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狠抓项目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

获省级小企业孵化创业示范基地

获省级耕地保护激励资金奖励

八堡村被命名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八堡村被命名为江苏省传统村落

为积极顺应经济发展新动态,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泗阳县李口镇坚持稳中求进,推动经济稳步向前。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依据做大做强智能制造产业园的战略思想,狠抓高新企业招引,加大吸引返乡创业和以商招商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全年落户镇工业园区亿元项目3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引进高科技项目2个,培育亿元项目1个。企业运行质态良好。实施招商引资“311”工程。积极鼓励企业跨档升级,稳步提升企业运行质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实现工业产值15亿元,累计实现工业增值税3100万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高企培育力度,同步探索运用外包服务手段,合力推进高企申报工作。李口镇“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在库企业9家,在孵企业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拟报6家,入第一、二、三批次申报名单4家。返乡创业趋势向好。通过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创业环境,落实帮办服务,积极引导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先后被评为“宿迁市小企业孵化示范基地”、“宿迁市返乡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小企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称号,返乡创业项目“觅徒云仓”获评“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

镇村建设不断优化

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投资新建并投入使用的镇行政服务中心、电影院、街坊公舍、村居公厕4座;完成条堆河镇区段3.2KM河道景观带打造;镇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完成;建成拥有30个车位的生态停车场1个;完成八堡省级传统村落的命名和授牌;完成葛庄、农李两个美丽乡村创建并通过验收。美丽镇村建设成效显著。积极推进农房改善工作,李庄集中居住完成170套安置房建设,在交付入住的同时,配套设施全部建设到位。创建提升市容示范街,完善垃圾分类等配套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突出。以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工作为契机,集中力量、整合资源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成立镇级物业公司,实行城乡一体化环卫服务管理;突出“厕所革命”,采取“拆改建”相结合,改厕率达96.1%,新建农村三类公厕4座。

特色农业增产增效

狠抓农业项目招商和项目建设。沿古黄河廓道建设富民产业带,新引建占地1500亩农旅结合项目2个(葡萄采摘园项目、蓝莓种植项目),总投资额达6000万元。引进固定资产投资超2000万元在农产品加工项目1个(创羽食品),已于年底试生产。1个投资额1000万元的养牛项目已建设完成。八堡村芡实基地新扩建500余亩,种植面积达1800亩;新招引6个投资主体,在李卢路和众裴路两侧桃果基地新植精品桃果1750亩,李卢路桃果基地面积达2200亩。紧抓公共空间治理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将人居环境和空间治理有机结合,实现村居集体增收、农村环境更美和农民生活富裕“三赢”。全镇16个村居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30万元。

社会治理和谐有序

“263”专项整治效果显著。李口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畜禽养殖、散乱污企业、VOC治理专项整治方案,责任落实到人,采取有力措施,取得了实效,净化了空气。全要素网格化管理扎实开展。全镇共划分44个全要素网格,配备44名网格长,44名兼职网格员,“全要素网格通”手机终端配备率达100%。明确“一长四员”、“三官一律”的职责分工,建立巡查走访制度,严格落实考核奖惩制度,确保网格化新系统正常运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平稳开展。坚持镇党政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包小组、组干包农户的制度,镇综治办协助所包村、小组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所排查出的问题,建立完善信访销号化解机制,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认真抓好网络问政和舆情管控。全年办理网络问政共计1800个,按时办结率100%、满意率98%。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秩序。有效地引导和教育群众依法信访,严格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深入开展系列平安建设工作。加强群防群治工作,建立村级义务巡防队,促进村治安管理上新水平。坚持做好“五类人员”的帮教转化工作,助其走上遵纪守法、安居乐业的生活轨道。便民赋权工作持续推进,常态化开展镇村便民代办工作,16个村居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面达标,有序推进、镇机构改革工作,落实乡镇赋权工作。

基层党建扎实有序

筑牢“主阵地”,让思想教育“实”起来。每月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不低于1次;基层党组织常态化坚持好“三会一课”制度。畅通“主动脉”,让战斗堡垒“强”起来。组织建设“无死角”,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党组织重新调整划分,今年升格新型社区党组织1个,新划分网格党支部6个。工作责任“再压实”,明确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的党建工作责任分工,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抓党建工作述职会议,召开4次党委会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重大问题,先后约谈党建工作落后的2个村书记和1个镇直机关书记,逐级传导工作压力。基层基础“再加强”,推进基层党建突出问题集中排查整改“百日行动”,完成1300份农村党员档案整理,持续开展软弱涣散灯塔村全面整顿。锤炼“主力军”,让模范作用“亮”出来。围绕发展大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今年引入大专以上学历人才5人,培育省三带乡土人才1名。坚持党性锤炼,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疫情期间,成立疫情防控党员干部先锋队,50名先锋队员深入小区、村组开展疫情防控,助力推动复工复产。密切联系群众,提升为民富民成效,实施“三有三必”工作法,开展机关干部结对帮扶、村干部“一人联百户”、轮流值班等制度。实施强村三项试点,建成扶贫产业园,为全县48个经济薄弱村创造收益246万元。紧盯党组织换届,严格规范程序,把好干部入口关,突出群众口碑好,建强“带头人”队伍。

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强化脱贫成果。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严格按照扶贫政策一户不落、一人不少的原则,目前,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2036户6770人,全部实现脱贫,四个省定经济薄弱村,李庄村、农李村、崔陈村和渡口村全部脱贫出列。法律扶贫“双百行动”工作。在16个村居开展“法润千万家·服务你我他”百名村居法律顾问百村行活动16次,参加活动人数约1400人。抓就业创业扶贫,依托万企联万村工程,16个村居联建项目18个,每年可为联建村居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超200万元,同时带动周边1000余人就业增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