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他们在不同战场共同打响阻击战

2022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泰州日报

□本报记者 潘荣进 通讯员 白学文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有这样一对父子,父亲是一名疫情防控突击队员,整天忙碌在企业复工复产的第一线;儿子是一名光荣的医生,主动请缨奔赴抗疫的最前线——武汉,参与最危险的医疗救治工作。

他们远隔千山万水,身处不同战场,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付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这位父亲名叫许正祥,是市工信局主导产业推进处处长。其子许艺川,

是一位从泰州走出去的80后,2018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现就职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三院。疫情发生以来,许艺川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抗疫路上的点点滴滴。

春节前,许正祥曾经有一个完美的计划,到广州陪儿子过一个暖和热闹的春节,并照看患严重帕金氏综合症的老父亲。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果断打消了这一念头。出于职业敏感,许艺川完全赞成父亲的决定。

除夕夜,许正祥与儿子视频通话,没有多少拜年的祝福,他们谈得更多的是疫情。许艺川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父亲发来了广州南方医院当年抗击“非典”的全体队员(原第一军医大学赴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向院党委递交按下手印的请战书,希望我主动向医院请战,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第二天,许艺川谨遵父命,向院党委写了“请战书”。

疫情就是命令。春节期间,疫情日益严重,曾经历“非典”的许正祥知道,这将是一场硬仗、恶仗。57岁的他主动报名加入疫情防控突击队,投入紧张的战斗。许正祥积极走访“三必需一重要”企业,解答社会及企业咨询,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每天忙得像个陀螺。这时候,母亲来电话说,父亲病情又加重了,经常摔倒,有时神志不清。他万般无奈,实在放不下眼前的一大堆事情,只好劝母亲,等疫情好转后把老爷子接回泰州好好尽孝心。

复工复产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月10日企业复工在即,疫情之下,为指导企业有序复工,我市实施了驻厂员制度。市企业防控组急需出台一个工作指南,指导驻厂员该怎么干。时间紧、任务重,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方法可寻。2月7日,许正祥接到任务后,起草了《企业疫情防控驻厂员工作指南》,定稿时已是第二天凌晨2点多。那段时间,他没日没夜地加班,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饿了吃盒方便面充饥,困了躺在办公室沙发上打个盹儿。由于过度疲劳,他的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炎等旧疾复发,但他默默地忍受着,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任务。目前,全市注册驻厂员已有7800多名,他们活跃在各个企业,为疫情防控和安全复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市驻厂员制度被央视、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宣传报道。

就在许正祥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许艺川也接到了上“疫”线的通知。伴着母亲的唠叨、父亲的镇定、女友的眼泪,2月10日清晨,许艺川随广州援助武汉医疗队奔赴前线,被派驻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抵达武汉的第二天,许艺川所在病区接收了第一批患者,陌生的环境、不可预测的未来,让他感觉压力山大。“双手小心解下护目镜,再慢慢卸去隔离衣,跨过一道又一道门槛后,我来到清洁区,终于能大口大口地喘气,但浑身每一个细胞都不敢放松,如同守边的战士,不能有丝毫懈怠。”许艺川在日记中写道。

目前,广州援助武汉医疗队收治800多名重症NCP患者。许艺川负责12个床位的患者,每天穿上防护服一干就是6个小时,中途不能有喝水、上厕所。入鄂以来,他所在的医疗队实现队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的工作目标,已有不少患者治愈后出院。

“我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站得更前一点,成为别人的‘伞’,为人民服务,为更多需要帮助的病患提供帮助。”2月14日,许艺川向广州援助武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提出入党申请。前几天,经研究,临时党支部已同意他“疫”线入党。

而随着企业陆续复工,许正祥最近又多了一项工作,全力推进疫情防控期间系列惠企政策落实,带领全市驻厂员精准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他深入基层积极回应企业反映的热点问题,每日汇总分析全市企业复工动态,协调解决驻厂员反映的问题。同事们笑称他是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

“我将继续与同事们并肩战斗,与疫‘魔’抗争,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并在战‘疫’第一线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经过这次磨练,许艺川愈发成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