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管控首日,各小区秩序井然

2022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泰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焦霞映 通讯员 俞俊)“每户每两天可派1人出门采购”的出行管控措施2月5日出台后,市区多个社区迅速行动,当天连夜入户发放“市民出入券”。2月6日,市民出行管控首日,多小区已严格实施管控制度限制出行,因工外出的居民则需要凭所在单位开具证明,方可通行。

连夜发放通行证

2月5日,我市发布《关于严格疫情防控期间人员管控的通告》。通告规定:全市所有村庄、小区、单位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原则上只保留一个进出通道,人员进出必须测体温、戴口罩,并出具有效证明、证件,倡导每户家庭每两天指派1名家庭成员外出采购生活物资。5日下午,海陵区各社区领到了由政府统一印制的“市民出入券”后,迅速行动,连夜入户发放。

“市民出入券”上印着醒目的标语:“不出门待在家,疫情防护靠大家”。在“市民出入券”发放之前,社区工作人员需要在每张券上,手写标明每户家庭的具体门牌号。每户发放出入券5张,两天使用一次,一人一券,用后收回。

海陵区城中街道钟楼社区共有1000多户居民,5日下午3点多,社区拿到首批6000张“市民出入券”。疫情面前不容停留,社区主任钱芳立即通知居干、街道派驻干部、网格员共45人,领取并发放各自负责片区的出入券。“分工合作,秩序井然,6000多张出入券晚上7点多钟就发完了”,钱芳说,他们行动快效率高得益于发挥党员先锋的作用。

海陵区城北街道共有12个社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全员在岗,机关党员、社区工作者和在职党员组成了突击队,为社区居民提供送出入券上门服务。为了方便社区居民,5日晚很多工作人员工作到深夜。据了解,城北街道党员志愿者150多人参加了发放,已发放出入券7万余张,剩余少量6日全数发放完毕。

5日晚,记者给城西街道韵梅社区主任胡小春留言,询问“市民出入券”发放情况。胡小春回短信时,已是6日凌晨1点半,她说刚忙完,还有少部分没发下去的,天亮之后再发。

6日是出行管控首日,记者打开朋友圈,看到海陵区京泰路街道润泰社区党支部书记管冬梅,在凌晨5点45分发了个朋友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带着女儿昨晚做的爱心便当,满心温暖地出发!

严格管控限制出行

昨天,是管控首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各小区已严格实施管控制度,限制出行。

“我们社区有28幢居民楼和部分平房区,像香江花园、阳光新景等小区,都已实行封闭式管理,只保留一个进出通道,每户凡出入小区的居民凭出入证进出,出去时撕掉一个角,进来时回收整张券,人员进出必须测体温、戴口罩。”钟楼社区居干朱美俊告诉记者,负责登记的有社区工作人员、小区业主志愿者,一旦发现有居民没有严格执行“一户一人两天外出一次”,坚决予以劝返。据统计,钟楼社区共有1000多户,昨天截止到下午四点,登记统计外出人员来回约60人次。

城西街道韵梅社区居干陶蕾告诉记者,6日起,韵梅社区正式实行限制出行管控制度,严格按照“一户一人两天外出一次”的标准执行。有些居民出不了小区,还会在小区里走动。对此,社区加大巡逻力度,放寒假在家的学生党员鲁世杰,就和社区老党员刘网珠成立了一个“劝回组合”,看到有人出来闲逛,就劝他们回家。而对社区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则组织党员志愿者和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提供代购服务。

昨天上午,城南街道沁莲花园小区,社区工作人员、小区物业人员、社区警务室民警和小区党员义工组成的值守队伍,一早就来到了小区目前唯一开放的西出入口,严格按照政府通告要求,执行凭券出入制度。

本报一位记者也是沁莲花园小区的居民,当日就近在小区内开展采访拍摄,参与志愿服务。当天上午11时许,一位外籍人士在小区出入口逗留,记者上前询问得知,对方的工作单位在上海,他和爱人在沁莲花园租住了一套房屋,因为对泰州的疫情管控政策不太了解,不知道居民需要凭“市民出入券”出入小区。记者和他简单交谈后了解到,他不认识汉字,仅仅会几句简单的汉语口语,记者现场当起了翻译,将他带到社区工作人员处,在确认房屋租赁合同和个人身份信息后,居委会工作人员及时为对方发放了“市民出入券”。见对方对“市民出入券”的使用方法不了解,本报记者用英文向对方详细介绍了“市民出入券”的使用方法,并介绍了泰州目前的防疫管控政策,对方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

有市民问,如果确实因工作需要外出怎么办?各大社区给出的答案是,凭借单位证明可以外出,像生病就医、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在保障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上班等情况的,可凭借相关工作证明出入小区。

居民配合遵守规定

记者昨天的朋友圈,被这段话刷屏了:他们一个通知就到岗,劝诫所有人都要居家不出门,而自己却义无反顾地去排查、宣传;他们是镇(街)、村、社区工作人员,他们同样是疫情面前的逆行者,同样应该是我们最尊重的人。当下,所有社区居干、物业工作人员,都严守防疫第一线,牺牲休息时间。在很多业主群里,平日里对物业或者居委会工作有意见的业主,最近也都表现出很大的理解,向这些冲锋在第一线的逆行者们致敬。

5日晚上10点多,家住市区工人新村的余先生一家,收到了社区上门发放的“市民出入券”。余先生告诉记者,那么晚了,天气很冷,工作人员还在挨家挨户送出入券,很感动,“拿着这些出入券,深感政府的良苦用心,作为普通老百姓,没有理由不遵守。”

“在非常时期,政府通过发放出入券的举措限制出行非常好,这样能让大家减少感染的机会。”家住世茂河滨的周先生表示,虽然限制出门了,但小区的居委会、物业都很贴心,像他们小区公元物业成立的“红色管家”,每天会汇总居民的意见和需要,义务为居民买菜送货上门。

“凭借出行证可以有效切断传染源,政府举措让我们感到很安心。”家住市区沁莲社区居民李明珍除了点赞,还表示自己一定会坚持少出门甚至不出门,避免和别人有过多接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数市民对特殊时期的“通行证”给予了肯定,“为了生命安全,我们一定会遵照执行。”这是大家共同的心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