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谢荣 通讯员 高翔)近日,省发改委公布2019年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名单,我市共有13家工程研究中心入选,创下该认定开展17年以来的年度纪录。至此,我市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总数增至63家。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评定旨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研究,加快技术成果向产业化转化,同时强化创新资源集聚,深化产学研合作和开放式合作,大力培养创新人才,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我市鼓励企业建设创新平台,支持重点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强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工作,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市发改委主任祝光介绍,此次获得新认定的2019年度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包括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建设的“江苏省高性能单晶太阳能及组件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南极机械有限公司承担建设的“江苏省高性能船舶水处理设备工程研究中心”、泰州市新龙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承担建设的“江苏省医用抗菌高塑性特种合金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从行业来看,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2家、高端装备和高技术船舶4家、化工及新材料5家、节能和新能源2家。
此次申报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市发改委一共申报了13家,结果这13家全部成功入选,入选率高达100%。
“这与市级工程中心(实验室)的扎实创建分不开。”市发改委副主任史凯忠说,根据《泰州市工程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和《泰州市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我市积极组织开展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认定工作。“2019年,我市新认定泰州市农牧装备智能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19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截至目前全市共拥有96家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在此基础上,我们充分进行遴选,同时‘向上’跟省发改委加强沟通、‘向下’帮助企业解决申报中的疑难问题,从而产生了一年新增13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的成绩。”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目前,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已成为“高能细胞”,在我市高质量发展中提供有力支撑。比如江苏泰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依托江苏省基因工程药物工程中心,近三年新申请国内发明专利5项,获得国外发明专利2项,在孵5个项目已获得4张临床批件并进入临床研究;江苏华泰疫苗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依托江苏省新型疫苗应用工程中心,已建设疫苗研发技术中心、生物制品中试生产基地、疫苗临床评价中心和生物制品检验检测中心,形成了独立对外开展技术服务的资质和能力;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江苏省塑性成形与高精度模具设计制造工程中心,已累计获授权专利132件,其中发明专利35件均已实现了产业化,并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16项;江苏维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江苏省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工程中心,自主开发了8个系列400多个高性能复合材料品种,有17种产品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5个产品被授予“科技创新奖”和“科技进步奖”荣誉称号。
“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提出,我市要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名城,尤其提到要‘继续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服务平台、科技大市场等载体建设,在争创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质量标准实验室上实现重大突破’。”史凯忠说,下一步,市发改委将加强上门走访与科学调研,更加充分了解省、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的建设经营情况,帮其梳理发展“堵点”,助其整合外部资源,争取尽快实现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零的突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