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守护“菜篮子”“米袋子”“油瓶子”

2022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泰州日报

□本报记者 谢荣 通讯员 王华

疫情当前,在我市保障供应的最前线,处处活跃着党员身影。

2月1日,从上午9:00到下午1:00,记者用4个小时踏访市区部分超市与菜场,最想跟市民说的一句话就是——市场物资充足,价格平稳,真的无需囤货。在采访中,记者碰到了一位又一位“我先上”的党员,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守护着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油瓶子”。

大型超市

商品充足价格亲民

上午9点多,记者到达苏果鹏欣丽都店。大门口一边放着写有“苏果郑重承诺

不涨价保供应”红色大字的牌子,另一边设立了体温监测站,两名工作人员给进场顾客测体温,同时要求必须戴上口罩才能进入。

走进超市,记者发现,各个货架基本都是满的。生鲜区是市民平时光顾最多的,仔细观察发现,不少蔬菜价格都不贵:甜玉米每斤2.20元,冬瓜每斤1.39元,长白萝卜每斤2.98元,生瓜每斤5.99元,苦瓜每斤9.90元……基本都是正常价。记者还发现了0.98元一斤的大白菜、1.58元一斤的胡萝卜和4.65元一斤的鸡蛋,都是一大堆、一大堆地放着,任随挑选。现场询问了几位顾客,大家表示,没有感觉价格上涨。

“疫情面前,我们最大的责任就是保障市场供应。”苏果鹏欣丽都店副总经理张鹏是一名党员,这阵子,哪里与消费者接触最多、哪里最缺人,他就出现在哪里。为顾客测量体温,带领员工对生鲜操作间、收银台、购物篮、手推车每两小时进行一次消毒,加强与供应商联系,及时调度货源......张鹏的沉着冷静、埋头苦干,让伙伴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党员形象。他说,“在这非常时期,超市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党员要冲在前、干在前,才能带动更多人团结一致确保供应正常!”

在世纪联华南通路店内,满满当当的方便面和火腿肠货架特别吸人眼球。一旁,黄颜色的海报醒目地标着促销价格,五连包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双汇润口香甜王火腿肠”售价分别是11.2元、9.90元,价格非常亲民。

“最近一段时间,火腿肠等方便食品和蔬菜等生鲜货品受到大家欢迎。”作为一名党员,该店生鲜部负责人王党华感觉自己肩上责任重大,被称为“女汉子”的她告诉记者,“我每天最关心的就是供货情况和价格变动情况。”

为此,她频繁跟踪商品价格,有时争取到的货物半夜到货,她会带头赶到店里带领生鲜团队一起卸货。最近,针对附近许多需要买菜又怕出门的居民,王党华想出了一个新招——她和同事们利用消费者微信群发布信息,居民们只需在网上下单,他们会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帮大家免费跑腿,按照店里的售价一一送货上门,这一举措得到了很多居民点赞。

居家过日子,粮油必不可少。记者在几家超市作了探访,每家的大米、食用油备货都很充足。

文峰千家惠超市的粮油区就在进口附近。记者看到,这里大米堆成了小山,有将近10个品种,其中好几个品种都在搞促销;食用油也很多,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一应俱全。

“这是我们从如皋进的清香粳米,每斤只有1.98元,但口感很好,很多顾客都喜欢,我们刚进了10吨。”超市店长宋杰直言,身为党员,这个时候必须冲在一线,靠前指挥,把确保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作为头等大事。“我迅速调整了思路,更灵活地满足市场供应,比如大米,我们原先只要5公斤包装的,现在10公斤包装的也进货;再比如食用油,原先哪种好销我们进哪种货,现在我会根据厂家情况,有什么货先进回来满足市场。”

商务系统

每天监测保供必需品

这几天,市商务局积极组织各市(区)商务系统的党员干部,每天对全市重点的55家超市、15家农贸市场粮食、蔬菜、鸡蛋等10类生活必需品保供情况进行监测。此前,市商务局已派出主要由党员干部组成的5个检查组,到全市近30家商贸企业,对戴口罩、查体温、生活必需品供应、餐饮门店营业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查。

从检查情况看,超市门口均有佩戴口罩的提示和检查,不戴口罩的人员均获得提醒并被禁止入内,超市内消毒情况良好,较大的商业场所基本都已安排专人对进门的顾客检测体温。

据介绍,目前粮油、猪肉、鸡蛋、蔬菜、方便面、火腿肠、瓶装水等物资销售正常、价格正常、供货正常。方便面、火腿肠等物资销售火爆,但各超市库存正常、供货正常,未发现有哄抬物价情况,相关超市正大力补货。

另外,我市各超市(综合体)内餐饮门店均已暂停营业,靖江、泰兴、海陵等地已经暂停大型商场、商业综合体、综合性超市的非超市营业区域经营活动和餐饮服务单位在店就餐服务。

市商务局相关人士介绍,检查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口罩和消毒液等物资部分超市供货短缺,随着更多企业复产应能缓解。必需品保供从业人员,如加油站、商业场所员工的口罩比较短缺,下一步将优先保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