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引”,精准定位发展
找准园区“五个一”和“3个+”发力方向,紧紧围绕“美丽新南城、活跃商贸区、高端产业园”的目标定位,同时积极把握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迁出的趋势,结合城南产业定位开展产业链招商。
一方面,明确方向、紧盯重点。方向决定路径,路径事关结果。区域的发展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有侧重、有针对。结合城南现有产业情况,重点针对汽车(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工程机械、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机电产业等行业,大力引进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市场效益好、劳动就业率高的成熟型优势配套企业和关联企业,持定力、聚龙头,着力壮大产业规模。
另一方面,精准出击、招大引强。城南不缺项目,缺的是大项目、好项目、优质项目。有大项目才能大发展,有好项目才能支撑高质量发展。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营500强、大型央企和上市公司,对其产业布局、投资方向以及主导产业进行分析研判、跟踪调查,筛选出与城南切合度高的项目,进行专人专班、重点对接、精准出击。通过引进一批能带动城南发展的基地型、龙头型、外向型的好项目,从而带动高质量的产业资本、先进的技术、优秀的管理和高层次人才竞相涌入,不断提升园区“十三五”发展新优势。
突出“建”,聚力优势再造
【园区简介】
靖江城南工业园成立于2004年2月,是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最早启动、开发建设较为成熟的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35.12平方公里,现已建成面积24.1平方公里。
近几年,园区坚持“强二优三、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转型升级,重点招引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西南组团城市建设,致力将城南打造成“美丽新南城、活跃商贸区、高端产业园”。
目前,有入园企业5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8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8家、销售过亿元以上企业29家,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配件、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新材料、金属制造为代表的一批产业集群。同时,园区大力发展城市综合体、展示展览、现代金融、信息技术等服务业新型业态,建设城郊大市场,培育建材家居、五金机电、汽贸等特色品牌市场,拓展都市型商贸服务业,形成区域性商贸基地。
园区先后被评为国家微特电机及控制产业基地、江苏省高端专用装备制造业基地、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区、江苏省科技创业与发展创新特色园区、泰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国创新力百强园区。
加快“美丽新南城、活跃商贸区、高端产业园”建设步伐
——靖江城南工业园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靖江城南办事处党委书记羊进明
近年来,营商环境的打造逐渐由以政策和资源为主的硬环境要求转变为“软、硬环境”兼顾需求的模式。这也要求园区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内外兼修。
一是注重创新载体建设。立足于城南孵化园以及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现有平台,进行强强联合,制定优惠政策,搭建科研渠道,放大省级平台效应,通过资源整合,打造国家级科创平台和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同时加快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探索产业创新技术联盟建设。加快区域内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进程,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研关键技术、共享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区域企业整体技术水平。
二是注重公共平台建设。积极搭建科研、金融、人才等公共服务平台,破解政策环境、行政环境、人文环境建设问题。瞄准“高精尖缺”导向,走定制化培养、共享式使用的人才培养之路,进一步完善城南人才公寓设施,打造人才社区;依托电商创业中心,打造“产品网销—技术服务—办公孵化—仓储物流—电商培训”“五位一体”的互联网电商平台,集聚优质电商企业;全面摸清辖区内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面积、时间及用途,并进行入库管理,及时掌握变化情况。对入库项目,逐宗确定处置方案,统筹考虑、妥善处置。通过引导闲置、低效用地企业向工业地产转型,使园区获得新的招商引资空间;利用大数据采购,由公共食堂的供给平台向有需要的企业提供餐饮配送服务,为企业节省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管理成本,释放空间资源。
三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应加大在建区域财政投入,好钢用在刀刃上,通过完善在建区域基础设施和城市配套功能建设,着力提升新南城的城市品位,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优质投资环境,同时针对区域内已建成道路、管网等基础配套设施回头看,配齐配优各类基础资源。
突出“变”,优化产业转型
未来,城南园区将构建以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机电一体化、电子通信、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科技研发、商贸服务、汽车后市场服务、现代物流、商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加快“美丽新南城、活跃商贸区、高端产业园”建设步伐,将靖江城南片区打造成为沿江地区“都市科技产业基地”、“省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我们将按照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建设吉利手拉手汽车运动文化小镇、鼎盛智谷产业园、贵联智能包装产业园等,针对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智能物流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开展项目招引。
向“目标”要“成效”,向“存量”要“增量”,招引项目的同时,我们将通过组织企业申报科技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共建产学研联合体等,推动园区经济转型发展,目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正进一步提升,已达到65.2%。
我们将不断集聚创新要素,招引如光学先进技术平台、3D智能打印共享中心、机器人智能化优化平台等高端项目、联动建设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等,服务园区科技创新,并通过打造人才公寓、电商服务平台、企业孵化平台、个税服务平台等,构筑特色载体,形成发展新优势。
与此同时,我们将以高质量党建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城南建成全市首家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锋耀南城,多彩商圈”党建品牌,着力实施“两新”组织“品牌化”建设工程,缔造“城市区域共同体”,打造区域化党建品牌等,形成党建亮点与特色。接下来,城南还将实施五大工程,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比一提升”,进一步激发了园区“精气神”,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路网建设、推进重点工程、美化人居环境,围绕文明程度提升、区域环境改善等市民关心的方面持续发力,构建美丽新南城。
下一阶段发展目标
坚持整体谋划、一体推进,强调绿色发展,凸显要素节约,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特征,不断调优产业形态,走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高质量新路。
一方面,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充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重点围绕工业、服务业和汽贸城“三个一平方公里”发展规划进行谋篇布局,多点发力。充分发挥交通和区位优势,围绕高速道口和公所集镇商务区规划建设城南商务中心,积极引入优质现代服务业项目,努力实现服务业的高端化发展;在已有众多品牌4S店、市车辆管理服务中心、交管中心入驻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以汽车贸易、汽车赛事、汽车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积极推进手拉手汽车小镇、智能包装产业园、国际产业园、鼎盛智谷产业园进程,打造城南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
另一方面,加快传统企业技术改造。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工、智能换数字、自动换机械步伐,推进“两化融合”,不断提升企业装备智能化、产品智能化、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制造业从“制造”向“智造”“创造”的转型。同时加强对传统企业绩效综合评价论证,对项目建设、项目产出进行“回头看”,一企一策实行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对建设投资强度、税收效益等达不到规定要求,造成土地闲置的企业,引导优质企业参与公司重组、并购。对于一般性企业新增项目,鼓励其“零增地”扩张,利用厂内存量土地改(扩)建厂房或实施厂房改造,实施“空间换地”工程,土地利用由平面向空中和地下延伸。
下一阶段,靖江城南园区将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原则,按照产业发展方向,围绕高质量发展,内挖潜力、外借助力,不断提升产业项目的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
对于洽谈项目,力求早签约。针对区内产业发展定位,积极打造城南“区中园”平台建设,同时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精准发力,主动对接智慧科技产业园、航空零部件、鼎盛智谷产业园内拟招引入驻项目,排定序时,挂图作战,努力确保项目跟进有成效。
对于签约项目,力求早开工。重点针对鼎盛智谷产业园、迈能产业园、凯傲宝骊增资扩产等5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努力查找项目开工存在的障碍难题,做好服务,力促早日开工。力争实现新开工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重点项目不低于15个。
对于开工项目,力求快推进。针对恒力产业园、智能包装产业园、手拉手小镇一期项目等项目,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矛盾,确保开工项目按序时进度有序实施,促进项目早日达产增效。力求亿元以上新竣工项目不低于10个。建立健全从签约到竣工投产全链条大数据管理平台和全链条“店小二”服务体系。自加压力、燃烧激情,扎扎实实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城南园区的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