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扛起主力军责任担当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

2022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泰州日报

新年新气象,新的蓝图令人向往、新的目标催人奋进。2020年,姜堰开发区将认真贯彻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区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对照泰州市“三比一提升”工作要求,围绕“三年翻一番、五年争一流”奋斗目标,主攻大项目、集聚大产业、提升大环境,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和位次排名双进位。

虽是寒冬腊月,姜堰经济开发区(三水街道)却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占地面积94853平方米的瑞银国际创业孵化基地,已吸纳52家企业入驻,获评市“创业示范基地”;总投资10亿元,一期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100亩的海湾电气新项目通过备案;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的鑫宇精工技改项目获批,项目建成后年可增销售收入近亿元;总投资5750万元的环球传动泰州公司技改项目试生产,预计2年可形成新增大功率舰船用发动机传动链条380套的生产能力,新增销售收入7600万元;总投资1.2亿元的太平洋精锻改造项目厂房竣工,27台套高精端进口设备进场陆续安装,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高精度模具1万件的产能,新增销售收入1亿元;河道管护、土地收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小杨村“庭院改造王”创意设计大赛等工作全面开花,展现了“风景这边独好”的画卷,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9年12月21日,姜堰开发区党工委召集重点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鼓励各家企业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要求企业家们提出问题。姜堰区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荣明,姜堰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申兵等领导共同承诺,愿为各家企业发展当好“服务员”,大兴实干之风,致力开发区全面高质量发展。新领导、新作风、新征程、新作为、新气象,姜堰开发区总结一年来成绩的同时,又吹响了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以提质增效为追求,奏响跨越赶超“冲锋号”

爱琴海综合体

展望新年

续写华章

落实泰州市园区“三比一提升”行动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强化责任落实。一是锁定目标。对照全年任务,以跻身泰州市A档园区上游为目标,注重关键指标、狠抓薄弱环节、强化过程管理,排出具体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二是突出重点。在质量规模上,全年新增工业投资40亿元以上;在推进效率上,确保项目报建面积、设备抵扣税额、研发投入等指标大幅提升;在产出效益上,全年工业入库税收增长10%以上;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努力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加大新能源产业有效投入,推进机械制造动能转换,倾力打造智能应急产业。三是强势推进。将“三比一提升”作为“一把手”工程,所有目标分解到具体负责人,每周必查重大项目,每月定期分析解决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事项的堵点、难点问题,努力做到“周周有活动、旬旬有签约、月月有开工、季季有成效”。

以主责主业为己任,建强经济发展“主阵地”

回顾成绩,硕果累累

美凯龙家居馆

坚持自加压力、负重奋进。一是抓“大项目”。围绕新能源和机械制造产业,制定招商图谱,依托负责人领衔招商、专业招商、委托招商,推进重大项目落户,计划招引5亿元以上项目8个、力争10个,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个、力争3个。积极实施项目春季攻势行动,力争一季度项目开工量达到全年目标的60%。推进“小升规、规育大、大培强、强上市”企业梯次培育战略,实施1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30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力争4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000亩。二是做“大配套”。加快人才公寓二期、启航创业大厦、新河邻里中心等青年人才配套工程建设,推进科技路、天目路、广州路等园区道路改造建设。依托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石墨烯产业研究院、亮点光电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引进企业亟须的高层次人才,把园区打造成活力更足的创新创业乐土。三是强“大服务”。实行党建指导员、企业服务专员、网格管理员“三员合一、一员包办”的挂联服务制度,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方法管理园区,精准监测企业运营质态。组织企业家沙龙活动,探索国企平台参与园区、产业发展经营,努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以人民满意为目标,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启航科创园

强化党建引领,弘扬姜堰骨气、姜堰志气,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扎实开展好富民惠民系列举措。一是加快产城融合。积极发展2.5代产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有序推进海姜广场、爱琴海综合体等项目,实现产业园区向产业新城的转变。二是兜牢民生底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速姜中西校区、马厂中学建设,推进城西学校改扩建,积极妥善推进各类为民办实事工程。三是致力乡村振兴。聚焦全面小康目标,统筹谋划农业发展,推广小杨农场模式,发展壮大高效特色农业,强力推进村级经济发展,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姜堰经济开发区将聚焦主责主业,扛起责任担当,为全市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开发区医院

2019年,姜堰开发区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姜堰开发区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8亿元,增长9%;工业开票销售完成372亿元,同比增长13.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服务业税收19.8亿元,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亿元,增长0.3%;进出口总额7.52亿美元,同比增长13.7%;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59.1%。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姜堰开发区紧紧围绕新能源、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把握产业发展方向、政策导向、资金投向,重点引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项目。全年新签亿元以上项目35个,其中10亿元以上有效项目4个;通过市认定的新开工亿元项目19个,实施1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2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个。

载体功能加速提升

围绕“一城三区”战略布局,委托省规划院编制开发区发展规划,形成规划编制中期成果。有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教育小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新增土地利用规划空间2350亩。加快新城建设,璟颐湾、海姜广场、皇庭御苑、嘉美珑园等一批地产项目有序推进;市二人医开发区分院主体竣工,科创中心全面建成启用,启航标准厂房及人才公寓一期工程竣工,即将投入使用;完成广州路南延等5条道路建设,南京路改造姜堰大道以南段完工通车,天目路改造半幅通车,供热管网改造延伸工程全面完成,迁改110KV线路4条。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推荐就业1200多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3%。大力推进征地搬迁,先后完成南绕城快速化改造、前马村、马厂村、姜中西校区等5个地块755户征收搬迁;

2019年1至11月,累计清障供地1334.1亩,流转土地905.4亩。常态化开展文艺演出、义诊、法律援助等惠民活动,组织演出团队惠民演出16场。全面推进平安法治建设,化解信访积案5件,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排查处置有效线索27条,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强化理论武装,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切入点,组织党工委中心组学习15次,推动学习强国平台覆盖党员1447名。夯实基层基础,突出村(社区)干部梯次培养,培育优秀村党组织书记1名、后备8名、见习村官17名;围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企业发展等方面,做好“党建+”文章,运用远教平台、村干部“培训周”有力提升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积极探索创新非公企业党建,实现了非公企业的两个全覆盖。坚持从严治党,落实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深化“三张清单”制度,深入开展“双责双推”行动,有力推进正风肃纪。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