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爱莉)明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将实行为期10年的禁捕。6月30日,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禁渔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上来,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把这项重大决策部署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下一步,渔民生活如何保障,非法捕捞如何禁止?昨日,我市召开的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推进会提出,坚决打赢打好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确保应禁全禁、应退全退。
做好转产安置
让上岸渔民生活依然能“如鱼得水”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长江干流618艘捕捞渔船全部退出,收回的退捕渔船及辅助船只全部拆解完毕,收回渔具全部封存、销毁,捕捞证件全部注销。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毛正球说,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为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和社会保障提供依据。一方面,市农业农村局将联合公安、人社等部门对退捕渔船渔民及家庭成员等信息进行全面排查和核查登记,做到每船必查、每证必核、每户必验。另一方面,在全面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将按照“造册登记、村组评议、乡镇入户确认并公示、县级联合审核”的程序,为渔船渔民建档立卡,做到“一船一档”。同时做好退捕渔船渔民档案整理工作,建立退捕工作台账。
退捕后的渔民路在何方?市人社局局长姜文湘说,我市将从促进就业创业、维护社保权益、保障基本生活等方面着手,做好转产安置工作,让渔民们上了岸离了水后,生活依然能“如鱼得水”。
我市计划通过发展产业安置一批、务工就业安置一批、支持创业安置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努力让退捕渔民有业可就、有岗可为、有事可做。对有培训需求的渔民,将组织开展转岗转业培训,引导其自主选择培训项目、培训方式和培训机构,确保其掌握至少一门实用技术或就业技能,实现转产上岸。将参照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将退捕渔民纳入社会保险,确保所有退捕渔民都能够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同时进一步优化经办服务,确保符合参保条件的百分之百参保登记、百分之百参保缴费、百分之百落实社保待遇,解除退捕渔民后顾之忧。此外,我市还将统筹梳理、综合运用急难型或支出型临时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住房保障、危房改造等社会救助保障政策,兜牢困难退铺渔民民生底线。
强化执法监管
对非法捕捞行为“零容忍”
退捕是前提,禁捕是保障。毛正球说,市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提升执法能力,加大打击力度,健全执法合作机制,对非法捕捞行为坚持“零容忍”。(下转02版)
(上接01版)
为加强渔政执法能力建设,市农业农村局将吸收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组建“护鱼员”队伍,协助开展巡查工作。推广应用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手段,通过建设雷达、视频监控系统,构建全水域、全时段监控网络。加强渔政执法船艇、执法基地、无人机等装备建设,实现长江河道智慧监管,确保监管无死角。为全面禁止长江干流禁捕区内生产性捕捞和娱乐性垂钓行为,我市将加强渔政执法管理。在日常渔政24小时不间断巡查监管的基础上,针对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多发的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及时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坚决依法没收销毁违法捕捞船只。
市公安局副局长张涛表示,将履行好公安机关刑事打击的主责主业,以侦办非法捕捞刑事案件、重大案件为主攻方向,打团伙、破网络、断链条。下一步,将整合公安内部水陆力量开展联防联治,同时,与长航公安、渔政、海事等部门开展常态化联合巡逻、联合整治,确保抓早抓小抓苗头,打深打透打彻底。进一步营造群防群治氛围,通过有奖举报、见义勇为奖励等多种形式,鼓励更多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切实打好禁渔退捕的人民战争。
构建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全方位全链条监管体系
据悉,为打赢“十年禁渔”这场硬仗,我市成立了由市长朱立凡为组长的“长江泰州段禁捕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工作专班,设立了禁捕退捕推进、社会保障、执法整治、市场监管等四个专项工作组。下一步,靖江、泰兴、高港3个市(区)也将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组建工作专班,完善工作机制,细化方案措施,层层压实责任。
副市长陈明冠表示,为构建禁捕退捕长效机制,我市将建立健全从“水里”到“餐桌”的全方位全链条监管体系,做到让非法捕捞无所遁形、非法人员无处藏身、非法买卖无法进行。同时,将建立长江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制定并实施生态修复规划,科学开展增殖放流行动,推进引长江水生态养殖,稳定淡水养殖面积,多措并举抓好渔业生产,满足市场对优质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坚持正面引导,广泛宣传“禁渔令”以及长江“十年禁捕”的重大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退捕禁捕、对非法捕捞人人喊打的良好氛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