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部门行动

2022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泰州日报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突出产业强市、特色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市级机关部门纷纷行动起来,梳理出切实可行的举措、方案,致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市工信局:坚持产业再聚焦、特色再强化,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方向,全力打造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制定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网络,增强产业链条整合力,真正以产业强链带动产业强市。推进产业智能化发展。开展制造智能化普及行动,持续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持续推进示范智能车间(工厂)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应用中心”建设,推动企业两化深度融合,让企业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持续推进绿色转型工程,推进“互联网+节能管理”模式,落实节能量交易试点工作要求,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创建,让全市产业结构不断变轻变绿变优。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结合全省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作对我市的相关要求和现有产业基础,全力打造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地标产业,改造提升船舶、化工2个传统优势产业,着力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形成全市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格局。

市发改委:扎实做好大健康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牵头推进工作,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全力打造地标产业。一是推动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发挥健康名城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职能,着力编制健康名城行动计划。抢抓我市顺利加入世卫组织健康城市联盟的有利时机,积极申报健康城市联盟最佳实践奖。继续推进一批大健康高层次论坛和专题精准招商活动,落地实施一批专业性强、特色明显的健康服务业、制造业项目。二是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聚焦高端商贸、健康服务、现代金融、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和信息服务等六大产业,重点抓好服务业项目建设。三是助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医药高新区联合相关重点企业、重点平台编制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实施方案,加快培育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

市商务局:将围绕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强化投资促进活动策划,由漫天撒网式的引资方式转到高水平的项目谋划上来。2020年,市级层面将在国内、国外分别组织2次大的投资促进活动,统筹境内外、兼顾内外资,突出大项目、外资项目招引,着力招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外资比重。推动园区在对接合作中融合发展,策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重点园区与上海、苏南等地园区深入对接、产业合作,做好跨江共建、跨区联动文章,并积极推进有条件园区开展跨境合作。推动园区在优化机制中创新发展,完善省级以上开发园区考核机制,鼓励创新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支持园区加快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加快制定促进综保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推动开发园区功能再完善、能级再提升、位次更进步。

市科技局:努力构建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资金链融合互动,政府服务与创新需求高度统一,更加开放包容、富有活力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进一步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线上与线下服务相结合、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争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进一步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为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进一步加快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充分利用各类载体创新创业资源集聚的优势,建设一批创新型企业培育基地,打造高新技术企业密集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高点。

市人行:紧扣“一高两强三突出”目标要求,聚焦深入推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更好地发挥金融参谋助手作用,致力于打造具有泰州特色的股债融合型融资培育新机制,更加有效地助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聚焦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灵活地运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更好地助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聚焦泰州实体经济发展要求,深化金融领域“放管服”改革,更好地为产业强市、项目为王营造良好金融环境;聚焦打好金融风险攻坚战,进一步发挥好重大金融风险化解处置的牵头、协调作用,将实干要求落到实处,以过硬的金融发展成果保障实现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