡村振兴的美丽风景赢得广泛赞誉。美丽乡村可观可感。茅山何庄乡村振兴试点加快推进,姚凹组团95栋民房达到交付标准、其他组团加速推进,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有序实施。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513”公共空间治理,村庄环境整治全面收官,户厕改造提升通过省级验收销号,完成35个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5个,丁庄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农文旅融合系统发力。全面启动“一山三湖”空间规划编制。恒大童世界29个单体主体封顶、景观湖及中心园林对外开放,茅山道温泉酒店建成运营,康缘中医药文化产业园、茅山豆腐村乡村田园酒店加快建设。第19届中国(句容)草莓文化旅游节、丁庄葡萄节等重大节庆活动顺利举办。芝樱小镇、伏热花海、天下玫景等美丽经济如火如荼,句容“真山真水真生态、福地福运福文化”的魅力不断彰显。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民生情怀得到有效彰显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持续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全力解民忧、暖民心,提升高水平全面小康成色,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3.6%。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坚持以“首稳”促“六稳”,打好稳就业组合拳,开展“线上春风”“创业富民”“就业见习”系列活动,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7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下。动态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监测,探索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供养、城市“三无”等群体补助稳步提高,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8.12%,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六连增。扎实推进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完成630户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边城医养中心入选全省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名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省句中异地新建工程即将开工建设,石狮小学、华阳实验小学弘景校区建成交付,宝华新城小学、幼儿园等工程加快推进。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全市高考一本达线率提高11.7%,清华北大等“双一流”高校录取人数创历史新高。“院府合作”不断深化,新市人民医院全面搬迁有序开展。聚焦群众期盼,全年完成安置房权证发放1.2万余本,已具备发证条件的占任务总数68.84%。兆文山烈士陵园一期景观改造工程完成并交付使用,市殡仪馆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统筹衔接安全生产“一年小灶、三年大灶”要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大幅下降,宝华物流行业专项整治取得全面胜利,先后关停搬离物流园区27个、专线315条。全面打赢长江防汛阻击战,实现江河安澜、百姓安康。全面完成政府隐性债务年度化解任务,获评省金融生态优秀县。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九类涉恶案件159起,摧毁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犯罪集团4个,工作成效获全国扫黑办特派督导组高度肯定。建成市级网络舆情监测和应急处置中心并实体化运作,“升级版技防城”和“雪亮工程”通过省级验收,重要敏感节点信访维稳持续保持“三零”佳绩,全年省测公共安全感指数保持高位。深化拓展“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经验做法,配备288名专职网格员,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坚持扛起主责、抓好主业,管党治党取得积极成果
市委常委会坚持把学习贯彻新思想作为政治之责、为政之要,聚焦“能力提升年”建设,开展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组建市委宣讲团,开展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30余场。加强基层“领头雁”队伍建设,构建以“专职五级”为核心的村书记专职化管理体系,全省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扎实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落实选人用人“四硬”标准,在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建设、重大项目攻坚等主战场培养干部、选拔干部。强化新时代句容精神的感召力、引领力,糜林入选中国好人榜,易善智、章美霞、华梦丽分获全省“最美抗疫先锋”“最美志愿者”“最美大学毕业生”,芮东明、沈春雷荣获“镇江市人民奖章”。圆满承办中国道教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扎实做好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筹备工作。一年来,市人大紧扣中心、依法履职,市政协围绕全局、咨政建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团组织勠力同心、服务大局,驻句部队、在句单位积极融入地方建设,形成了心齐气顺、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
鲍伟明 马洋 吴长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