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兴化戴南:“以安谋治”,着力破解“三高”治理难题

2022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泰州日报

□特约记者 吴劲松

兴化市戴南镇是全国闻名的不锈钢名镇,因其工业经济相对发达,素有“苏中第一镇”的美誉。

近年来,因为人财物的大流通,以及各类安全风险、矛盾隐患的集聚叠加,戴南镇一度陷入了高警情、高发案、高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的“三高”恶性循环的怪圈,“三高”问题已然成为当地社会治理的难点问题。为此,兴化市公安局戴南派出所在“枫桥式派出所”创建活动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平安作为人民群众的第一需求谋求社会治理,着力破解“三高”难题,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安谋治”的新路子。2019年总警情与上年同比下降了11.6%,刑事案件发案总量与上年同比下降了34%,安全生产领域发生的非正常死亡事件与上年同比下降了44.4%,与前五年平均数相比下降幅度更是达到了75.8%。

“一清二移三联动”

“三管齐下”降警情

据了解,戴南派出所年均接处警量在6000起以上,持续处于高位的警情,让派出所民警应接不暇,压得喘不过气来。

据戴南派出所所长刘凡荣介绍,在面广量大的各类警情中,矛盾纠纷警情占了总警情量的40%,而矛盾纠纷警情以及矛盾纠纷引发的行政案件中有8%系反复报警,另外大量的服务求助类的非警务警情牵扯了民警大量精力。

戴南派出所经过全面分析,决定采取“一清二移三联动”的应对措施,实行“三管齐下”压降警情。即,对在手的矛盾纠纷开展“清零行动”,前移警务触角,实行网格化治理,同时,联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动推动非警务类警情的分流,从源头上破解警情高位运行的难题。

开展“清零行动”,建立形成常态化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化解长效工作机制。据了解,行动中,该所共梳理出了36起久拖不决的重大矛盾纠纷和行政案件,实行倒排序时进度“挂图作战”。他们对梳理出的重大矛盾纠纷明确社区民警为包保责任人,办结期限明确为1个月,并实行每周三次通报进度。从根本上解决了矛盾纠纷久拖不决和推诿扯皮的顽症。

前移警务触角,实行网格化治理。“距离群众越近才越能感知到民情民意,继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刘凡荣说。为此,该所社区民警下沉到83个网格内,实现事前预判预警、超前化解,减少触角滞后带来的警情上升。据了解,他们推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实现了“人在格中行、事在格中办”。年内,他们共超前掌握和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和处置涉稳苗头事件170余件,其中19起涉企劳资纠纷,新增信息员66人。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面分流非警务警情。一方面,他们通过宣传引导分流警情。该所利用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和镇有线广播电视、橱窗等宣传载体,对110接处警范围进行集中宣传,引导群众正确使用报警电话。另一方面,他们积极与水电气、物价、环保等事关民生的相关行业和部门加强联动,引导群众识别使用政务、服务热线,减少非警务类警情。据了解,2019年,该所非警务类警情比2018年下降了10.9%。

打防控融合治理

“三位一体”降发案

只打不防越打越忙。戴南镇因经济发达,不仅涉及企业的盗窃工业原材料案件多发,涉及场所行业的黄赌毒案件也时有发生。各类案件的高发不仅侵蚀着健康的社会肌体,同时,还不同程度影响了当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只有在打防控上综合发力、融合治理,全力挤压违法犯罪的生存空间,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案件高发的势头。”刘凡荣说。

戴南镇辖区有常住人口9.63万人,各类工业企业2400多家,场所行业600多家,治安状况十分复杂。针对辖区内盗窃企业工业原材料、欺行霸市、黄赌毒等案件高发的现状,他们坚持以打开路。为此,戴南派出所开展了贯穿全年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严打侵财犯罪专项行动。2019年以来,该所破获各类案件847起,摧毁了6个盘踞在镇区的犯罪团伙,抓获各违法类犯罪人员382人,追回网上在逃人员19人。

在戴南派出所有一支远近闻名的“夜鹰突击队”。这支队伍由2名民警、12名辅警队员组成,专门执行夜间巡逻和伏击守候任务。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出现在治安复杂区域和案件高发的区域和路段。为了提升防范效能,戴南镇政府投资500余万元用于“天网工程”改造,共新增监控探头76个,新增人脸识别系统4套,引导队员精准巡防。据了解,2019年,“夜鹰突击队”通过夜间盘查和伏击守候现场抓获路面盗窃违法犯罪人员27人,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压降了发案。

据介绍,不锈钢是戴南当地的支柱产业,辖区内酸洗企业和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众多,因而涉及环境污染类的案件一度高发。戴南派出所下大力气,由政府牵头环保等职能部门,对重污染行实行强行关停,关闭小酸洗企业108家,拆除不锈钢烘房419户,关停中频炉企业382家。

编织“五张网”,全力控发案。为了将各类案件遏制在萌芽状态,戴南派出所在网格内精心编织了宣传网、信息网、巡防网、防范网、调解网“五张网”。他们通过借助“百姓大舞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将法治宣传内容和安全防范常识传播到千家万户。通过物建的3472名平安义工、治安志愿者和网格员常态化搜集社情民意和涉法、涉诉、涉稳、涉警信息。据了解,2019年以来,戴南派出所累计搜集各类信息4200余条,发布预警信息700余条,刑事发案直线下降了34%。

架设三道风险隐患“防火墙”

减少非正常死亡降事故

“工伤事故和非正常死亡事件不仅给受害人的家庭带来了灾难,给生产企业也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还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风险。”刘凡荣说,由此带来的抬尸闹事、封门堵路等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影响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据刘凡荣介绍,非正常死亡事件主要集中发生在当地的不锈钢生产企业、企业石棉瓦房顶修缮和物流市场重物装卸三个重点领域。其中,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最为密集的2017年死亡人数达37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因为非正常死亡事件的调查、处理牵涉单位部门多、涉及的人员多、处理周期长、处置难度大。为此,他们牢固树立“工伤事故和非正常死亡事件可防”的理念,在镇安委会的统一协调下,联合不锈钢行业协会,从高发、易发非正常死亡的企业和环节入手,架设了安全检查、送安全上门、风险隐患排查整改“三道防火墙”,收到了明显成效。

循环式检查、排查,不留安全隐患死角。历年的五月是戴南不锈钢企业生产旺季,也是工伤死亡事故多发的时段。为此,戴南派出所联合镇政府、安监和村组干部,对所有生产企业全面开展安全大检查,隐患大排查。2019年,共发现整改企业各类安全隐患48处,过去一度高发的企业石棉瓦房顶修缮坠亡事故实现了连续三年没有发生一起。

强制性安全培训,实行持证上岗。该所针对务工人员从事涉电、涉剧毒危化品、涉高空作业、机械作业的特点,会同劳动保障、职业技术培训部门按照各自工种要求,一律实行岗前培训,确保所有工人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酒后作业。2019年,该所会同消防、电力等部门对7个行业的1600名从事高危工作的工人开展了岗位培训。

据介绍,为从源头上防范风险隐患,该所还会同企业对岗位工人开展了健康体检,消除了因个体体质给安全带来的影响。同时,他们在企业生产的每个环节均建立了安全员制度,设立了安全监督岗,“安全出效益”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普遍共识。据了解,通过全力防范,该所辖区内生产企业非正常死亡事件高发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