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村入社,感受着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美丽农家、和谐小区于一境的美好生活,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攀升着。这里是新时代的王集镇,正焕发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美丽气质。
项目为王驱动发展引擎
谋项目就是谋发展。2020年,王集镇全年新招引工业项目9个,对项目倒排时间节点,层层分解任务,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合力推进。其中硕德实业、久藤电子、格湘雅纺织已顺利投产。
企业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工业兴。2020年,王集镇深入实施“521”工程,积极挖潜企业发展后劲,分层分类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全年完成千万元技改项目6个,兼并重组项目3个,股改企业2个,新增规上企业5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个,新招引科技型企业2个,超额完成研发费用投入任务。2020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53亿元;工业开票销售1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4元,同比增长8.0%。
乡村振兴绘就美丽画卷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乡村振兴的奋斗目标。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围绕245、267两条省道,做足产业招引方面文章,围绕现有产业,做足产业链延伸方面文章,力争在深加工上取得突破。稳妥推进土地规模流转和农业结构调整,新招引投资7000万元、占地1000亩的满嘴香蔬菜种植基地;新建2200亩梨树基地;新建花井千亩西瓜园;投资5000万元的中恳米业正式投产。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累计拆除旱厕5856个,改厕551户,整治河塘沟渠36处,清理背街小巷30余处;完成镇区污水管网改造5.5公里;投资80万元建设完成南宁路七斗控源截污工程,有效解决了水体黑、臭问题;持续开展“三美”评比活动,评选出“美丽村居”9个、“美丽单位”9家、“五美庭院”1100户。深入开展公共空间治理“拔钉子”专项行动,不断将公共空间治理向纵深推进。积极推进“强村三项”试点,全镇27个村居收入均超20万元,其中2个村居超100万元,11个村居超50万元,村均收入48.68万元。扎实开展“万企联万村”活动,围绕规模基地类、精品养殖类、农产品精深加工类、电商类、田园综合体类和工业联建类6大产业类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民生温度托起百姓幸福感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发展的落脚点。去年,王集镇开展扶贫菜单落实成效“回头看”,全镇低收入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及年可支配收入巩固率达100%;持续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建成8个家门口就业项目,解决240人就业问题;持续实施农房改善三年行动计划,全年共搬迁农户1040户,其中四类群体140户,完成率为109%;完成运北养老服务中心和镇便民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实施乡村点亮工程,对王庄路等镇村17条线路安装682盏路灯,有效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前进的信心如此坚定,奋斗的脚步如此有力。2021年,王集镇将进一步弘扬“三真”作风,主动作为,砥砺奋进,紧扣建设“运北中心、工贸新城”新王集的奋斗目标,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聚焦扩量提质,实施工业经济倍增工程。秉持“工业强镇”发展战略不动摇,始终把工业经济作为发展之基、强镇之本。优化工业发展布局,抢抓长三角核心区产业转移和泗阳高铁通车契机,持续推动招大引强,优化帮办服务。
聚焦美丽宜居,实施镇村建设提质工程。以乡村振兴为引领,科学优化镇村布局,有序整合各类资源,着力打造以王集中心镇区为主体、南刘集集镇和魏圩集镇为两翼、部分村居为多点的“一体两翼多点”的镇村发展格局。
聚焦强农富民,实施特色农业突破工程。依托两条省道,大力推进245省道沿线桃果产业带、267省道沿线果蔬产业带规划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全镇特色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聚焦人民至上,实施民生事业提升工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全面落实稳就业系列政策,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强残疾人、孤儿等弱势群体人员生活保障,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坚持“全域整治、全民整治、全面整治、全力整治”四全工作方针,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大力推进美丽王集建设。
聚焦效能提升,实施社会治理创新工程。按照“创新创优、走在前列”工作定位,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平安王集、法治王集、和谐王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