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从四个维度理解伟大斗争的丰富内涵

2022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泰州日报

□袁义马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也强调“斗争”这个关键词,提出领导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伟大斗争的内涵丰富,理解的维度较多,本文从“拿什么斗争、为谁斗争、怎么斗争、斗争要注意什么”出发,试图理解和把握。

第一,伟大斗争不是无所适从,是有理可循,必须善学善思,抓好理论武装这个思想武器。这是理解“拿什么斗争”的首要问题,全面从严治党、有效应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离不开科学理论引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同样离不开科学理论武装。置身“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攻克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须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切实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到伟大斗争各个领域和方面,始终保持理论上的自觉与透彻,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与执着追求,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方向不迷失、思想不混乱、信念不动摇。

第二,伟大斗争不是执于私斗,是甘于公愤,必须为国为民,牢记初心使命这个价值归宿。这是理解“为谁斗争”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打成立之日起,就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始终不忘的是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做到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新时代,唯有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理解“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发展内涵,学习“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一赤子情怀,伟大斗争才会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才不会陷入“内斗”“乱斗”“瞎斗”的泥沼身陷囹圄,才能真正做到公私分明、公而忘私,更好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与道德风貌。

第三,伟大斗争不是喊破嗓子,是甩开膀子,必须带头带领,发挥以上率下这个头雁效应。这是理解“怎么斗争”的关键问题,进行伟大斗争,“跟我上”永远比“给我上”更有力,党员领导干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做到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就会化外力驱动为内生自觉,抓班子带队伍就有说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做到有本领,当好“指挥员”,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系统掌握从事领域的专业知识,着力提高把方向、解难题、促发展的能力和定力。有责任,当好“战斗员”,遇到矛盾不怕事,碰到问题不回避,陷入危机不怯懦,在紧急关头、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有担当,当好“守护员”,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营造能斗争、想斗争、敢斗争的干事创业氛围。

第四,伟大斗争不是无知无畏,是有知有畏,必须守法守规,绷紧廉政风险这个底线思维。这是理解“斗争要注意什么”的边界问题,权力有分水岭,不是无底线,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必须植根于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着力清除“两类问题”,一类是思想上“知不知道”的问题,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挺起纪律规矩,强化法规意识,不把惯例过往为习以为常,不以“程序合法”为实体合法,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指导和推进各项工作。另一类是行动上“能不能、想不想、敢不敢”的问题,蹄疾步稳、张弛有力推进伟大斗争,外在的制度约束力和内在的行为自控力需同向发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作风在磨砺中涵养,提升党和政府的形象,最终赢得群众支持和信任。

(作者单位:姜堰区委办公室)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