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时代答卷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泗阳县穿城镇坚持以推进“六增六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为根本落脚点,围绕“一路连心、两片融合,三区并建、三生融合,三园同创、三产融合”的工作思路,深入挖掘自身资源,推动工农互促、农旅互补、融合发展,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聚焦项目培育

工农发展成绩卓著

强化招商引培,工业发展奏响振兴曲。2020年,穿城镇充分利用“三情”、“两外”、“一会”,实行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招商格局,努力促进招商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投产,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同时,规划创建市级农业产业园、县级工业园、省道物流园,打造穿城镇工业企业成长的平台,带动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一产、二产、三产的加速融合,进一步提升该镇经济发展的引领力和竞争力,使得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有力。

优化资源布局,特色农业拓展致富路。穿城镇以乡村振兴先行区建设、菊花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打造“五个一”乡村振兴先行区,形成万亩菊花产业新基地,通过村集体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龙头大户带动、一家一户入股等多种方式,实现土地折价入股、集体统筹经营、农户自主管理,通过“保底”、“二次”分红,多角度固化农户与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小农户与现代高效农业有效衔接。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增”目标,菊花产业带动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300余名“半劳力”在家门口就业,年用工工资达400余万元。

聚焦产业支撑

精准脱贫善作善成

穿城镇下辖19个行政村,其中省定经济薄弱村6个,低收入人口3235户、11323人,贫困发生率14.1%。截至目前,所有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到位,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达11608元,6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出列。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乡镇区划调整后,及时调整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担任双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同时,配优配强扶贫力量,除扶贫专干外,配备3名专职业务人员。通过定期召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会办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切实加强对全镇脱贫攻坚的组织领导,保障脱贫攻坚工作效果。落实帮扶措施,注重增收成效。产业扶贫,建成穿城镇菊花产业融合基地,带动1200余名群众就业(其中低收入约400人),实现工资性收入1000万元以上。就业脱贫,积极利用各类扶贫资金建设家门口就业厂房,招引就业项目29个,在颜圩村新建菊花产业园,持续扩大菊花扶贫产业规模效益。政策兜底,加大“医教水住行”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四类群体”危房改造全覆盖,决不让一户住着危房进小康。

着力品牌创建,打造扶贫名片。2020年,穿城镇持续谋划三产融合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建成穿城镇菊花产业园扶贫项目,创建泗阳玖旺菊花品牌,建成菊花深加工厂房6栋、生产线6条。通过采摘、烘干、包装等一体化流程,生产精品杭白菊花茶和精品金丝皇菊花茶,并把不能制作成茶饮品的菊花深加工为菊花皂、菊花洗涤液等产品,利用“品质+品牌”叠加效应,让“玖旺菊花”成为具有品质和内涵的高端扶贫农产品品牌。

聚焦配套服务

民生建设成果丰硕

农房改善项目换新颜。小史集村、静波村等新型农村社区项目规划占地518.8亩,新建街坊工舍2座、生态停车场300平方米,创建市容示范街1200米,沿街外立面整治5000平方米,完成新区大道1.5公里道路改造维修。便民服务更精准。通过对便民中心升级改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相关办事程序,便民中心从单一的行政审批型向综合便民服务型转变,中心全年受理办件5595件,办结5595件,其中受理即办件5564件、承诺件31件,办结率100%,镇和村代办点受理咨询2万余人次,便民服务更加精准、高效。污染防治显成效。在全镇各村居开展“五美庭院”创建,挂牌1000户,发动农户自行整治家前屋后乱堆乱放600余处、拆除旱厕1000余个,颜圩、河西等村居分别完成省级卫生村、省级清洁村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市美丽宜居村庄创建验收,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聚焦组织引领

基层党建提质聚力

基层组织聚焦规范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全镇39个党支部开展积分管理、评星定级工作,提高党支部建设整体水平;同时,探索农村新型社区党建新模式,高标准打造颜圩村为市委党组织提升观摩点、小史集村为农村新型社区党建试点,目前“一委五站三支部”的组织架构体系、东篱花田展厅均已完成并使用。基层队伍抓好党员干部。结合村两委换届,按照“五选七不选”原则,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优化两委班子的知识、年龄、能力结构,促进村干部队伍优化提质,颜圩村作为全市试点村,率先开展两委换届工作,目前支委换届工作已圆满完成。此外,加大新村干转任力度,推动形成梯次年龄结构。基本阵地保障党群活动。通过开展主题党日、小村说事日活动,不断丰富“唱、看、学、议、做”等活动形式和内容,并评选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目前,全镇19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全部达到400平方米标准,鼓励村级党组织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让路灯亮起来、音乐响起来、舞蹈跳起来、人气聚起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