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春天,来到陈集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 王晓

没有想到,陈集遇到春天这么美。孤陋寡闻了,向春天的陈集致歉。

桃花开处是春天,杨柳拂过是春天,菽勤堂读春天,生态园找春天……春天,去陈集看望一个像古钱币的池塘,看望商周时期的神墩遗址,看望一条活着的老街,看望几个世代流传的故人,也看望时尚的城市书房、美丽乡村,当晚,我的梦境花团锦簇、芳香四溢。

陈集,一个地理位置上的独特所在,苏皖交界,江淮分水。陈集以南,天落水汇入长江;陈集以北,则流入淮河,颇似鱼的脊梁,南北泾渭分明。我在美成生态园给朋友导航,百度显示身在安徽,生态园往西北再走几步就是安徽天长,瞬间有跨省游的感觉。

陈集在时间上连接古今。我不太感兴趣一些地方吹嘘的光荣过往,因为那种“祖上曾经阔过”如镜中月水中花,牵强附会不说,妆得过分,轻浮得很。陈集不是这样。陈集地名有来历。明代初期,监察御史、云南巡案陈琰曾在此居住,得名陈家集,地因人名。能引来御史,说明此地古时不蛮荒。

陈集又称“西山小扬州”,这个叫法与清代一位陈集人相关,他就是一代文宗阮元的表侄林溥。林溥家在陈集,于山东即墨等地任知县,百姓肯定。著《西山小志》,介绍明清时期西山十三集为陈家集、刘家集、杭家集等十三个集镇,都在扬州古城区西北,今天邗江、仪征、南京六合、安徽天长一带,属甘泉县境。因“陈家集为适中之地,公廨在焉,故推为首”。这公廨官署都有哪些?甘泉县西部巡检司设在陈集,西北乡十三集食盐总店也在陈集。彼时,陈集是天长、六合的重要通道,往来车马尤多,俗称“西山小扬州”。

感谢这个陈集先民为后人廓清陈集的位置和分量。站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种清楚来龙去脉的踏实感,过往清明,未来可期。那一条南北走向的老街,让历史的潮汐漫上今人的生活。

老街真的老了。小瓦已乱,房梁已倾,一些商铺的门面铺板都散落了。老街还活着,稍好一点的房子还开着店住着人。一家理发店简陋得很,一个大敞间,老式转椅,锈迹斑斑,三五个忙碌的老师傅,有六七十岁了,生意还不错,一个都不闲,理发十五元,跟城里一个价,老手艺有底气。空气里有好闻的蜂窝煤煮沸水味,儿时理发店的味道。

青石板的车辙很深,走在上面似乎能听见往来车马昂首嘶鸣,心头生发人灵地杰的慨叹。现在,不少地方热衷打造赝品老街,再装扮都觅不到素颜陈集这种历史深处的气息。

大椒盐烧饼还在做着,代代相传的手艺,草炉子、油擦酥,笔记本电脑那么大的块头。分水岭上的吃食,技术、形状都不被效仿。

陈集的古老和现代水乳交融。城市书房菽勤堂是唯一和扬州市级图书馆联网的区县乡镇图书室。取名菽勤堂跟阮元相关,阮元小时候在陈集外公家私塾菽勤堂读书,从这里起步,走向三朝阁老、九省疆臣的辉煌。书房如今恩泽新一代陈集子民,三三两两的孩子正在安静读书,别处同龄人也没有这样的幸运。窗外桃红柳绿,映着不远处洁白无瑕的飞龙桥,何等悦目养心。一地文脉得以传承,与执政者的理念关系甚大。

是陈集遇见春天,也是春天遇见陈集,一曲春歌嘹亮清扬,孔雀也为之开屏。

孔雀山公园景观与苗木套种,春天的花海肆意欢畅。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人面桃花是实景,也是仙境。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在陈集,每个人都能寻到自己的十里春风。

环绕大币塘的绿柳石楠,怎么爱你们才不会被耽搁?那柳翠绿,新崭崭的,温柔柔的,随风舞到左舞到右,风摆杨柳,动人心旌。石楠新冒,叶尖炽红,衬在柳底,迷人眼,勾人魂。“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好一个绣屏锦帐,东坡先生至老都有一颗敏感的心,此刻,我看到他看到的,懂得他懂得的,这是陈集给予我的幸福。

集镇上林广场为各色玉兰花沉醉,含苞渐放,绚丽明亮,婀娜多姿。紫玉兰、红玉兰、粉玉兰如裹翅小鸟,作势起飞,还不丰满,深深浅浅的颜色,似多声部合唱。白玉兰呢,任性多了,一树一树,群鸟凌空,叽喳不休。最妙的是一株黄玉兰,含蓄内敛,典雅高贵,别处不见。花花世界有看头。

陈集,让人流连的不只是历史,不只是美景,那一碗香气袭人、浇头足足、咸辣适宜的祥龙大肠面,还未离开,我就开始想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