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看泰兴如何“拼”在“实”处

2022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泰州日报

2019年11月14日下午,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右一)到泰兴市调研,考察格林美钴业项目建设、生态廊道拓展区工程施工、五里墩社区党建。

“最近,泰州市委明确要求泰兴‘扛起标杆大旗、拼进全省八强’,我们要看到,这不是单一的工作指标要求,不是让我们简单追求发展速度,不是对过去发展模式的简单延续,”泰兴市委书记刘志明说,“而是要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在保持干事创业精气神上有更高要求。”

围绕这个要求,泰兴市委、市政府对照“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对照落实新发展理念、致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梳理主要工作目标和高质量发展指标、小康指标的达成情况,对目前已经进入全省前八的,继续巩固和扩大优势;对接近前八、处在前列的,要奋力赶超、迈进前八;一些目前排名相对靠后的短板指标,每年也要争先进位。力争到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持续稳定在全省八强,再经过3-5年的努力,泰兴全市经济总量和高质量发展指标达成水平全面进入全省八强。

具体来讲,“扛起标杆大旗、拼进全省八强”,要更高水平实现“经济强”。力争到2022年,GDP总量突破14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工业开票销售突破2000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5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2.64%、16.5%、20%和42.5%,营商环境指数列全省前两位。要更大力度促进“百姓富”。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力争到2022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万元,低收入人口脱贫率保持100%,城乡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6.2标台。要更高水准展现“环境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泰兴。力争到2022年,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持续稳定在100%,PM2.5平均浓度43微克/立方米,林木覆盖率26%,化工企业入园率达97%,沿江一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数再减一半。要更深层次推进“社会文明程度高”。积极构建先进文化引领、现代社会治理制度机制,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力争到2022年,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前移两位,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1.63平方米,居民综合阅读率、光纤宽带用户占固定宽带用户比重稳定在90%以上。

看泰兴如何“拼”在“实”处

2019年11月14日,市委书记史立军到市(区)调研,第一站,选择了泰兴市,并要求泰兴扛起标杆大旗,拼进全省八强。

市委五届九次全会项目观摩现场,又选择了泰兴市。

为什么是泰兴?泰兴自有底气。

前三季度,泰兴主要经济指标领跑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开票销售、工业用电量增幅全市第一,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市第二;抓项目有力度、有韧劲,连续四年包揽全市项目建设四个一等奖,2019年10亿元以上项目的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数量在各个板块中都处于领先位置。“每次来泰兴都能感受到大家干劲足、状态好,想干事敢干事也能干成事。”史立军说,一个地方的发展,就是要有这样真抓实干、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之所以“被选择”,泰兴自有担当。

2019年泰兴综合实力持续增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0亿元,增长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47亿元,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工业开票销售1620亿元。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上升至第28位。

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深入开展“项目质效提升年”活动,以优质项目助推转型升级。新签约亿元和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新竣工10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等六项指标均列泰州第一。

三大攻坚取得突破。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交办、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78.4%,省级以上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和优Ⅲ比例均达100%。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主体工程全面竣工,拓展区建设加快推进。坚持多措并举,完成政府隐性债务年度化债任务。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保持泰州最低水平,金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全面落实精准帮扶措施,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17705户30785名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245个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改造危房1818户,全面实现建档立卡低收入家庭住房安全有保障。

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全年发放创业贷款1.4亿元,新增创业1.99万人、城镇就业2.4万人。预计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70元,增长9.4%。养老金发放标准稳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8%。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680元/人·月,人均实际补差水平提高至488元/人·月。将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畴。泰兴中学新校区、实验幼儿园未来城园区和香榭湖幼儿园建成投用。医共体建设国家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人民医院新区医院二期工程建成投用。成功举办泰兴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远大足球俱乐部晋级中甲,城市美誉度、群众自豪感进一步增强。平安泰兴、法治泰兴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风险隐患排查防范化解攻坚年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不断深入。获评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市。

厚德开

奋发图

看泰兴如何“拼”在“实”处

凤栖小镇客厅项目

龙洋木业调研

新时代,新理念,新目标。

120万泰兴人如何“拼”在“实”处?努力扛起项目质效大提升的标杆大旗。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导向,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转,扎实推进项目大突破,促进项目质效大提升。更大力度抓好亿元以上特别是10亿元、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的招引建设,力促在建项目早日竣工达产,着力打造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点。

扛起园区特色发展水平大提升的标杆大旗。坚持把培育产业链或产业集群、形成园区特色作为项目大突破的目标方向,推动优质项目集聚、创新要素集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定位,细化各园区年度目标任务,做到一个园区一张清单,并实行园区和市级部门完成目标“双责制”,进行专项考核,推动园区把特色化发展蓝图加快转变为施工图,进入密集施工期,力争到2022年,建成1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

扛起发展含绿量大提升的标杆大旗。坚持做到思想重视上体现生态优先、决策部署上体现生态优先、制度建设上体现生态优先、保障投入上体现生态优先。着力抓好产业发展,突出减存量、控增量,更高标准遴选项目,提升项目的“绿色度”。坚持把化工企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开展“三评级一评价”,一企一策做好整治文章。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各类环境问题加快见底清零。加强沿江生态湿地与绿色廊道拓展区建设,精心组织实施新一轮生态工程,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扛起能力作风大提升的标杆大旗。坚持以“奋斗、实干”为引领,进一步促进担当作为,掀起干事创业的新热潮。坚持用新思想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深化开展“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弘扬专业精神、提升专业思维、培养专业能力、注重实践锻炼,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本领。大力弘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盯住薄弱环节,聚焦重点难点,撸起袖子加油干。坚持从严管理和激励担当相结合,健全完善“三项机制”,进一步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没有对标,看不到差距。泰兴市市长张坤感慨道,苏南一些地区都是全国有名的经济强县,发展得比我们好,还这么拼命干,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我们还能坐得住吗?还有什么理由不奋斗?!泰兴现在的全市领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矮子里的将军”。面对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泰兴要以更加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自加压力、高点定位,拼进全省八强。要紧盯先进,奋力比拼,不断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