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庄村
烟墨水润
娄庄村位于娄庄集镇,以村中夹沟河为界,河东是东娄乡,河西是西娄乡。合作化时期改建娄东高级社、娄西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集镇区单独设立娄庄街道,后改为街道大队、娄庄大队;娄西高级社改为娄西大队。1983年撤社建乡,娄庄大队改为娄庄村,娄西大队改为娄西村。2003年行政区划调整,娄西、娄庄组建为新的娄庄村。
娄庄村是设立党委的行政村,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人民调解先进单位”、泰州市“小康十强村”等殊荣。
深厚的古村文化
娄庄村有一个名扬天下的“圈门巷”。清嘉庆年间,在娄庄街东首,矗立着一座用大理石砌成的石牌坊。牌坊上方的匾额上雕刻着两条栩栩如生的龙,龙头相对处有“圣旨”二字,这是为纪念李玉凤而建。相传娄庄李姓家族中有一个闺女,乳名玉凤,生得眉清目秀,因肌肤洁白如玉得名。玉凤天资聪颖,四书五经烂熟于心,琴棋书画针线女红出类拔萃,芳名远播,被家里人视为掌上明珠。按旧时的风俗,玉凤12岁时便由父母做主许配与人,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还未到嫁娶的年龄,未婚夫不幸染上天花亡故。玉凤悲痛欲绝,至未婚夫家中守孝3年,伺候公婆,中年病故,终生未嫁。朝廷下旨为李玉凤树立贞节牌坊。后来人们把牌坊那儿的巷子叫“圈门巷”,也叫圈门口。
当代教育家戴树人,出生于娄庄村二组,书香门第。解放前后在扬州办中学,并担任校长。他学识渊博,颇有师德,受人尊敬。后调任河北大学党委书记,他在扬州创办的中学被命名为树人中学。
诗人、学者刘公谷,1914年生于娄庄镇,从小饱读诗书。1932年起从事中学教学工作,对中国古典文学和诗词有着较高的造诣。他所写的古风、律绝、词赋应有尽有,格调清雅,意远情深,用典自然,声韵俱佳。先后出版多部诗词集,其中90高龄时出版的《刘公谷先生九十唱和集》蜚声海内外。
医界奇人孙席珍。孙席珍是清代名医孙桂山之后,一生从医,是贴近民众的中医大师,长期生活在下层贫苦农民之中,深明下层人民的艰辛,在其父孙子实先生的影响熏陶下,一生研习医疗技术,济世为民。由于他医术精湛,普济平民,在民间有活菩萨的美称。
娄庄村人才济济,遍及祖国各地。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家、书法家、戏剧家等,不一而足。
发达的工商贸易
娄庄自古交通发达,商贾云集,人民生活富裕。村内有三条交通河。村东河南通通扬河,是东台、盐城水上南下北上的必经之路;村西河北通溱潼、兴化;村中东西走向的大河又将这两条河连接起来。在船运为主的年代,河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一派繁忙景象。明朝末年,瓜州商人娄氏途经此地,一眼便看中这块风水宝地,举家来此经商,开设六陈行,做起粮油生意,不久,置办房屋田产。在娄氏的影响下,周围精明的商人逐渐向这里汇集。木行、米行、肉铺、八鲜行、五金百货、餐饮、旅馆、诊所、学校等纷纷生根开花。到了清朝末年,已形成了近300户人家的集镇。因娄氏商行规模最大,名声最响,遂将集镇取名娄庄。
新中国成立后,娄庄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无工不富,1958年,娄西大队率先开办大队磨具厂,后又与娄庄大队合办拉丝厂,不久,五金厂、砖瓦厂、粮食加工厂应运而生,从此告别了纯农时代。后来,“文革”期间,村集体企业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摧残,逼迫停产停业,村集体经济发展陷入停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娄庄人乘风破浪,开始了新一轮大办集体工业的热潮,出现了村、组工业并举的局面,时尤以小家电最盛,走向了全国各地。20世纪90年代,波纹管成了赚钱的热门产业,精明的娄庄人纷纷投资生产。远通、亚光、亚太、中意普洛斯普等10多家波纹管企业迅速诞生,其中远通、亚光、亚太普、洛斯普等跨入了国家中型企业的行列。
要得富,先修路。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多年来,娄庄人注入大量资金,修建了白龙中路、树人路、润娄路、人民路、烟墨路、振兴路等高等级水泥公路,形成了三横三纵的公路网络。良好的环境引来了四面八方投资兴业的热情,亿鸿包装、华联石油、润明机械、宏泰焊材、诚顺机械、同方机械等悄然落户。村内原有企业也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不断做大做强。目前,全村工业企业已有86家,年销售收入5.6亿元,其中亿元企业2家。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商贸业也得到蓬勃发展,全村个体工商户340家,特别是上海华联、如海、浙江苏果等全国大型知名超市都在娄庄开设了分店,生意十分红火。
农业经济进入了转型升级阶段,初步完成了土地向小农场和种植大户流转,科技农业、规模农业、高效农业形成了良好的开端。村委会实施了良种、信息、植保、栽培系列服务,基本实现了种子纯良化,种植规模化、栽培模式化。同时积极发展特种养殖,建立起省级无公害粮油和蔬菜生产基地,是“集萃康”绿色大米的主产区之一,“小南”“小凤”西瓜成为品牌。
农民生活大幅提高,纯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0多元。村、组集体年纯收入接近500万元。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村里的公益事业注入了丰富的源头。全村兴建了育才小区、恒鑫小区、树人小区、烟墨小区、绿泽园小区等高档民居,实现了市民生活的梦想。村水泥公路、路灯、绿化硬质渠全覆盖,成立了专业保洁队伍,保证卫生工作的常态化,农保、医保集体给予适当补助。
优美的庙宇园林组合
净土寺、新世纪广场、烟墨公园互相毗邻,坐落在娄庄集镇中心,占地190亩,属于庙宇园林组合,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构成了娄庄村优美的生态环境。
净土寺是姜堰文物保护单位。原在东阳村。清乾隆初年由苏州富商王开杰出资建造,全寺由三门殿和大雄宝殿组成。佛教著名的大德高僧、曹洞门派祖师之一的义青和尚担任首任方丈。抗日战争期间被毁。
1997年,应当地佛俗的要求,在娄庄村烟墨湖边重建净土寺。全寺占地近50亩,穿堂三进,外加东西关厢偏殿。天王殿气势恢宏,门楣上“净土寺”三个锦金大字为近代书法大师、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书。与大雄宝殿隔河相邻的藏经楼收藏着各大寺院捐赠的大量经卷。
寺庙东南角是世纪广场,这里是集镇的文化中心,有影剧院、图书馆和露天舞池等。广场中央的音乐喷池中矗立着18米高的不锈钢雕塑,南边露天剧场,早晨和傍晚聚集着男男女女翩翩起舞,到了晚上华灯齐放,舞台上或是文艺演出,或是放映电影,喷池里喷出的水柱随着音乐节奏声忽高忽低,增添了人们休闲的乐趣。
广场北面是闻名遐迩的烟墨公园。一座弯弯曲曲的烟墨湖巧妙地将烟墨公园分隔成东园和西园。
东园内有六景:百株桃树组成的桃源仙境;仿南京钟鼓楼建筑风格建设的钟鼓茶楼;水榭钓台;蓬莱阁翘指云端,观音拂水洒净人间;龙栖码头;影壁龙檐。
西园是一座森林公园。桃林、竹海参差披拂。湖水簇拥着由砖窑改造的假山,山上树木葱茏,倒映在湖水里,形成水天一色的自然景色。高大的水云楼在绿树环绕中若隐若现,仿佛仙境。湖面栽种了大量莲藕,蔚为壮观,到了雨天观荷,真有“风吹荷叶千张卷,洒落荷花万点珠”的诗情画意。
烟墨湖共有18个折角,弯弯曲曲,斗折蛇行,整个公园有石拱桥、木桥铁索桥等6座桥,风格迥异,亭、台、楼、阁、榭,应有尽有。公园内绿树成荫,花果芬芳,各类名贵花草树木琳琅满目,真正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怡人景致。
(姜堰区政协文史委供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