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堰区召开溱湖生态经济区工作会议

2022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泰州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 颜禹铭)3月4日,姜堰区召开溱湖生态经济区工作会议,回顾审视前期工作,对今年任务进行再谋划、再部署。姜堰区委书记李文飙强调,各镇区、部门要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坚持系统思维、分类指导,聚焦聚力、扎实推进,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当前姜堰实际、彰显时代特色的发展之路。姜堰区领导钱娟、孙靓靓、汤文林、章惠明、黄健全参加会议。

李文飙指出,“践行战区思维、实行分类指导”是区委落实省委决策部署,系统分析姜堰上下河地区历史文化沿革、经济发展基础、产业支撑条件等差异作出的决策。制定“一城三区”区领导牵头工作机制,旨在做到重大问题一起研判、重大工程一起推进、重大项目一起上争,形成比学赶超、互为借鉴的浓厚氛围。溱湖生态经济区作为“一城三区”的重要组成,前期工作取得明显成绩,要认真回顾总结,进一步增强工作协调性。

李文飙指出,要辩证看待、系统思维,准确把握分类指导的内涵含义。分类指导的关键在于统筹兼顾、总揽全局、科学谋划,抓住关键、突破重点,着力破除“上下一般粗”“眉毛胡子一把抓”“猴子掰玉米”等问题。要把握好领导和指导的关系,增强工作的指导性、统筹性、精准性,促进推进机制再完善;要把握好片区宏观指导与微观活力,紧密结合发展实际,把政策要求转化为可视化的项目;要把握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突破一般性抓工作的思维,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工作,强化对乡镇面临问题和困难的协调推进。

李文飙指出,要紧扣中心、聚焦聚力,着力提升分类指导的工作成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化项目的导入和现有资源要素提升,把现有企业和产品做精做优,推动企业在相对集中的基础上变为小众产业、产品成为变为具有相关性的链条。要聚焦生态、旅游、教育发展,生态要从现有乡村振兴政策的小切口中找到大抓手,挖掘农业的迁移价值,以整体工业化的思路优化生产力、生产关系;要推动以溱湖、华侨城为核心的旅游迅速提升形象,提升完善星罗棋布、各具特色的古村落;要加快溱湖生态经济区教育资源整合,进一步提升内涵、集聚人气。要聚力溱潼副中心建设,树立工业“无基数增长”思维,以更集中的精力、更大的力度、更专业的力量推进大健康、生态旅游和2.5代产业发展,推动现有存量的转型升级。

李文飙强调,要扎实推进、务求实效,切实优化分类指导的组织水平。坚持实效导向,注重各司其职、分工不分家、有机协同,推动工作思路优化提升,破除路径依赖,有效破除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盆景思维”;坚持闭环管理,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部署有督查;坚持协同思维,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持续增强工作合力。今年是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各镇区、部门要结合岗位要求,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把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谋划细、落实好,致力推动溱湖生态经济区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产业特色相对更加鲜明、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群众生活幸福美满、党建引领更加有力。当前,要保持抗击疫情的力度、状态不松劲,确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姜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钱娟主持会议。就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她要求,各镇区、各部门要对照会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溱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工作意见》,紧扣生态农业、生态园区、生态环境、生态康养文旅“四位一体、协调推进”的部署要求,牢固确立“等不得、慢不得”的思想,尽快组建工作班子、谋划工作方案、分解落实任务,加快推进溱湖生态经济区各项工作。要牢固确立“大溱湖、一盘棋”的思想,自觉服从服务于溱湖生态经济区的整体发展,各镇区要坚持打团体战、整体战,更好地优化整合资源;各部门强化支持服务,主动参与、指导镇区的相关工作,为重点工作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撑。要牢固确立“当先锋、争先进”的思想,做到比进度、比突破、比特色、比成效,努力为溱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多挑重担、多作贡献,以优良业绩向组织、向人民交上一份高分答卷。

会上,姜堰区委副书记、溱湖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农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孙靓靓就今年溱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