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不平凡的2020年,他们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一般公共预算同比增长33.4%,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6.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3%,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1.9%……”在全市“新春第一会”上,市委常委、宿迁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张昊亮出2020年宿迁经开区发展“成绩单”,并展示发展蓝图:全区上下将锚定争先进位目标,强化改革创新举措,全面打造全市产业高地,加快建设产城融合样板区,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市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先行区贡献宿迁经开区力量。
改革创新提升动能,全面推动“四化”同步取得新作为。宿迁经开区将高举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改革,为全市“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先行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坚持解放思想强化担当。认真贯彻省、市关于改革创新的最新要求,带动全体党员干部抓改革、谋创新、促发展,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四化”同步做强工业。坚持把经济社会发展放到“四化”同步的框架中定位和谋划,聚焦主责主业,确保2023年实现“一千双百”目标(首个千亿级产业突破、两个百亿级产业并驾齐驱)、“十四五”末规上工业产值超1500亿元。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围绕“五区”目标定位,聚焦“3+1”产业发展、产城融合等重点,系统谋划自主改革事项,探索形成一批在全市树标杆、全省走前列、全国有影响的“宿迁经开区改革模式”。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全面推动产城融合展现新面貌。宿迁经开区将坚持产城联动,全面加快工业发展引领区、产城融合样板区建设,打造宜业宜居新高地。一方面,以产兴城推动工业经济跨入第一梯队。开展“5211”招商计划,全面实施新一轮“双挂钩”,确保43个项目建成投产,产值增量超400亿元。突出做大总量、优化存量,确保今年规上工业产值和外贸进出口总额翻番增长、分别超650亿元和16亿美元。另一方面,以城促产推动城市内涵品质快速提升。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标准推进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围绕城市建设,着力增强产业服务功能;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工作圈和生活圈;加快上海路等道路绿化提升,打造生态宜居空间。
对标对表争先进位,全面推动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宿迁经开区将主动对标对表淮安经开区,突出“强优势、补短板”,奋力实现“两赶超、两缩小”目标。2021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赶超。聚焦“3+1”产业定位,坚持招大引强、培大育强,全力做大工业总量,确保今年规上工业产值超650亿元。2023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赶超。精准帮扶外贸企业扩大出口,保持外贸快速增长势头,确保202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超16亿美元、2023年超30亿美元。2023年实现科技创新差距缩小。主动学习淮安经开区的经验做法,力争2023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超7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86%、研究与试验发展(R&D)占比超2.3%。
2023年实现国家综评差距缩小。紧扣国家综评最新考核导向,拉长短板,补强弱项,奋力在国家综评中提档升级,争先进位,力争三年排名上升30位以上,确保2021年进入国家综评前140名,2023年进入前120名。
2月24日上午,宿迁经开区召开2020年度改革创新暨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总结表彰大会,与全市“新春第一会”同频共振,在全区上下营造改革创新、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张昊动员全区广大干群瞄准既定目标,紧扣时间节点,砥砺拼搏,为“十四五”和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翻篇归零再出发,争先进位勇超越,为实现在全市“新春第一会”上立下的目标,会议要求全区上下提高认识,奋勇当先,坚决扛起改革创新第一责任。改革创新是新征程的政治使命,是宿迁经开区的应有之义,是高质量的现实需要,全区上下要敢于涉险滩、闯急流,迎难而上不畏惧,扛起责任不退缩,全速跨向全市工业经济第一梯队,打造产城融合样板区。把握契机,服务大局,坚决推动宿迁经开区更好更快发展。坚持问题导向,为更好更快发展彻底解决一批长期存在的梗阻弱项;坚持“四化”同步,为全市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先行区作出积极贡献;坚持突出重点,为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注入强大动能。立足实际,全力奋斗,推动产业和城市发展“双融合”。目前,宿迁经开区《关于倾力打造全市产城融合样板区的实施意见》已经原则通过该区党工委会议审议,全区上下将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协调推进,携手共进,干出气势,干出成效,全力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宿迁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德鹏指出,产城融合是宿迁经开区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宿迁经开区将把握总体要求,系统谋划实施,先行制定产城融合发展总体规划,再制定完善关键领域和重点片区专项规划,为产城融合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本着“可学可比可赶、着力争先进位”的原则,宿迁经开区将对标对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对标找差、学习借鉴,重点做好“比、学、赶、超”四篇文章,努力推动国家和省级综评实现“双进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