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为什么一定要去迪士尼?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 华翔

如果不是当下的国际大形势,如果换一家纯内资背景的游乐园,上海迪士尼的“翻包”事件,或许舆论场还不会高度聚焦,更不会如此群情激愤。

事情得从3月份的一起官司说起。今年初,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去迪士尼玩。入园之前,被园方工作人员翻包检查,并以“包内有零食不准带入园区”拦了下来,被迫在“寄存”和“当场吃完”两个选项中做出决定。一问寄存费,有点崩溃,“一天竟需要花80元!?”

学法律的学生有时候很刚。3月,这位大学生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提请诉讼,要求确认上海迪士尼乐园禁止游客携带食品入园的格式条款无效,并赔偿其被迫丢弃的食品的费用,共计46.3元。消息一传出,舆论就先热了一波。而后,8月22日,浦东新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给媒体的答复更将舆论炒至焦点。新闻的标题如是——《浦东消保委:上海迪士尼不接受调解

坚持翻包检查》。

于是,舆论场群情激愤了。几乎重量级媒体全部发声。一个“五问迪士尼”颇具代表性:1.为什么欧美与亚洲标准不同?2.强制翻包侵犯游客隐私权!3.自带食物存在卫生问题,园区饮食气味如何处理?4.迪士尼损害消费者权益问题谁来解决?5.扯安检大旗,为翻包强辩?而后,颇多媒体呼吁:法律不能缺席!

其实,舆论场声音再沸腾,有一个问题无须追问。这就是“禁带食品入园”无关其他,就是利益相关。游客是为了省点儿钱,迪士尼是为了多挣钱。上海迪士尼的数据看不到,那参考下近邻东京迪士尼吧:商品销售、餐饮和酒店业务增速去年分别是13.4%、10.1%和11%,门票的增速只有8.4%,餐饮板块的毛利润接近60%,而公司的整体毛利率只有40%。

其实,舆论场声音再沸腾,有两个问题倒需要先清醒自问。其一,早先,上海迪士尼并没有双标,同样“不禁外食”。这个规定只是从2018年11月才开始执行的。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单纯归咎于园方的利润诉求,应当并不充分。其二,法律并未缺席,且早已表态。因为不让带食品入园,还翻包检查,上海迪士尼早已多次被告上了法庭。2018年,山西游客张某、苏州律师王某就分别因类似的事项向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起诉过上海迪士尼。而结果亦是同样,一审二审均被裁定不予起诉。经济日报评论《上海迪士尼拒绝调解:谁给你的底气?!》。或许,这个“不予起诉”就是底气,还是咱上海的法院给迪士尼的!

当然,社会的进步,法律的完备,都需要时间来进化。此次大学生起诉上海迪士尼已获法院受理,继日前第一次开庭后,据悉预计9月再次开庭,其审判结果自然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届时或将为此次“翻包门”事件产生的舆论风波画上一个句号。

但即使法律最终给出一个公道,画上一个句号,但笔者还是想再追问:你为什么一定要去迪士尼?因为,游乐园本就是一个自由市场,完全可以以脚投票的。但即使国内的游乐场已然遍地开花,即使有万达王健林曾公开叫板:“迪士尼不该来内地,好虎架不住群狼。”但最终上海迪士尼还是人潮如涌。即使频频受到负面新闻冲击,即使园内的服务溢价满满,但扪心自问,上海迪士尼还是为国人提供了国内最好的游乐园体验与服务之一。于是,亦有媒体称:“市场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真正有能力消费,并且对优质游乐场产品服务有追求的人,都在上海迪士尼或去上海迪士尼的路上。”

于是,想起了那句“落后就要挨打”的老话。且不谈什么店大欺客,也不说什么法律维权。或许,什么时候国内能够出现从文化创意、内容体验、服务流程设计等多方面都能与迪士尼真正抗衡,甚至超越的游乐园,无须舆论、无须法律,迪士尼自会主动地低下它那高傲的头颅。

其实,在很多产业,我们都已经做到了,不是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