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决策部署,总结2020年工作,部署2021年任务,动员全县上下对标新发展、扛起新使命,以“五大突破”新成效奋力开启现代化新征程。
充分肯定成绩,坚定“十四五”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2020年是我县经受重大考验、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全县上下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要求,紧扣“1365”总体发展思路,全面推进“五大突破”,县域经济社会呈现出强劲复苏、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这一年,我们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热潮。
这一年,我们切实扛起使命担当,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这一年,我们坚决打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战。
这一年,我们在应对考验中有力提振务实落实的硬核作风。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在谋全局、抓统筹过程中,县委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经济社会各项工作亮点频现:
一年来,我们聚力扩增量、壮产业,发展后劲不断积蓄。
新招引落户园区项目143个、总投资67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23.5%,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8个,50亿元以上项目4个;斯迪克产业园实现百亿级项目新突破,实现新开工项目78个、计划总投资321.1亿元,分别增长30%、18.6%;新竣工项目77个、完成投资223.9亿元,分别增长87.8%、33.6%;县开发区在全省开发区综合考评中两年上升15个位次,进入全省省级开发区“20强”。
一年来,我们聚力提品位、增品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和文明城市省级测评连续两年蝉联三县“双第一”;“支客”倡导人情新风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五届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金奖,入围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全市唯一;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38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3.04%;洪泽湖湿地景区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一年来,我们聚力促农强、助民富,乡村振兴深入推进。
新招引2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9家,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规范管理使用收回的公共资源,带动村居增收1.27亿元;纵深推进农房改善,3.05万户农户圆了安居梦;今年开展分类培训3.24万人次,新增就业1.4万人,在“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综合排名中位列第23位。
一年来,我们聚力补短板、惠民生,群众福祉有力提升。
加快补齐民生短板,6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县第一人民医院全面提档升级;虹州实验学校如期招生;完成了3329户棚户区改造任务;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荣获“省级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称号。
一年来,我们聚力转作风、强党建,基层基础全面夯实。
深入开展“以‘六问’强‘三真’、以‘三实’比担当”作风建设大提升活动,“旗帜鲜明讲政治、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折不扣抓落实、创新创优争一流”成为泗洪干部鲜明特质;意识形态阵地有力巩固,创新建立意识形态工作“3361”目标责任考评管理体系,推动全县意识形态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安办实体化运作。
一年来的成绩难能可贵,经验更需要我们大力弘扬: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是战胜困难、推动发展的重要法宝;县委总揽全局、以上率下是战胜困难、推动发展的根本保证;以“五大突破”为抓手是战胜困难、推动发展的有效路径;干群一心、团结拼搏是战胜困难、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准确研判“十四五”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2021年是奋进“十四五”、逐梦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激昂斗志、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努力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面对“两争一前列”的重大使命,我们必须精准研判形势、把握发展新阶段。
总体上看,“十四五”时期,我县将进入以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为主旋律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六期”交织:一是工业化加速期;二是城市化扩张期;三是新旧动能转换期;四是城乡深度融合期;五是全面改革深化期;六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攻坚期。
——对标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审视自身、加快补齐短弱差。
面临的六大短板弱项更加明显:一是经济总量依然偏小;二是产业发展质态亟需提升;三是民生领域仍有欠账;四是城镇化进程还不够快;五是特色优势彰显不足;六是干部队伍战斗力仍需提升。
——围绕谱写新时代“春到上塘”传奇的发展定位,我们必须主动担当作为、创新创优争一流。
做好明年和今后工作,要始终坚持六个方面原则:一是要始终坚持“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二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是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四是要始终坚持“创新创优争一流”;五是要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守好底线”;六是要始终坚持“求实务实落实作风”。
坚持以“五大突破”纵深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
做好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围绕“1465”发展思路,即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这一重大使命,紧紧锁定全市“建设改革创新先行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江苏生态大公园、全国文明诚信高地”四个目标定位,按照“六增六强”发展要求,持续深化“五大突破”,奋力夺取现代化建设新胜利。
一、扩量提质强支撑,确保工业经济突破更加强劲。
确保明年实现“221”目标,即工业开票销售、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均在20%以上,新增1个百亿级产业。一是要切实强化招大引强“硬任务”;二是要切实强化培大培强“硬招子”;三是要切实强化载体建设“硬支撑”;四是要切实强化乡镇工业“硬政绩”。
二、强农靓村带民富,确保乡村振兴突破更上台阶。
要更大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强农、靓村、富民乡村振兴“333”工程,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一是要打造“强农”大产业,建强农业农村现代化支撑;二是要打造“靓村”大环境,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三是要打造“富民”大成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
三、项目投入狠发力,确保现代服务业突破更添优势。
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满足群众需求、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聚焦十个方面重点领域。
力争明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以上,第三产业产值占比稳定在46%以上。
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生态旅游业特色发展;要以产业配套为支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发展;要以提档升级为方向,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优质发展。
四、提升品质增品位,确保城市能级突破更具亮点。
紧盯“淮河流域生态旅游宜居之城”的目标定位,做好空间优化、基础配套、城市民生和文明提升“四篇文章”,切实提升城市首位度。一是要强化规划引领,不断完善空间布局;二是要强化高点定位,不断健全基础配套;三是要强化群众观念,不断改善城市民生;四是要强化精细精致,不断深化文明创建。
五、从严治党再发力,确保作风建设突破更新提升。
要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断提振风清气正谋发展、雷厉风行抓落实的昂扬精气神。一是要实现思想政治建设新提升,切实夯实理想信念根基;二是要实现基层组织建设新提升,切实构筑坚强战斗堡垒;三是要实现干部队伍建设新提升,切实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四是要实现“四个底线”成效新提升,切实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重任在肩催人奋进、使命光荣呼唤担当。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扣“两争一前列”重大使命,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勇担使命、砥砺前行,为高起点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汇聚磅礴力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