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创作出无愧时代的精品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本报记者 

深扎生活,作家们真心真情沉潜创作

“这3年多的时间,我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凌晨。在这种近乎迷狂的创作状态中,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深扎’,深扎生活,深扎历史,深扎采访,深扎基本知识。这样才能让历史事件和人物之间的脉络线索自然浮现,才能让每一个细节在文字里活起来,才能让这段历史重新发出光芒!”谈及长篇纪实文学《冲天》的创作,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董晨鹏感慨地说。

日前,我市文联举行专题座谈会,邀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汪政,网络文学专家马季等专家来镇,对市近两年来的重点文学作品进行把脉,董晨鹏的《冲天》就是会上被专家们重点“关照”的对象。这部作品以若干个代表人物和中国航空产业的发展为脉络,通过对巴玉藻、陈怀民、吴大观、钱云宝等人事迹的描写,谱写了一曲中国航空事业筚路蓝缕走向辉煌的壮歌。

董晨鹏介绍,在写作中最耗心费力的就是历史细节的考订。如吴大观先生家的具体地址究竟在哪里,吴大观自1937年离开镇江后,就再没回来过,他的回忆录里也没有说明,他的女儿对镇江几乎没有什么印象。经过艰苦查询,查到他舅舅姓王,在镇江开过比较有名的酱园。董晨鹏再列出了一张镇江上个世纪30年代有名酱园名单,一家一家比对,最终考证出是裕和祥酱园老板王继先。“这些镇江先贤,在中国航空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动笔书写他们的故事,我不能不拿出最虔诚、最严谨的创作态度。”董晨鹏表示,《冲天》的创作,让他真正明白什么叫做梦想的高度、精神的高度、历史的高度,精神受到了一次洗礼。

长期从事刑事检察工作的董新建自幼酷爱文学,成为一名检察官后,无数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案件,无数次生生死死的心灵撞击,让她时常受到震撼。退休后,她把全部的热情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中,先后创作出版了《生死一线间》《魔方》等多部长篇小说,获得高度评价。近两年来,她创作热情不减,创作了反腐题材的长篇小说《风雪将至》和以镇江市公安局110为蓝本的长篇报告文学《110在行动》,《风雪将至》还获得了第三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金奖,并入选了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的优创计划,成为其首批意向合作项目。

“在创作过程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董新建说,在创作《110在行动》时,她列出了厚厚几本调研提纲,收集了300多件的素材,并到乡镇、街道的派出所采访在一线接处警的民警。“因为这些人和事,是千千万万110接处警事件中的典型代表,是全国公安110的缩影。随着采访的深入,找准题材空间下力开掘后的欣喜与收获,我的创作灵感被深层唤醒。”

关照现实,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百花齐放

“近两年我市的文学艺术创作生产,大致有两个大的特点,一是从题材来说是现实主义题材突出,二是从门类来讲是品种丰富百花齐放。”市文联创研室主任王红蕊介绍,近年来,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的组织和推动下,我市文艺工作者们创作热情高涨,辛勤耕耘,捧出了一大批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除了《冲天》《风雪将至》外,还有不少作品都值得关注。”王红蕊介绍说,许多作家都聚焦家乡镇江这块热土上的人和事,写出了许多既具地域色彩又有全域高度的好作品,如集体创作的《雪域高原的镇江海拔》聚焦镇江援藏干部先进典型,记录了援藏干部在西藏工作、学习、生活的真实善和真情实感。蔡永祥的《大医许祥生》描写了大医精诚、德艺双馨的著名中医许祥生治病救人、中华中医文化的故事。庐山的《京江祭》以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中的“镇江保卫战”的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当时驻守镇江的1200名察哈尔蒙古旗兵和当地军民一起,和英帝国主义侵略军进行殊死战斗的故事。王桂宏的传记小说《赵声将军》讲述了赵声将军一生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张明军的《盐蒿》则是一部全方位反映长江中下游地区广大农村风土人情的长篇小说……

“作品体裁上也比以往要丰富不少。除了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长篇纪实文学传统力推的样式外,还有歌曲创作和广播剧的创作,这是一个突破。”王红蕊介绍,歌曲《走在你身后》有孙华作词、张志强作曲、赵艺宇演唱,采用民歌、女声独唱的形式呈现,表达了中华儿女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的主题,完成后获得了业内的高度认可和传播。广播剧《诗人闻捷》是市文联和丹徒区委宣传部联合邀请编剧潘金陵,根据镇江籍著名诗人闻捷生平事迹创作,历时两年多,于今年4月首播,为打造诗人闻捷这张文化名片做出了有效探索。

服务创作,强化组织力度创作文艺精品

“市文联高度重视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把繁荣文艺创作、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和文艺精品打造计划作为创研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组织力度,全市文艺创作日趋活跃,文学出版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市文联主席包建国表示,近年来,市文联在宣传部的领导,紧紧围绕“五个一工程”这个龙头,抓好图书出版文学精品的创作、推进及跟踪服务工作,加强主题引领、平台搭建、立项资助、评论推动等综合措施,突出抓好文学出版重大题材、现实题材、地域题材的创作。

近年来,市文联积极组织研究建立并定期发布重点文学创作题材库,突出现实主义题材,突出组织化集体创作,大力度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以创作恳谈会、选题交流会等为形式,在重点作家的创作选题阶段,市文联介入研究、讨论、审核、把脉,反馈意见建议。市文联根据突出现实主义、围绕重大时间节点等,广泛征集、筛选、汇总创作选题,及时形成创作规划,上报市委宣传部。对于重点作品,市文联立项进行扶持。一般每年上半年,文联会立项资助10部左右的作品,主要是文学作品,兼顾歌曲、广播剧等项目。而下半年,市委宣传部则会对年度重大文艺创作项目进行重点支持,文联积极组织广大文艺家积极申报。

此外,市文联组织作家采风,举办作家作品研讨会,先后举办了宋定国、陶然、王桂宏、马健、吴绍祥、朱凯生等人的作品研讨会,组织市评论家协会的评论家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建议。还联合省作协在南京召开了重点作家任珏方的作品研讨会,来自省作协、南京师范大学及《钟山》《小说选刊》《当代》《北京文学》《花城》等文学刊物的作家、教授、主编们纷纷发言,集体为任珏方作品把脉。“总之,就要推动我市文艺工作者繁荣创作,多出精品,做到‘出作品、出人才、展形象’。”包建国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