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陈宏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区域副中心城市的议案”,决定通过此项议案。
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县紧扣“城市在苏北县市最有活力”的目标,着力提升城市内涵品质,城市功能建设、产业发展、文明程度持续提升,城区基础设施配套面积85平方公里,集中居住人口71.72万人,是全国建成区面积最大、集中居住人口最多的县城,先后获评国家卫生县城、省园林城市、省优秀管理城市,成功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入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物流、教育、商业、创业孵化“四个中心”加速形成,拥有全省首家民营5A级物流企业“百盟物流园”,苏北最大电器物流园“京南物流园”,营业性货物运输总量占全市30%;吸引传智学院、中央广场、万达广场、红星国际广场、荣誉酒店等知名服务业品牌入驻;苏奥电商产业园获评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园主体完工。但是与区域副中心城市发展定位相比,与群众期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会议要求,要坚决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把沭阳建成区域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进一步提升我县发展贡献度,全面开启我县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一要大力建设交通节点城市。重点实施“一环、两桥、三高、四路”等重点项目,建设苏北县城首条快速内环,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加快建设苏州路西延跨淮沭河特大桥、台州路跨新沂河特大桥等“两桥”,增加出城通道;推动京沪高速扩容改建、宿连高速、宿连航道等工程稳步推进,全力争取淮沭新高铁早日纳入国家规划,提升对外通联能力;统筹实施北京路下穿、重庆南路、淮河大道南延一标段、城市南外环等工程,提升通勤能力。同时,着力构建城乡半小时交通圈,推动省道344至267连接线建成通车、沭悦线等7条县道维修改造工程有序推进,全力创建“全省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试点县”。
二要加快“纳河入城、跨河发展”战略布局。将扎下、耿圩纳入城区统一规划,均衡提供医教水住行等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建设河西片区,依托中闽花海、西郊森林公园等文旅项目,打造形成花木主产区、生态旅游区、康养示范区、电商集聚区。按照城区“北大门”的定位,提升扎下镇承载能力。
三要统筹推进创新创文工作。抓住入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的契机,大力提升城市内涵品质,至2025年,城市整体竞争力达到省内县级市上游水平。紧扣《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以“文明城市创建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以过硬成效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这一最有含金量的城市名片。要让城市更“宜居”,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定销商品房建设等工程,努力让市民住有优居。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品质住房需求。要让城市更“灵动”,推动城区水系沟通、台州路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建设,真正做到碧水绕城。要让城市更“绿”,加快建设城北公园改造、南城区绿轴等园林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健身、亲近自然的场所。
四要巩固提升“四个中心”建设成效。物流方面,在推动京南物流园、百盟物流园二期建成投用的基础上,启动公铁水物流枢纽规划。教育方面,接续推进“学校联建”,加快建设杭州路高级中学、明珠路实验学校、红星小学、南京路小学、十字九年制学校,建成智慧路幼儿园、玉兰路幼儿园,全面消除城区大班额现象。商贸方面,推动红星国际广场、荣誉酒店建成营业,再招引一批知名服务品牌落户沭阳发展。创业孵化方面,重点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投入运营,文创综合体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不断丰富现代服务业业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