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馨凤 通讯员 张文俊)9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主办的第41次全国医药行业质量管理(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在山东济南举办,扬子江药业集团以100项QC成果全部获得一等奖的骄人成绩,夺得全国医药行业QC成果一等奖总数“十六连冠”。
作为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的质量管理水平交流平台,全国医药行业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连续举办41年,在促进产品研发,加强生产质量管理、激励员工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全国医药行业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以“发扬工匠精神
追求卓越质量”为主题,共有100多家企业、682个课题报名参赛,分为9个小组开展角逐。受疫情影响,此次活动首次采用视频发表、评委集中审评的形式,对参赛小组制作展示成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评审难度。“疫情形势严峻,QC小组活动并未受到很大的影响,参与课题数量甚至超过去年,充分体现了中国医药企业拼搏、奋进、坚持的精神和对卓越质量的不懈追求。”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副会长孙新生表示,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不仅持续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培育了和造就了一大批扎根一线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下转02版)
扬子江药业夺QC成果“十六连冠”
(上接01版)
素有医药行业QC“梦之队”之称的扬子江药业集团,这次参与发表的100项课题,覆盖了创新型、现场型、攻关型、问题解决型和管理型等类别,均按照P(计划)D(执行)C(检测)A(调整)循环方法进行,在本次角逐中表现抢眼,100项课题全部获得一等奖与最佳发表奖,并囊括9个小组的第一名,成为最大赢家。
“本次参赛的课题瞄准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进行突破,以期切实提升药品质量与工作质量。”扬子江药业集团质量品牌部部长徐开祥介绍,例如,集团远航QC小组对设备进行了深层次技改,成功研发了一套冻干粉针剂氮气保护装置,解决了集团国际化项目中的技术难点;设备主任王卫率领固体制剂QC小组向德国进口设备发起挑战,寻求胶囊剂A产品漏粉问题的彻底解决思路,通过自主摸索和创新,对充填设备进行改造与优化,实现了外观缺陷“0”的突破,解决了困扰国际国内行业10多年的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扬子江药业在今年的QC小组活动中,明显增加了信息化建设相关课题,通过提升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保障产品质量。集团的凌云QC小组,通过《关于SCADA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这一课题,成功实现了生产所需公共介质的自动化控制,并且申请了软件著作权。
截至目前,扬子江已有10多项QC成果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多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还在国际上赢得声誉。2019年9月,被誉为“质量奥林匹克”的第44届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在日本东京召开,扬子江药业选派的3个QC质量管理小组课题全部斩获金奖。这也是2015年至今,扬子江在历届国际质量大会上的第20项金奖,展现了中国医药企业追求卓越的风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