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双星彩塑:让党旗在企业高质量发展前沿高高飘扬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本报记者 高云龙

主营各类包装薄膜及复合包装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新材料等系列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中东、欧美、东南亚、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生产科研、包装材料加工、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水平稳居全国领先地位。

“1989年,我们还是一家濒临倒闭的乡镇企业,发展到今天规模,坚持把‘听党话、跟党走’放第一位是最大秘诀。”据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吴培服介绍,30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发展方向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在企业面临一次次改革、一次次抉择的时侯,以党员为主的领导团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党旗在企业高质量发展前沿高高飘扬,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党建促发展,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与构建社会责任企业相结合,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充分建强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凸现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创成全市优秀基层党组织,推动企业发展连续突破。

以党员为主的领导团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企业实现脱胎换骨般发展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原宿迁电池配件厂。1991年,原宿迁市井头乡乡办企业铝合金厂濒临倒闭,紧要关头,时任副乡长的吴培服临危受命,利用5万元资金,带领18名工人,利用8间仓库做厂房的小作坊、一台套管挤出机,创办了双星新材的前身——电池配件厂。

当时在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市场没市场的年代,一切都靠自己打拼,由于资金不足,每次进原料,都要四处凑钱,一次也只能进一吨,为了减少各项开支,生产经营以人力劳动为主,身为党员的吴培服总是身先士卒,日夜拼搏在厂里,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有一回,上级领导突击检查,看到一批工人在卸货,就上前问厂长在哪里,那个工人放下肩上货物,领导才认出眼前之人正是吴培服厂长。”公司老职工回忆,那时,厂里最苦、最累、最差的活总以吴培服为首的党员冲在前、干在先,“吴董事长曾拉平板车、骑自行车到徐州市睢宁县、淮安市等地送货,顶风冒雪,星夜兼程。”

正是在党员示范带动下,全厂干部职工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加油干,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9万元,职工收入增加到1800元。“解除危机后,我们没有小富即安、固步自封,凝心聚力加快发展。”吴培服说,以党员为主的领导团队在此时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1992年,吴培服深入沿海地区搞市场调研,发现彩色印刷前景很好,先后上马了彩印生产线,彩印标签生产很快占领较高市场份额,使享有彩印发源地的汕头各彩印厂家纷纷受到震荡,当年就取得了销售收入1011万元、利税11万元的好业绩。但是,彩印原料热收缩膜要从广东购进,成本高、路途远、交货不及时,怎么办?

“我们发动党员一起想办法,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刻苦攻坚,借力引力。”吴培服说,1994年、1995年,企业先后从香港引进热收缩膜生产线,实现印刷标签一条龙配套,1995年年底实现了销售收入3522万元、利税326万元,双星彩塑的发展得到第一次大跨度扩张和质的飞跃。

发展日新月异,不进则退。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自1996年至1998年,企业投入了1400多万元,先后从日本引进不干胶印刷生产线,1998年公司实现了销售收入5796万元,取得了第二次阶段性的发展,大大地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后期快速发展夯实了基础。

不断理清思路,不断打破平衡,在平衡中寻找不平衡,在不平衡中寻找平衡。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6名高管中就有15名党员,党员由最初8名发展到现在93名,牢牢把握住商机的他们凭着务实、苦干和智慧使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乘风破浪、铿锵向前。

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企业定向领航

无论前世今生,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都高度重视党组织建设,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坚持以企业党委为中心,针对企业发展状况,围绕经济目标,高质量开展党建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企业定向领航,确保企业发展方向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

1997年,原电池配件厂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号召,排除万难,进行第一次股权改革,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盈亏自负、风险自担的现代企业雏形,企业更名为彩塑包装。

2010年,又实行第二次股份制改革,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以市场为基础,以制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并于2011年完成上市,进入资本市场,不断提升企业活力和产业竞争力。

面对一次次改革、一次次抉择,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坚持把企业发展小逻辑放到国家经济转型大逻辑中去思考、定位、部署,探索实践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双星模式”:

——不断加大“产学研”联合力度,开发新品,“招才引智”

以人的智力支撑激活创新发展动能,实现从自主创新到联合创新,不断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并积极“走出去”加速全球市场拓展,双星产品品牌走向世界,以市场国际化、技术人才国际化、企业国际化,使“双星”品牌不断彰显,放射出绚丽的光茫。

——通过超前开发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实现不断地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对技改工作,围绕老产品不断向外蔓延,引进配套生产项目,增大产能,增加产品项目,通过设备改进,工艺设计实现设备产能最大化,设备利用率最大化,实施差别化竞争战略,开发多种适用市场前景发展的产品,占领市场份额和制高点。

——将党员和团员都安排在重要的岗位,以其率先示范来带动一批人,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调动人员积极性,让每个人都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和环境条件,唯才是用,放手让年轻的、有能力的、有责任心的技术人员挑重担,制定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使每个人都有责任心,有创新意识,通过选拔优秀人员,安排到院校深造或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使一批熟悉本领域专业知识和国内外市场行情,又善于经营的优秀人才和技术人员脱颖而出。

如今,围绕膜材料细分市场率先布局关键领域“五大板块”战略推进,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自主研发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赢得发展制高点和主动权,目前已建立“光学材料、新能源材料、节能窗膜材料、信息材料、热收缩材料”相互支撑的五大业务板块,高性能聚酯膜材料以前三年销量统计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领先,国内领先,领跑发展,连续五年列入“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十强企业”“中国塑料加工行业科技创新型优秀企业”,迈入江苏省工业制造业200强企业,呈现出新体制迸发新活力,新机制打造新企业的良好态势。

注重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构建社会责任企业,树好形象

“双星彩塑正是搭上国家发展的快车,从乡镇作坊式的小企业到彩塑行业的领军企业,从产权制度改革到股份制改造,我们注重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既激活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又积极构建社会责任企业,树好形象,回馈社会。”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吴迪说。

具体来说,该公司借助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为广大员工提供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丰富多彩的企业文体活动,使公司成为员工成长成才的沃土、奉献社会的平台和精神信仰的家园,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此外,多年来,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光彩事业”,足额缴纳各种社会保险,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利税节节攀升,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也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问题,让一部分人先走上富裕之路。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每年8月份集中对考上大学的员工子女捐资助学,先后资助99名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入学,2003年出资10万余元资金资助中小学配套体育器材、课桌及教室改造等,持续助力优化教育教学环境,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鼓励读书改变命运。

公司还不惜巨资为地方铺路架桥、扶贫济残、“非典”疫情、海啸等社会公益事业进行捐赠,2007年为原井头乡失地居民捐粮5万公斤,2008年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33万元,2009年捐款助学金20万元,捐赠江苏光彩事业基金会10万元,捐赠佛教学会23万元,2010年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8万元,为西南地区贫困学生捐款15万元,2011年资助宿迁学院助学80万元,2012年到2016年为当地公益、慈善事业捐款近5000万元,2020年为湖北省武汉市慈善总会捐款200万元,每年贡献教育、公益、慈善事业都在数百万元以上。

“双星彩塑要向着‘百年企业’的梦想前行,一定不能忘本,而这个本就是‘听党话、跟党走’,踏踏实实做事业,付出真心担责任。”吴迪说,2020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克服疫情影响,既实现了企业总资产过百亿元、年产值过百亿元的“双百”目标,也实现了企业利税过十亿元、员工平均收入过十万元的“双十”目标。

面向未来,吴培服表示,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将坚定不移把“听党话、跟党走”这个传家宝传承好,踏踏实实围绕主业做好企业,不去跟风、不去挣热钱,保持定力,心无旁骛,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规划,努力打造双星彩塑长三角百万吨新材料产业基地,用企业更好的发展来回报家乡父老、来感恩党的领导,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