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泗阳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职责,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全院受理各类案件22145件,同比下降2.15%,结案19536件,同比上升1.61%,法官人均结案444件。
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一
严惩黑恶势力犯罪,审结涉黑恶罪名的九类刑事案件53件152人,铲除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和1个恶势力犯罪团伙;组织对沈杰等9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进行公开宣判,判处涉“套路贷”犯罪的首要分子沈杰有期徒刑十五年。突出“打财断血”,对28名涉黑涉恶案件被告人判处罚金213万元,追缴违法所得218.95万元。聚焦源头治理,对审理过程中发现的管理漏洞和突出问题,向有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4份,确保打准打实,打深打透。
防范和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
二
深入开展“套路贷”虚假诉讼专项治理,完成对2016年以来审结的12369件民间借贷案件的梳理审查,对其中涉嫌“套路贷”虚假诉讼的143件案件依法予以纠正;建立《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录》,加强对职业放贷行为的法律规制和管控,有效遏制金融领域违法犯罪高发态势,切实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的安全”。全面开展打击“盗抢骗”“黄赌毒”“套路贷”犯罪,审结案件238件408人,依法审结李杰等72人特大电信诈骗案,判处主犯李杰有期徒刑十五年。聚焦涉众型经济犯罪大案、要案,严惩非法金融犯罪。审结大众医院、金圆家电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4件4人。历时1个月,完成对全县“e租宝”集资诈骗案被害人的损失申报、核对造册工作。强化对特殊群体的司法保护,依法从严从重判处侵害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犯罪案件8件8人。
延伸司法服务
保障民生权益
三
聚焦群众关心的家庭、就业、交通、住房等民生领域,审结一审民事案件9305件。全面推进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审结婚姻家庭类纠纷1725件,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3件,适用“感情冷静期”调解和好离婚纠纷38件。探索与学校、妇联等职能部门建立未成年人联动保护机制,开展“法制教育校园行”活动,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远离犯罪。围绕城乡公共空间治理、农房改善、退圩还湖等工作积极参与前期化解,强力推进涉农案件审理,审结土地流转、承包、互换等类型案件48件,依法引导乡镇街道通过非诉方式确权收回被长期侵占的集体和国有土地。妥善处置瑞禾阳光城等商品房逾期交房、逾期办证纠纷586件;按照省市法院要求,以示范诉讼的方式审结物业纠纷64件,形成诉外联动化解合力,推动物业纠纷的有效解决;加大与县劳动仲裁委的裁诉衔接,联合化解环宇光伏、高传机电、国禾木制品等企业的劳资纠纷6批次151件。优化诉讼服务功能区设置,把多元解纷、登记立案、司法辅助等功能整合至诉讼服务中心,为当事人提供“一次办好”的服务。强化司法救助,推动诉前调解,全年为当事人缓减免和节约诉讼费352.14万元,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四
持续发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工作理念,强化对中小企业的保护和合同纠纷的审理执行。充分发挥司法审判的指引作用,审结经济领域各类合同纠纷1019件,诉讼标的5.82亿元。贯彻落实服务企业家创新创业发展司法服务保障措施12条,开展涉企执行专项行动,组织干警奔赴陕西、浙江等地,为开发区重点企业执行到位款项798万元。对5家涉诉企业以保全应收账款等债权的形式替代冻结流动资金,最大限度减少司法行为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对涉企执行案件开展逐案清理,将427家涉及执行案件的企业从“失信”名单中移除。强化企业救治和退出,完成泗阳桃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破产重整,引入第三方投资2.5亿元,使企业焕发生机。深入推进“执转破”,将执行不能的15家企业转入破产审查程序,盘活润天复合材料等6家“僵尸企业”存量资产1.58亿元,释放闲置土地239.57亩、低效厂房11万平方米。推动建立府院联动机制建设,向县委报送《关于构建常态化破产处置府院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议》,全力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五
联动多方推进诉源治理
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两个一站式”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驻院调解特色品牌。先后择优遴选12名驻院人民调解员,设立4个以调解员个人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全年诉前委派调解案件5618件,成功化解1874件,为全市最高。驻院调解特色做法被《人民法院报》《江苏法制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驻院调解工作室被省高院、省司法厅、省律协联合表彰为“优秀人民调解工作室”,臧波、田林清被表彰为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创新开展类案联调平台建设,协调县司法局设立“非诉讼服务法院分中心”,引进县律协等八家单位共建“第三方驻法院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入驻53名特邀律师调解员,成功化解专业性、行业性法律纠纷27件。与县仲裁委建立的“劳动争议裁诉衔接”机制、与县工商联搭建的“法商互联微平台”等解纷机制获评全市政法创新奖。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深化“无讼村居”建设。在人民法庭开展“巡回审判进村居、员额法官进网格、法律讲堂进社区”活动,设立22个审务工作站,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立体调解工作网络;全年开展巡回审判43次,通过“行走的天平”宣传法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助力基层村居治理。
全面启用电子送达平台,打造“互联网+审务”新样本,初步建立集网上立案、网上查询、跨域立案、远程接访等功能的信息化办案系统,相继向海门、盐城等地法院“跨域立案”26件,通过视频远程化解跨省纠纷7件,减少当事人诉讼奔波。
强力执行攻坚
维护司法权威
六
不断夯实“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基础,新收执行案件7577件,结案7885件,执行到位金额6.2亿元。优化执行联动机制,对接房管处、不动产登记中心数据端口,实现对被执行人存款、车辆、不动产等财产信息的“一网打尽”,全年共查询不动产信息9081条,扣押车辆61辆。集中开展涉企、涉民生、涉金融、涉财产刑执行专项活动。常态化实施错时执行,出动警力646人次、拘留360人、罚款10人;全年“网拍”处置资产315件,成交金额2.09亿元,对129套房屋进行强制搬迁腾退。规范执行行为,完善执行分段实施、分段负责的管理模式,实行执行结果“一案双查”,以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推动执行工作高水平、规范化运行,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的有效实现。
党建引领打造过硬法院队伍
七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三个怎么办”“四个问一问”开展大讨论大检视大落实。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梳理整改具体问题11条。充分运用好监督执纪,打造风清气正的过硬法院队伍。开展“三争三创树旗帜立标杆”竞赛活动,树立对标一流、争创一流的鲜明导向。2019年,泗阳法院被市中院确定为全市唯一申报集体立功法院,6个集体和16名个人获得市级以上表彰,新袁法庭“无讼村居”和法官杨如春“缠着绷带去执行”等事迹先后被“学习强国”平台转发,法官刘向远被省委宣传部授予江苏“最美法治人物”荣誉称号,法官杨菁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