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爱莉)清秋九月谷飘香,田园风光醉怡人。昨天,由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泰州市政府主办的2020“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泰州)专场推介暨靖江G12农乐谷开园仪式在靖江市举行。
G12农乐谷位于靖江市马桥镇,总投资约1.8亿元,是靖江市立足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招引的重大项目。该农乐谷的特色在于是一家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型生态农业园区。整个园区包含生态休闲区、绿色种植体验区、观光采摘区和旅游服务区等功能区。目前,占地300亩的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毕,打造了智慧农业体验、果蔬采摘、生肖主题乐园、生态主题餐厅、田间课堂、房车营地、四合院等休闲游乐项目,塑造出“春之花、夏之荫、秋之果、冬之韵”的四季格局。
在当天的另外两家参观点——靖江马桥镇徐周村和生祠镇丽园生态园里,浓郁的田园风情与诗情画意让与会人员赞叹不已。
马桥镇徐周村近年建成“大美徐周”景区,共有服务区、芦笋王国、文化区、民宿区和采摘区等五大区域。徐周村兴建了一条6公里长的生态走廊,将这五大区域内分布的12家农业合作社全部串联起来。沿着这条走廊,市民们既可以欣赏田园风情,又可以采摘葡萄、桃子、樱桃、梨子、柚子等各类瓜果蔬菜,形成了花园式、果园式、田园式多元化的乡村休闲旅游新模式。此外,徐周村还新建了一条樱花大道。每年三月,十里樱花进入盛花期,绚烂的樱花、整洁的村容、淳朴的民风,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初散文家汪琬的这句诗词,是生祠镇丽园生态园的最好写照。步入古色古香的大门,几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热情地张开手臂迎接八方来客。漫步向前,水明如镜的湖面展现在面前,烟波袅袅,映影如绘,远处石桥卧波,楼台隐现,小舟自横,宛如一幅韵意空灵的山水画……丽园生态园总投资1.6亿元,面积420亩,是一个以现代农业为基础,荟萃苏式、扬式、徽式等诸多园林建筑精华的特色园林景观。丽园巧妙利用国道345工程取土留下的池塘,经过艺术化设计,构设了诗一般的自然灵界,复活了千古山水的诗情画意。丽园里还融入了诸多靖江元素,山水盆景、茂林修竹、四眼井,无一不凸现出吴越风韵。
姜堰区溱潼镇西陈庄村党总支副书记刘骏坦言,不虚此行。在他看来,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是开启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和“金钥匙”。对于去年被评为江苏省休闲农业精品村的西陈庄村而言,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靖江大手笔、精细化打造农业观光景点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据介绍,近年来,靖江市每年投入近10亿元支持乡村振兴,明确“精细果蔬、精品渔业、精致苑艺、优质稻米”发展路径,“精致农业看靖江、体验农业到靖江”已然成为靖江农旅融合的第一标签。目前,该市香沙芋、芦笋等106家产业基地各有特色,新桥德胜村、季市安武村等8个特色田园乡村各具风貌,西来植物园、孤山锦绣山庄等67家休闲农业龙头各领风骚,马桥镇创成江苏省首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下一步,该市将围绕“文化游、生态游、美食游”等现有3条旅游精品线路,做精“蟹黄汤包”“提汤羊肉”等时令美食,点亮“岳文化主题园”“马洲兰苑”等乡村休闲旅游品牌,连线成片发展观光、体验和创意农业,让各地游客来时兴致勃勃、看时津津有味、走时依依不舍。
相关统计显示,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游客接待量将超过1.8亿人次,综合收入达到510亿元。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成为今年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为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发挥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朱新华说,建设更加令人向往的美丽休闲乡村,是美丽江苏建设的核心要义,这也为乡村休闲旅游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泰州已创成2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品牌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希望泰州市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发挥生态优势,拓展农业功能,提升品质内涵,创新发展模式,着力做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文章,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上探出新路、做出样板。
在昨天的活动中,副市长陈明冠为获得“江苏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的靖江市马桥镇授牌。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潘长胜为2019年泰州市获评“江苏省休闲农业精品村”的七个单位代表授牌。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毛正球发布开通“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游APP“祥泰之州”泰州特色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