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旅游兴区,推进“文体商旅”深度融合

2022年01月06日 10阅读 来源:泰州日报

姜堰区举办第二期“三再”大讨论活动工作讲坛

旅游兴区,推进“文体商旅”深度融合

本报讯(通讯员 颜禹铭 姜伟)12月12日,围绕“旅游兴区”主题,姜堰区举办第二期“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发展再攀升”大讨论活动工作讲坛。方针、孙靓靓、钱娟、戴兆平等姜堰区四套班子领导参加会议。

“姜堰有‘三宝’,教育、旅游、生态好,旅游与生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我区最大的资源禀赋。”姜堰区委书记方针说,把旅游上升到战略高度,以“旅游兴区”为主题开展大讨论活动,就是要把握新形势,对标一流,争创一流,深入谋划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一批项目,创新旅游业态,做大旅游产业,促进群众增收,大力发展“文体商旅”相融合的新旅游。

“旅游是姜堰的招牌产业,但招牌究竟能红多久?”讲话中,方针向与会党员干部发出“旅游兴区”第一问。他指出,纵向看,姜堰旅游自2003年起步,总体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散到聚的历史性提升,成绩的取得与先天条件和主观努力紧密关联。也正因如此,姜堰才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提出“旅游兴区”战略;横向比较,姜堰旅游还不够大、不够强,总体感觉层次不高、短板较多、压力加大。姜堰区上下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在比较中发现不足、调整状态、奋发向上,做到手把红旗高高举、奋发前行勇争先。

“旅游是姜堰的未来产业,但未来究竟路在何方?”围绕“旅游兴区”第二问,方针指出,强调未来,首先是基于现实效益,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面广的富民产业,以旅游业为代表的产业扶贫是最有效的扶贫手段;强调未来,是基于发展机遇,也是符合姜堰未来发展趋势、实现区域价值提升和资源变现的重要途径。对于姜堰新时期旅游发展总体路径,要在传承的基础上突出“新”,推动“文体商旅”的深度融合,拓展“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商业”等效应。总体思路上要实现“四个转型”,即扩大视野格局,由关门抓旅游向开门搞旅游转型;注重统筹规划,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明晰发展路径,由供给主导向需求主导转型;优化市场机制,由自然式发展向规范化组织转型。

“旅游是姜堰的支柱产业,但支柱性支撑究竟如何体现?”围绕“旅游兴区”第三问,方针指出,将旅游摆在“兴区”的位置,就是强调旅游的支柱产业属性,要实现姜堰旅游“兴区”,必须从组织领导层面把旅游业摆到“支柱产业”的高度来对待。要解决好研究、组织、推动方面的问题,立足“旅游兴区”的战略定位谋划旅游工作,充分发挥旅委会作用,实行区镇一体化管理,以扁平化运转和绩效考核机制理顺关系、理顺工作;要解决好资金投入不够方面的问题,加强投资策划,提升政策奖补力度,统筹推进旅游项目的开发、营销和运营管理;要解决好旅游产品更新方面的问题,以“环起来、游起来、亮起来”为目标,主动策划旅游重点项目,加强与文旅板块上市公司、行业巨头合作,进一步增加旅游吸睛点、形成串效应。

方针强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决问题的前提要先看到、提出问题,姜堰全区上下要把此次论坛活动作为新一轮旅游发展的开始,做到谋定而后动,真正把“旅游兴区”战略谋划好,进而实施好、推进好,努力把姜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转化为现实愿景。

姜堰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孙靓靓主持会议,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她强调,姜堰全区上下思想要往“新”处转,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把旅游业摆到“招牌产业、未来产业、支柱产业”的高度来对待;谋划要往“深”处走,编制好“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筹备好姜堰区旅游业发展大会,实施一批带动性强、弥补现有业态不足的重点项目,建优一支开发、运营、管理等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出台一揽子奖补政策,完善一套运作机制;工作要往“实”处抓,坚持把“旅游兴区”战略与“十四五”规划编制、明年重点项目安排相结合,推动形成“全区一盘棋、共同抓旅游”的强大合力。

会上,姜堰区副区长魏杰钢、度假区(溱潼镇)、蒋垛镇、淤溪镇、住建局、文体广旅局、水利局、城投公司、河横村、小杨村围绕“旅游兴区”主题作了交流发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