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业男子变换多重身份,同时交往多个女友,骗财骗色——
诈骗手法低劣缘何屡屡得手
□特约记者 马洪建 通讯员 施蓓蓓
从冒充个体老板到银行或证券公司白领,无业男子不到三年时间,诈骗多名女子数十万元。日前,该男子在我市落网。
据市公安局海陵分局城南派出所办案民警徐磊介绍,犯罪嫌疑人身材中等臃胖,作案手法同样低劣,通过微信入群选择目标,抓住受害人贪图虚荣心理,把自己包装成“大款”,进而实施“财色”双收。
一
1月8日12时许,3名女子来到海陵区城南派出所报警,称被同一名男子骗取了钱财。
经立案侦查,犯罪嫌疑人朱某于2017年7月至2019年期间,以谈对象的名义获取受害人的好感。恋爱期间,骗取钱财累计金额20余万元。
2017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学生陆某被朱某骗取苹果手机1部,价值8000余元。此后,朱某以经商需要资金周转为由,又陆续骗取陆某现金500元、2400元、1500元、18000元。
2017年9月,朱某向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学生徐某借款2800元,用于购买摩托车跑业务。此后,朱某以母亲患病治疗为由,先后向徐某借款100元、2700元,并套刷其银行卡内现金20000元、5580元。
2019年7月,朱某谎称轿车故障需要修理,诱骗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学生王某使用支付宝花呗套现2900元,以及现金500元。此后,以做微商低投入、高回报为由,诱使王某相继从“分期乐”网贷平台借款12000元、“马上金融安逸花”网贷平台借款1600元、“好分期”网贷平台借款3000元等。
二
就在受害人报案当日晚,朱某在泰州某网吧被民警抓获归案。
据朱某交待,刚上大学的女生较为单纯,容易上当受骗。他通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招生简章,扫二维码加入新生群,伺机选择目标。确定目标后,先加其为好友,通过网贷平台借高利贷租高档轿车、购买精致衣物,把自己包装成个体老板或证券公司白领,实施诈骗。
通过调查手机记录,民警发现,在与陆某等3名女子交往的同时,近期朱某还与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学生李某、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张某有过联系。
原来,2019年10月,尝到“甜头”后的朱某通过“新生群”认识李某后,伪造了在证券公司上班、月薪万元的“王杰”身份,以高额回报为由,3个月内诱骗对方在“分期乐”贷款10000元、支付宝花呗套现3700元给自己投资,以及现金数万元。
2019年12月,朱某在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二手交易群看到发布卖狗消息的张某,便自称在农业银行上班,父母在上海工作有房产,准备开手机维修店做生意。骗取信任后,朱某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骗取对方的手机、笔记本等物,然后抵押拍卖,用于还账消费。
直到民警告知,李某、张某才知自己上当被骗。
三
缘何拖了近3年之久,受害人才迟迟报案?
其实,朱某诈骗手法极其简单。从网贷平台借贷,精心包装自己,编织虚假身份,骗取对方好感,实施诈骗作案。
为了骗取受害人信任,平时朱某出手阔绰,用网络PS图片,包装自己经营场所,甚至租赁场地,带对方前来“考察”。为了支持朱某的“事业”发展,陆某等人一次次出手“赞助”,以维系双方的恋爱关系。
而诈骗所得,已被朱某挥霍一空,除了偿还网贷的高额利息外,主要用于租赁车辆、购买衣物、吃喝玩乐等。为收拢人心,朱某还时常用骗来的钱给对方买点小礼物。
对此,朱某颇有“心得”。早在2016年,朱某因婚内出轨,导致一女子怀孕,为了打胎及后续费用,向别人借款12000元,利息是每月1000元,后因无力偿还,开始网贷“拆东墙、补西墙”,直至债务人闹到单位,朱某被开除。
目前,涉嫌诈骗罪的朱某已被刑事拘留,羁押在泰州市看守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