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破价格垄断让市场说了算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在宿迁,用水用电用气早已告别政府定价,而是由供需决定,企业可以‘讨价还价’。”2月2日,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电费专员张斌告诉记者,去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宿迁通过巩固和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持续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增强企业对疫情的抵抗力,“就说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内的大亚木业,仅电费这一项,去年就省下来200多万元。”

供需双方讨价还价,是宿迁价格机制改革中的一个创新探索。2014年,宿迁获省级授权,从打破行业壁垒和经营垄断、建立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入手,在全省率先试点水、电、气、热等资源要素价格改革。2016年,又在全国率先试点垄断性服务价格改革,持续为企业降成本、增活力。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宿迁试行并逐步推广合同议价机制,明确用电交易价格由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通过协商自主确定,非因法定事由,不受第三方干预;用水、用气、用热合同交易价格,由合同交易双方在市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价格范围内自主协商确定。

“经过双方磋商,用电、用水、用气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虽然只有几分几毛钱,但对我们这样的用水用电用气大户来说,几项加起来每年可节省成本一千多万元。”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吴迪说,“省下来的这些钱,既是企业的利润,也是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资本。”

积极总结资源要素市场价格改革经验,自2016年8月起,宿迁将改革范围推广到垄断性服务领域,先后取消15项、免收8项政府定价管理的垄断性服务收费项目,放开14项已形成市场竞争或已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服务项目。目前,市级管理的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仅保留4项,激发了新发展活力。

如,宿迁气象部门的防雷减灾气象技术服务,率先面向全国放开防雷检测市场准入,培育成立多家民营防雷检测企业,并带动江苏防雷检测市场全面放开;宿迁市区新建小区有线电视网络工程配套建设项目,通过双方协商议价机制,收费标准已从12元/平方米下调为10-11元/平方米。

需要说明的是,宿迁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并非“简单降价”。“目前,宿迁市管的工商服务业用水、用气、用热价格均为全省最低,仅去年就为企业降低用能成本10亿元。”市发改委副主任谷航林告诉记者,宿迁同步以“准许成本+合理收益”为核心,建立水电气热等公用事业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定期监审供水供气供热成本,根据成本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销售价格,以增强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维护供、用双方的合法价格权益,推动资源要素配置更科学高效。

“在不少人眼中,价格改革是革了我们这些企业的‘命’,实际是,这让供需双方关系更和谐,利于企业加快发展。”据宿迁双闽管道燃气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公司开始启动老旧小区燃气改造工作,居民反映开户费用高,不愿改造,平均每年新增用户数只有170户。2016年已改造老旧小区普通居民住宅管道天然气建设费收费标准由2500元降至1800元后,平均每年新增用户数约300户。

在宿迁,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不是“一放了之”,而是同步加强监管创新,管得更科学、更到位、更有效。“我们与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通过建立实施涉企收费监测、专项检查、违规问责等机制来强化监管,同时明确相关部门事中、事后监管责任,坚决做到‘放管结合’。”市发改委主任王守兵说,“在法治框架内,我们把该放的坚决放掉,把该管的坚决管好。”

记者了解到,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收费”被免除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使用属于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单位,必须按照强检周期要求在江苏政务服务“一张网”上及时申请检定,同时定期监督检查,并安排专人负责指导企业申报、培训等,在不收费的情况下,确保监管不放松。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宿迁正加快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持续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全力为经济社会、民生改善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奋力谱写新时代“春到上塘”的传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