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泗阳县临河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和制定的工作目标,以发展社会经济为主线,以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民生政策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努力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全镇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临河镇立足区位优势,创新工作方式,凝聚内生动力,农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调优产业结构,培育富民产业,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和公共空间治理,全镇已流转土地1万多亩,把发展古黄河林果示范带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形成云渡村10公里“藕遇龙虾”观光带、王三庄村碧根果产业带、杨工村现代家庭农场种植带,曹码村无公害稻麦轮作种植带。探索发展集中连片、规模高效的新兴产业经营模式,集约化生产效应凸显,全镇多元富民产业发展格局日趋完善。
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刘勇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临河镇工业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全民创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2020年,共引进亿元项目4个,其中亿元竣工项目2个,亿元开工在建项目1个,亿元签约项目1个,目前还有亿元意向项目2个。此外,还拿出3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辖区内优秀企业,助力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
临河镇坚持敢破敢立、破立并举,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凤凰涅槃。临河镇对照《全市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标准》,对镇域涉及的56家企业分类制定了转型升级清单,其中拟关停取缔22家、提升改造31家、兼并重组1家、搬迁入园2家。
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临河镇脱贫攻坚工作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关键指标,依托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危房改造、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建设等十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创新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多措并举,认真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各类工程,全镇建档立卡户2115户,7040人全面实现脱贫。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发展。卫生健康工作成绩显著。临河镇卫生健康工作均达到或超过既定目标。基本完成争创“群众满意医院”工作;逐步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国家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均在95%以上,全面实现了孕产妇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加强乡村一体化工作,投资200余万元全部建成“规范化乡村卫生室”,进一步提高卫生室医疗服务水平。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狠抓社会保障、劳动监察、就业扶贫等民生工程的落实。每年养老保险缴费率达100%,到龄人员信息采集完成任务数100%;就业脱贫实现百分之百帮扶,百分之百就业。教育工作质量大提升。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学前教育不断发展,义务教育趋于均衡,教育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
文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临河镇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7个,吸纳社会志愿者队伍,开展文化、健康、教育、安全、科普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基层党建工作,完善17个便民服务中心,实行全程代理,深受群众好评。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创建工作,开展党日活动,做好镇村干部量化考核工作,按照月考核、年评比的原则,对镇村干部进行量化考核,进一步激发了镇村全体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新时代,新征程。“十四五”期间,临河镇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战略部署,抢抓国家、省、市、县多重叠加机遇,聚焦“强富美高”新泗阳建设布局,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以打造“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滨河小镇”为着力点,牢牢把握“项目为王、投资为要、实干为先、稳字为基”工作主线,蹄疾步稳走好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统筹镇村建设发展,提升完善基础配套功能。以“1+1+4”格局为统领,依托地理区位优势,突显两河廊道自然禀赋,遵循“商贸重镇、滨河小镇”乡镇规划建设发展理念着力打造要素集聚、商旅繁华、生态宜居的镇村发展格局。“1+1”即以临河主镇区为核心、以大兴社区为两园保障承载区,构建为“一镇一社区”商贸繁荣的小城镇。“4”以云渡、杨工、杨集、曹码为特色乡村发展基点,引领和拓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打造非遗小村、旋切小村、回民小村,以量变催生质变,全面实现镇村面貌再上新台阶。
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橱柜家居制造小镇。坚持“放大传统优势、培育高端链条”为发展思路,加大科技型、新材料、橱柜家居等企业的招引,做大做强临河木业产业链条。坚定不移走工业强镇之路,以加快发展为主线,紧扣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两大关键,围绕家居制造、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快特色产业集聚。着力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新临河。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聚力打造“两河一路”特色农业产业带,打造无花果、碧根果产业基地,促进临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造林果特色小镇。进一步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农业产业布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聚焦富民惠民安民,让民生底色更加厚实。实施“育幼”“扶老”“就业”“健康”四大工程,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定单式技能培训、创建卫生乡镇等工作开展,进一步夯实民生基础。同时,着力完善便民服务中心等政府服务性设施,为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更好服务民生夯实基础。
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全面提升管理水平。通过“一创建一平台一张网”建设法治政府,促进全民守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确保社会和谐有序、充满活力。
持续强化党的领导,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围绕省市县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三年行动计划有关部署要求,聚焦“五个基本”,压紧压实责任,努力把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坚强力量、党的号召要求、党的纪律规矩、党的关心服务落实到基层,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