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从99.3亿元提升至125亿元,年均增长6.5%;财政总收入从23.51亿元增长到50亿元,年均增长2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5.91亿元增长到10亿元,年均增长14%……一个个不断攀升的经济指标,标注着市洋河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韧劲与活力。
五年来,市洋河新区牢牢把握“六个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各项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厚积薄发的上升期,形成了潜能迸发的大好局面。
绵绵酒香里,浸润着发展的强劲脉搏。“对标对表‘中国酒都核心区’建设目标,近年来,市洋河新区坚持‘高端化、品牌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战略,依托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酒’特色优势,打造了颇具影响的洋河品牌。”市洋河新区党工委书记张联东说。
走进乾隆江南御酒庄园,一个风景优美、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白酒文化画卷即在眼前展开,古色古香的玉带桥立于水波之上,科技文化馆里酒文化一览无余……
“得益于市洋河新区‘中国酒都核心区’建设规划,公司也取得了跨越发展。”宿迁酒业集团党委书记、名誉董事长,江苏乾隆江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顾问张建良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公司不仅在白酒品类上推陈出新,同时通过将酒业、科技和文化相结合,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江苏乾隆江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道路是市洋河新区坚持高点定位、特色发展的缩影。“十三五”以来,市洋河新区与中国酒协战略合作,制定“中国美酒名镇”标准体系,洋河股份智慧酿造、9万吨陶坛库、制曲厂、酒类跨境电商体验中心、网络直播孵化基地等项目建成达效,酿酒原粮基地、御酒庄园、南大街、三葛酒村等项目快速推进,创成了全国绵柔型白酒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构建了“酒镇、酒厂、酒庄、酒街、酒村”五位一体发展体系。
在白酒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市洋河新区还充分发挥“酒旅”高度融合的产业优势,围绕“酒、游、农”的深度融合,以现代农业为突破,推动一产转型;以白酒产业为主导,推动二产集聚;以全域旅游为统揽,促进三产融合。
1月8日上午11时,一辆从徐州驶来的旅游车缓缓进入洋河农业嘉年华。穿梭在一个个主题鲜明、新奇精致的展览馆中,游客边走边看边互动,感受着农业高科技的魅力。尤其是在以洋河白酒文化为主线的“谷实馆”内,独一无二的洋河农耕文化让游客耳目一新。“我们刚刚参与了推磨、耕地、酿酒等互动体验,感受到了市洋河新区的独特魅力。”游客吴兴鹏欣喜地说。
“2018年开园以来,我们已接待游客达130万人次,在农旅运营实践中致力于推广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了农业主题景区运营新模式。”神农时代洋河农业嘉年华营销部负责人唐威介绍,近年来,景区在满足人们尽享田园风光、了解农业科技的同时,还致力于特色发展,先后与宿迁学院、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等市内外近10所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就业实习基地和农民培训基地。
随着神农时代洋河农业嘉年华、润易葡萄王国等项目内涵不断丰富,中国酒都(文化)旅游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第八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暨首届宿迁市乡村振兴发展大会、“走进运河第一酒镇”网络直播等系列文旅活动的相继开展,洋河旅游品牌实现了从藏在深闺到全域旅游的华丽转身。
神农时代洋河农业嘉年华为市洋河新区旅游业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该景区从建设到运营也仅用了11个月的时间,见证了项目为王、跨越发展的“洋河速度”。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和推动下,市洋河新区深化改革也开启了新征程。
2020年12月9日,作为市洋河新区国有水权公司的宿迁德源水务有限公司,在与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水权收储协议后,又与洋河汉匠坊酒厂和江苏乾隆江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水权出让协议,就此达成了全国首例地下水取水权交易。
这一交易在市洋河新区成功签约,为全国水权改革探索了新路、提供了经验。除此以外,市洋河新区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全域统筹、全域品牌、全域运营、全民参与”发展模式;全力推进“两山银行”试点改革,推动村级“三资”折股量化,全面提升乡村闲置资源价值;总结推广“五治”工作好经验、好做法,创新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实现便民服务“一条龙”……市洋河新区通过创新发展举措,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改革路径。
风劲扬帆正当时。新年伊始,市洋河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开拓创新、务实苦干,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