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基于思维“可视化”视域下的初中数学线上学习

2022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泰州日报

泰州市姜堰区第四中学 杨牛扣

面对疫情,面对延长的假期,线上教学为“停课不停学”提供了平台。在线上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性差,缺少课堂教学的氛围,学生的思维容易中断,情感淡漠和情景变异的可能性大,学生的学习缺少有效的监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很受影响。为此,应努力开拓互动反馈渠道,在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巧借思维导图,将思维“可视化”,提升学生线上学习的兴趣。

一、思维“可视化”在线上教学课前的运用

鉴于学生线上学习的特殊性,如何有效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有序安排好一周的学习任务和高效完成一天的学习,显得特别重要,这是提高学生线上学习效果的前提。为此,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以图导趣,借图说事,精巧设置教学任务。这样,数学学习与目标任务有机连接,从源头上让学生有兴趣地接受线上布置的学习任务,在实现面向全体的同时,真正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线上学习,学生独自居家,老师不在学生身边,在预习新知时,感到无从下手或积极性不高,有效性差。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可视化”作为帮助学生认知的工具,有利于新知识点构建的优势,框架呈现预习内容的思维导图,要求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新知预习,让思维“看得见”,形成对新知识点的清晰认知。这样,不仅可以克服学生预习新知的惰性问题,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更可以激发学生思考与新知有关的内容,从而加深对新知的认识和理解,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二、思维“可视化”在线上教学课中的运用

线上教学不等于课堂教学,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时,可以彻底改变课堂教学原有讲解的模式,层级分解知识点,从“概念、解法、根的情况、根与系数的关系、实际应用”等五个方面引导学生分别画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以图为线,以图为纲,一边回顾一边涂画,动手动脑,依次分解。同时,还要为努力克服线上教学不能实现线下教学的面对面互动、合作学习以及高效批改反馈等缺点,在线上授课时,不妨尝试将做题改为说题,充分发挥线上学习的高效互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归纳典型题,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知识架的构建一般以章节为单位,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架的构建:一则,可以改变线上教学的单调性,丰富线上教学的内涵;二则可以充分发挥思维“可视化”在提高记忆力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将已学的零散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出来,进行注释和归纳,对不同层次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把所有的知识点用“图状结构”连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三、思维“可视化”在线上教学课后的运用

错题的订正和整理,鉴于线上教学的特殊性,效果很难保证,很多学生都表现得不以为然,简单地认为就是将正确的答案抄一遍,然后拍个照片发到群里应付老师检查;有的学生甚至还表现出不耐烦、反感的态度,干脆,就不整理、不订正、不上传。为此,可转变形式,简明扼要地以思维导图分别展示,帮助学生建立数学错题册,便于学生的复习和巩固。

线上学习要求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自律自觉的基础上,用心思考,用心交流,用优势去弥补弱势,才能实现很好的提升。一方面,要求学生利用线上教学视频可以回看的优势,反复学习自己不懂不明白的地方;另一方面,做好课后延伸,对仍有疑惑的同学,选择各种网络沟通方式点对点地答疑解惑。在此基础上,有时再通过思维导图会让反思交流变得更有趣、更高效。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简单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当我们教师处处为学生的学习排忧解惑、助力加油的时候,学生的内心无疑是接纳的、感谢的。一张图,一份情,线上学习,思维“可视化”巧助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单调居家学习,更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思维和逻辑链条,为学习注入了兴趣和动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