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争先创优实干担当打造“高新技术集聚,创新要素汇聚”特区

2022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泰州日报

我们将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核心,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期,突出创新主题,大兴实干之风,全力打造“高新技术集聚,创新要素汇聚”特区,为泰兴实现“扛起标杆大旗,拼进全省八强”的目标任务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将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通过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科技发展,着力构建以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为主导产业、科技服务业为支撑的“3+1”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培育节能环保特色产业集群和高效太阳能电池、高端传动机械、新型锂电三条产业链,激发发展新动能。

2020年,我们主要关注三个聚焦,即聚焦创新驱动发展、聚焦产业转型发展、聚焦项目高质量发展;推进两个建设,即全力推进“3+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凤栖小镇建设;实现“123”目标,即实现“园区规划建设、能力作风、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争创一流,力争在泰州市级重点园区考核中确保二等奖,在全省高新区2020年度综合考核中前进三个位次”的奋斗目标。

同时,我们将充分发挥产城融合优势,通过“高新技术集聚,创新要素汇聚”特区的打造,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和智能制造产业,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节能环保产业开票销售达100亿元,新能源产业开票销售达40亿元,智能制造产业开票销售达60亿元。

下一步工作举措

5亿元或3000万美元

以上项目招引动态

1园区简介

泰兴高新区成立于2008年,规划总面积28平方公里,地处苏中沿海开放和沿江开发的前沿,是沟通长江南北的重要门户。园区先后获批国家级环保服务业试点园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省级环保科技产业园、江苏省特色产业集群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基地、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称号,并在泰州市省级以上园区考核中连续获评二等奖。

深圳企业总投资10亿元的电子显示器制造项目;

韩国企业总投资1亿美元的先进LED制造项目;

美国企业总投资1.8亿美元的碳12新材料项目;

中山企业总投资5亿元的新型光电功能材料(溴化镧晶体材料)项目。

战略目标

以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培大育强为抓手,打造特色产业引领区、高新技术集中区、转型升级示范区、产城融合样板区,创建“高新技术集聚,创新要素汇聚”的特区。

聚焦项目招引建设

培育特色发展新动能

项目是集聚资源要素、培育特色产业,推动园区特色化发展的重要抓手,高新区始终坚持将项目招引建设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头等大事,持之以恒推动项目大突破。一是高标准建设招商队伍,持续深化招商体制改革,把最有经验、最能干的人员选派到招商队伍中,进一步选优配强招商队伍。同时,按照“四个一”的要求,由一个负责人带领一支招商小组,专题研究一个主导产业,聚焦一条产业链,开展项目招引,推动招商工作精准化、招商队伍专业化。二是高精度实施项目招引,坚持“项目为王、质量至上”总要求,注重项目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结合高新区节能环保特色产业集群和高效太阳能电池、高端传动机械、新型锂电三条产业链,精准绘制产业图谱,建立项目信息库、客商名录库和招商活动资料库,大力招引强链补链型、科技创新型、龙头旗舰型项目。2020年计划新签约项目35个,开发建设的特色产业链项目占新开工项目的60%以上。三是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按照项目推进“三比一提升”行动要求,紧盯关键环节,完善“双月过堂、季度点评、半年巡查、年度述职”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持续加压力、激活力、增动力,加快推进泰隆传动产业园、鼎瀚航空产业园等龙头型项目早日竣工投产达效。2020年计划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9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4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以项目的高质量开发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聚焦产业创新转型

焕发特色发展新活力

产业是园区发展的基础,特色产业是园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新区将围绕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聚焦重点、强化特色、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加快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以特色化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培大育强园区现有企业,做优产业发展生态环境。重点从烟气治理、污水处理、固废处置方面招引关联项目,鼓励和引导现有企业完善产业上下游配套,引进人才团队,在研发、资质总承包、项目运营上发力,做大盘子,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打造新型锂电产业链和高效太阳能电池产业链两条产业链,其中新型锂电产业链加快推进长三角先进锂电池监督检测中心建设,重点支持中全、纳新做大做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整合下游关联企业和项目。高效太阳能电池产业链,加快推动中智电力打开市场形成1GW的产能,推进江苏佳兆能高效电池片制造项目启动建设,致力打造形成从以电池、电池组件生产到生产设备、EPC、运维一体的高效光伏电池产业链。智能制造产业,依托“双招双引”、“两化融合”等措施,加快智能制造向高端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大力推进泰隆传动产业园、万基传动科技加快建设,支持中工高端装备研究院创建国家级传动机械检验检测中心,推动产业链技术创新和升级,打造从研发到制造、到检验检测、到应用的高端传动机械产业链。科技服务业,进一步强化平台支撑、建优创新创业配套设施,引进各类社会化科技服务机构、总部经济公司、新型研发机构和公共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打造绿色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实现共享共通,提升园区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

聚焦创新要素汇聚

厚植特色发展新优势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高新区将持续加大“政产学研资”协同创新,进一步完善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更大力度地吸引、配置和集聚创新资源要素。一是提升科技服务水平。高效运营项目路演中心、科技查新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充分用好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人才科技广场、上海大学绿色技术育成中心和中关村虹桥创新中心等孵化平台作用,打造财务法务、科技金融、政策咨询、人力资源等服务一应俱全的优质服务环境,在推动高科技成果转化上持续加力发力,集聚高端人才、高端项目、高新技术,加快高新技术项目和科技成果孵化落地步伐。二是提升创新平台建设运营水平。按照“1+1+1+N”政产学研资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南理工泰兴智能制造研究院、江苏中工高端装备研究院、同济大学江苏国泰环境科技研究院运行效益,并加快推进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半导体产业研究院、通号智慧城市研究院的建成运营,为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增添动能。三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坚持科技成果转化集成中试主题,促进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科技链“四链”融合发展,助推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用好各类中试孵化平台、技术服务平台,计划全年新增入孵项目10个,孵化出关实现产业化项目5个。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