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色如皋
2005年,如皋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1年获得“世界长寿乡”称号,被评为“中国花木之乡”;2012年,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13年,如皋与云南大理、江西婺源、贵州凯里、湖南凤凰等五地同获“中国最佳休闲小城”称号;2014年,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排行榜;2016年如皋荣获“国际健康养生胜地”;2017年如皋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两项殊荣。如皋的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主要有“银”“绿”“红”“古”四种颜色,是如皋城市旅游的四张靓丽名片。
世界
福地
截至2020年1月1日,如皋百岁以上老人524位,总数居全国县(市)之首,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万分之3.08,远远超出联合国长寿之乡百岁老人占比万分之0.75的标准。如皋现有80至99周岁老人6.52万人,90至99周岁老人0.92万人。2011年,如皋被国际自然医学会、世界长寿乡科学认证委员会授予“世界长寿乡”称号,成为世界第六大长寿乡。其它五大世界长寿乡都在高寒地带或偏僻山区,仅有如皋地处江海平原地带、经济发达地区。如皋通过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中国长寿文化节”,向全世界传播长寿历史、长寿文化和长寿风情。“万岁宴”“五世同堂合家欢”等成为如皋长寿文化的特色品牌,名扬海内外。
中国
之都
如皋花木盆景栽培始于北宋、兴于明清,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现有花木盆景种植面积20多万亩,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花木盆景出口基地,已有50多万个盆景远销国外,世界各地均可见如皋盆景的身影。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鸟巢以及江苏省政府等地均有如皋五针松盆景。1983年,如皋盆景被全国盆景协会考订为全国盆景艺术七大流派之一,以“云头雨足美人腰,左顾右盼两弯半”的独特“S”造型独领风骚,享誉全球。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有600多个盆景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荣获大奖,1990年《饱览人间春色》盆景在日本大阪第六届国际花卉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盆景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奖项。2011年,“如皋盆景”被国家工商总局确认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年,如皋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2014年,如皋盆景蟠扎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
华东
摇篮
1927年7月,中共如皋县委在如皋福成庵成立,这是江海平原上第一个中共县级组织。通海如泰地区红军游击武装蓬勃发展,开辟了地跨苏中7县、覆盖300多万人口的红军游击区。1929年,周恩来、李维汉、李富春、陈云、李硕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同谋划在通海如泰地区游击武装基础上组建红军;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在如皋西乡贲家巷正式建军,是土地革命时期江苏境内唯一列入中央红军序列的正规武装。红十四军在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卧榻之侧横戈跃马,驰骋苏中11县,主力发展至近两千人,赤卫队发展至数万人,粉碎国民党军多次重兵“围剿”,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在江海大地上播下了武装斗争的火种,为后来新四军东进和苏中七战七捷打下坚实基础。解放战争时期,彪炳军史的苏中“七战七捷”战役中歼敌最多的三次战斗就在如皋境内。为了牢记历史、缅怀先烈,2010年,红十四军纪念公园建成,2012年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是目前江苏境内唯一反映土地革命时期的红色旅游景点,被列为国家革命纪念设施。
江苏
名城
如皋得名于《春秋左传》,已有2600多年历史,是长江三角洲最早见诸史册的古邑;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置县,已有1600多年建县史;乾隆年间,如皋是苏北最富的县,享有“金如皋”之美誉;民国时期,如皋人口已达120多万,是当时中华第一大县。
如皋历史人文积淀深厚,三国军事家吕岱,北宋大教育家胡瑗、大词人王观、龙图阁大学士王觌、钦定状元王俊乂,明代天崇才子李之椿,明末清初文学家冒辟疆、戏剧理论家李渔,清代三部尚书戴联奎,清末教育家沙元炳,当代语言学家魏建功、法学家韩德培、煤田地质学家韩德馨、“当代福尔摩斯”李昌钰等等都是历代如皋星空中一颗颗璀璨明星。
如皋现存大量独特卓异的人文景观,如皋古城内外城河,外圆内方,形如古钱,自古以来就是货物集散、商贾云集的生财之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隋代建筑、千年古刹——定慧寺,曲水环寺,丹楼抱殿,建筑风格为中华寺庙一绝,古建筑园林艺术大师陈从周教授赞曰“水环寺、楼包殿,山门北向,在全国独具一格”;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绘园为“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和“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的栖隐处,是一座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博之大成的游览胜地,陈从周教授赞誉其为“天下名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年师范”——如皋师范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公立师范,内有中国教师教育博物馆。此外,还有灵威观、法宝寺、济忠井、集贤里、石合泰等许多具有文史价值的遗迹和民居,富集着丰厚的旅游文化资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