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艳
8月10日至11日,受超强台风“利奇马”影响,沭阳县境内出现强降雨天气。为防止强降雨造成内涝,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及交通出行,沭阳县从做好各项防汛防台风准备,到高效应对、抢险救援,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风雨共担、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打赢抗击“利奇马”这场硬仗。
未雨绸缪,紧绷安全之弦备战
面对超强台风“利奇马”的极强破坏力,沭阳县各单位各部门纷纷把防御台风和强降雨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台风动态,8月9日下午,沭阳县发布了《关于做好第9号台风“利奇马”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加强应急值守,按照相关预案要求,提前做好安排部署。抗灾物资、设备全部到位,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到岗……全力做好充分应对准备,全面进入战备状态。
为积极防御“利奇马”的影响,根据沭阳县防台防汛形势,按照《沭阳县防御台风应急预案》规定,8月9日20时起,沭阳启动了全县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同时要求各乡镇场(街道)和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按照应急预案和防汛工作责任制要求,切实落实防台风各项举措,全力做好各项防台防汛工作,确保把台风影响减少到最低。
8月10日,上午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下午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傍晚又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暴雨“步步紧逼”,安全之弦紧绷。当晚,沭阳县政府连夜召开防御第9号台风“利奇马”第二次紧急会议,就做好防台防汛各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凝聚起防台防汛强大合力。
争分夺秒,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受“利奇马”影响,沭阳县遭遇强降雨和大风天气,部分地区出现险情,全县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迎风而战,全力以赴抢险救灾。
8月10日,受“利奇马”台风影响,耿圩镇郭圩村突遭强风袭击,造成村庄部分房屋、树木、农作物等不同程度受损。
沭阳县委书记卞建军得知情况后,冒着倾盆大雨,带领副县长季如干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第一时间赶赴事发地点,现场指挥救灾工作。他要求相关单位迅速开展灾情处置工作,妥善安置房屋受损的农户,积极为受灾群众及时恢复灾后生产生活提供必要条件。同时继续排查隐患,防止台风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再次损失。
在桑墟镇友谊河村,一段疏通河道的视频刷爆了朋友圈。村里排水渠有点堵,水下不去,眼看着就漫上来了,村干部“噗通”一声跳下去疏通河道。村民马长贵对村干部冒雨疏通河道称赞不已:“水都到下巴了,河水又脏,他也一点没退缩,真要为他们点赞。”
面对灾害,勇于担当、冲锋在前的不只是桑墟镇,沭阳全县各乡镇都迅速行动,对排水泵站、高效农业设施、居民庄台易涝区、危旧房屋等进行全方位排查。
暴雨来袭,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应急服务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8月10日晚,记者在沭阳城区采访了解到,沭阳县公安民警保持全天24小时在岗在位,全力协助受灾群众进行自救,防止次生灾害发生;沭阳县城管局环卫工人和执法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及时投入到一线,路面清淤,抗击台风;国网沭阳县供电公司组织16支抢修队伍412名抢修人员,配备68台抢修车辆严阵以待,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枕戈待旦,万人上阵二十米一岗
8月11日,夜幕降临,台风“利奇马”已离开沭阳县,但排涝救灾工作仍在黑暗中继续。受台风“利奇马”影响,沂沭河、新沂河南北大部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沭阳县新沂河高水位大流量行洪,出现了1974年以来最大流量,抗洪形势严峻。
8月12日0时,省防汛防旱指挥部升级发布新沂河洪水橙色预警,提请有关单位及社会公众密切关注水位变化,做好防范措施。
8月12日8时,沭阳水文监测中心显示水位11.3米,超过警戒水位2.3米,超过10.76米历史最高水位,实测流量5900立方米/秒,为1974年以来第二大流量、第一高水位……
“灾情就是命令,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面对严峻的汛情和紧迫的防汛形势,沭阳县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及时转移、妥善安置河道两侧、低洼处等重点部位的群众。
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在灾难面前,“逆行者”从不缺席。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身影。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沭阳全县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把汛情当作命令,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迅速行动,32个乡镇2.55万民力,到达新沂河堤指定位置,二十米一岗,进行巡堤防守。
团结就是力量,上万人筑起的新沂河大堤“堡垒”,不只守护着沭阳人民的安全,也折射出新时代的沭阳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广大党员干部以雨为令、坚守岗位的敬业和担当,也是普通群众勇战风雨、守护家园的情怀和力量。在暴风骤雨里,他们用责任与担当,形成了防汛抢险强大力量,倾尽全力守护着沭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