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观澜 张剑 张文捷 丁静
古往今来,那些著名的城市,总有一条著名的河流与之相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泰州水城水乡特色是什么?怎么样才能“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些都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在现代城乡建设的过程中,泰州如何围绕“街河并行”这一理念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如何打造出“河网相通、街河并行、水城一体、人水和谐”的城市水环境、彰显城市人文历史、促进泰州旅游发展?对照国内外一些城市的做法,泰州打造“街河并行”,彰显水城特色,必须打破条线分割的旧思维,进行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持之以恒,打响“水”品牌,改变“只闻其名不见其兴”状况,才有可能真正让人流连于“水城慢生活”。
一、注重“街河并行”的理念
“街河并行”布局充分体现了河道作为交通脉络、贸易脉络和生活脉络的功能。“街河并行”是一个文化概念,它体现在“遥想当年,南北商旅,舟楫相接,街河并行,桨声桥影,水音市语,欢然交融,此泰州水城千百年生活之长卷也”的记述里(《南水门遗址志略》)。也是一个规划概念,它体现在滨水空间的超前、科学的立体管控。也是一个建设概念,它体现在预留、有序、节约式的精致化实施。还是一个管理概念,它体现在方便、快捷、高效、综合、低成本的运行维护,助推城市繁荣发展。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街河并行”是人们处理建筑、空间与环境关系的常见形式。国外如欧洲的塞纳河、莱茵河,亚洲的新加坡河、韩国首尔的清溪川,国内如上海的外滩、聊城的古运河、苏州的平江河、扬州的古运河、南通的濠河等,都是许多著名城市“街河并行”的典型实例。
建议在海陵、姜堰、高港以及高新区建设中,多注重“街河并行”的理念。将此作为一个城市的建设特征。特别是海陵原是双水绕城的布局,曾有中市河、玉带河、稻河、草河等“街河并行”的盛景,如今盛景虽不复存在,但有些景象在城市改造建设过程之中,还有望恢复。
二、制定实施规划及配套措施
建议规划部门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做出一个全市“街河并行”的实施规划,力求将泰州打造成高品位的生态走廊,重赋城市神韵。
在规划管理方面,一是高起点编制规划。在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内,编制泰州市“街河并行”规划,统筹全市水城水乡建设空间布局。二是坚定不移,严格执行。通过顶层设计形成的总体布局或规划,如果上升到政府意志,就具有了法律权威性和严肃性,不能轻易改变,如果确需调整,必须经过充分论证,而不是“拍拍脑袋”就改变,避免对经济社会资源造成巨大浪费。三是加强统筹规划管控的力度。涉及的各执行部门需要保证规划信息的一致性,树立蓝线管理的权威性,同时有效沟通协调,保证在执行内容和标准上可控,不能有偏差。四是实行互动式管理。牵头部门需第一时间跟踪掌握执行效果和存在问题,同时执行部门在过程中及时反馈牵头部门,由其协调矛盾和纠偏。
三、精选“两个水系”重点打造
根据相关规划,结合当前我市主城区城建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建议重点围绕九龙河和罗浮山公园周边水系打造“街河并行”特色。
1.九龙河(扬州路至新通扬运河段)
九龙河全长8.38公里,是承担城西街道和罡杨镇生态活水、防洪排涝功能的区级河道,是泰州主城区的西大门,也是国家大运河文化带老通扬运河的重要分支。该河道扬州路至新通扬运河约3公里河段,村庄挤占河道严重,污水直排入河,两岸环境脏乱差,西北化工区生产对水体质量影响较大,是海陵区容易黑臭的33条高风险河道(段)之一,严重影响泰州西大门形象。
建议将“街河并行”河道规划在九龙河落地落实,在该段高标准打造社区精致河道,也作为河长制样板河道;打开河道两侧空间,结合沿河的孙龙珍戍边事迹的红色文化、储巏葬母的忠孝文化和泰来面粉厂的民族工业遗产,形成一条融入当地历史文化的生态景观廊道和宜居宜游的幸福河道;实现沿河污水收集全覆盖,确保污水不再入河,彻底实现水岸同治。
2.罗浮山公园周边水系
罗浮山公园周边水系主要是五叉河和卤汀河。五叉河段长约1.1公里,位于公园南侧;卤汀河段长约2公里,是泰州主城区的北边门户,位于公园的东侧。由于罗浮山公园的规划建设,以及青年路北延,运河路、森园路等几条主干道路基本形成,原来位置偏僻的五叉河和卤汀河暴露在主干道的两侧,加之该段卤汀河两岸丰乐安置区、青年路西侧海发集团拟上市地块的陆续开发,无论从防洪保安还是从区域水环境的角度,打造与道路和未来城市发展相匹配的河道岸线迫在眉睫。
建议五叉河治理充分依托已有的罗浮山公园总体规划,将“街河并行”河道规划落地落实,将大河风貌和城市品质的街河并行理念融入其中。卤汀河两岸按照街河并行的理念统筹两岸岸线的建设风貌,由地块涉及的部门和属地,在统一的治理思路和风格的框架下分步实施到位。
四、统筹各方长效管理
当前,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在城市管理比较规范,乡村则比较薄弱。同时,由于管理上条线分割,存在缺位的地方。实施街河并行的建设理念,需要打破条线分割的现状,进行系统综合的管理。同时,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在基础设施建设向乡村延伸的同时,管理也要同步延伸,这需要管理手段的高效化和管理体制的融合。
因此,要最大程度整合各种资源,在管理体制上要打破部门利益,形成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管理,防止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在数字化城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河网、路网、绿化、管网等重大基础设施的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要形成联合执法的机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可以一个部门牵头、多个部门参与,进行联动执法,既整合执法力量,又强化执法效果,也保证执法质量。
(本文系泰州市委党校研究课题的节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