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庄刚
新年伊始,西楚大地春潮涌动,市两会精神催人奋进。1月12日、13日,市教育局召开市委教育工委扩大会议、市教育局机关干部会议,迅速传达学习市两会精神,掀起我市教育系统“学两会精神,谋发展新策”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奋发有为、再建新功。
集聚优质资源
打造教育高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我市教育资源提质方面给予高度重视,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培育引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建成市级义务教育优质学校不少于10所,各县区各学段至少建成1所与市外合作的优质品牌学校,开展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支持机制改革试点,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孩子享受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无不显示了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殷切期盼。”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社办副主任、教育党委书记刘学说,经开区始终把“集聚优质资源,打造教育高地”放在重要位置,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亲自谋划指导教育优质资源引进工作。新年刚过,经开区就与全国知名教育集团——浙江海亮教育集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将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托管给该集团管理。“下一步,我们按照会议部署要求,还将进一步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立足省内、拓展省外,使我们的教育真正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发展,扎实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调研指导
再立“优培”新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我市优生培养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重点批次本科录取取得新突破,清华北大录取数位列苏北第一、全省前列。同时围绕新高考改革导向,着眼群众更满意诉求,提出更高的发展目标和定位。”从事多年教科研工作的市中小学教研室主任王邦柱兴奋地说:“加强优生培养是提升高考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导向,反映了区域高中教育乃至基础教育整体水平,我们坚持以‘创新型人才培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为抓手,不断提升优培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搭建优生培养平台,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共享、经验分享,不断促进全市优生培养工作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优化优生培养评价细则,以评价体系引导优生培养工作,促进优生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强全市优生培养工作的过程调研指导力度,精准施策,确保优生培养过程科学有效。”
为认真完成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任务,王邦柱认为,要进一步强化新高考改革工作的研究落实,加强教育部与部分重点高校招生政策研究,及时做好政策解读,选科指导、精准施策,确保优生培养工作对接到位。要进一步优化优生培养平台建设,优化资源建设、机制建设,促进优生培养工作在良性轨道上前行;进一步加强优生培养课题研究力度,确保全市优生培养工作全面发展;进一步优化优生培养的过程调研指导力度,及时指导优生培养工作,力争2020年优生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加快学校建设
满足学位供给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围绕增加学位供给,加快中心城区22校和三县18校建设,确保秋季豫新初中、项里学校等19所学校建成投用。
“这对我们来说,既是工作方向,又是一种鞭策。”宿城区教育局副局长吴杰告诉记者,2019年,为解决中心城区学位缺口问题,宿城区严格落实宿迁市学校建设三年攻坚计划,累计投入13.1亿元,启动建设了项里学校、太湖路小学、蔡集小学分校、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南校区、幸福园区机关幼儿园、家天下幼儿园等6所学校。目前,幸福园区幼儿园已于2019年8月开园招生,家天下幼儿园已竣工交付,项里学校、太湖路小学和蔡集小学分校钢结构已封顶,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南校区正在进行基础施工,所有学校都将于2020年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学校投用后将增加学位13110个,其中小学学位11340个、初中学位1500个、幼儿园学位810个,将有效解决中心城区“入学难”“大班额”等问题。
优化职教体系
力推校企融合
“每年两会期间,我都比较关注职业教育的话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积极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这对我们职业教育来说无异是一支‘强心针’,也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宿豫区中等专业学校校长马振文激动地说。近年来,在职教发展新的形势下,该校抢抓机遇,深化改革,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聚焦质量内涵,聚力发展谋划,全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马振文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该校将进一步加大专业建设力度,全面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创新优化办学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办学综合能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专业结构适应产业发展、校企融合贯穿培养过程、课程教学体现工学一体、技能人才培养层次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匹配,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比翼并重,类型教育特征彰显、专业品牌特色鲜明、内部治理科学高效、服务发展能力凸显、综合实力全省领先,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建设水平全国一流的职业院校。
注重内涵建设
打造“四有”队伍
“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加快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是对我校‘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精的要求。”沭阳县如东实验学校教科室主任张杰对记者说,该校“四有”好教师团队面向全校遴选15位成员,把能够热爱教育事业、恪守师德规范、教育科研底蕴深厚、成果丰富,作为遴选标准。该团队自成立以来,多次协助结对薄弱学校申报、创建、研讨,促进了多所沭阳县内薄弱初中的快速发展。沭阳县乡村骨干数学培育站活动多次在该校举行,可以说,该校在促进城乡均衡教育、一体协同发展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师为校基。该校“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注重内涵,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标准,确立“爱心·创新·齐心·热心”的教师团队文化,提升自我、促进团队、带动学校,打造优秀“四有”好教师团队。
张杰说:“借助政府工作报告中‘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赋于的大好机遇,我们将树立‘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建设目标,在教育教学、项目打造、课题研究、结对帮扶等方面全面突破,破解施教区扩大、生源情况复杂背景下发展学生理解性学习的难题,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探索创新科研成果的支撑,建设一支优秀的‘四有’好教师团队,辐射全校及结对学校,形成建设效能最大化,为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