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关乎经济发展,是民之要事。过去的一年,宿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紧扣高质量发展“六增六强”工作主线,一条心抓改革、一股劲谋发展、一个调干事业,在改革中破题、在创新中发展、在服务中履职,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改革创新的小切口,打开的是全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的全新工作格局,交出的是一份耀眼的成绩单——
2020年9月,开发运行企业电子档案“宿e查”综合服务系统,在全国开创六项第一;
全市新登记企业28653户、同比增长2.34%,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59141户、增长66.95%,市场主体高位增长;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彰;
商事制度改革工作连续两年被省政府督查激励;
网络市场“放管服”改革做法获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专题推介。
挥别2020,收官“十三五”,迎接崭新的“十四五”。站在新的起点展望未来,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干部职工将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继续开创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为宿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监管机制篇——
聚焦为民
厚植根基
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
如何把“监管为民”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真正落地成为深化改革的引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断优化监管执法机制,建立起高效的实施体系和严格的监督体系。
深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试点。落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多类别库”试点项目建设,建成信用承诺、告知承诺两个改革事项检查对象库,从源头上避免涉企重复检查,基本实现涉企无计划不检查、不抽中不检查及“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持续推进信用监管。企业年报率91.7%、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加强网络市场信用治理,对线上野生动物和生猪交易行为实施失信认定、风险警示和分级分类监管。
大力加强重点监管。突出广告规范引导,举办首届宿迁公益广告设计传播大赛,监测金融广告、互联网广告、户外广告等50余万条。加强价格监管,规范涉企收费、医药收费、学校延时收费行为,责令及时退还多收价款。推动《宿迁市农贸市场管理条例》地方立法,进一步厘清部门监管职责。
深入推进执法稽查。开展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性措施存量清理,审查各类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性措施939件,其中无排除限制竞争问题912件、废止24件。严厉查处不正当竞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首次通过网络直播开展假冒伪劣商品展示暨无害化销毁活动,集中销毁罚没物资2000多件。保护消费者权益,受理各类投诉6.23万件、消费纠纷调解成功率99%、帮助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01.5万元。
营商环境篇——
聚焦优化
释放动能
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了企业的壮大、经济的发展,不能仅限于“管”,更要在“服”,即“服务”上下功夫。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把为企业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打造群众满意、政府放心的便民平台。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讲访帮”活动,深入基层和企业讲政策、访需求、帮解困,为企业解决证照办理、标识规范、资金缺口等实际问题,开通检验检测“快速通道”和“十免五减”服务,减免费用600余万元,协助企业融资22亿元。
加强技术创新。自主开发企业开办大数据分析预警系统,科学研判企业开办堵点障碍。建设电子印章系统和电子营业执照库,解决企业开办重复提交材料问题,全省首个电子印章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开发运行企业电子档案“宿e查”综合服务系统,在全国开创六项第一,不见面自主打印档案超过56万页,得到办事企业和群众的普遍好评,及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专家的高度评价。
加强模式创新。印发《宿迁市企业开办“一件事”全流程办结实施方案》,推动企业开办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常态化实现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办结。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实施许可项目分类标注,经营范围由“简答题”改为“选择题”。
加强机制创新。推进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改革,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加强合作规范市场主体退出的实施意见》,探索“僵尸企业”强制清算公益诉讼。
改革持续激发了市场活力,全市新登记企业28653户、同比增长2.34%,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59141户、增长66.95%。
服务发展篇——
聚焦质量
激发活力
聚焦“品牌培育”和“知识产权”两个关键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把市场监管工作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在技术、品牌培育方面不断发力,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深入开展质量品牌建设。
品牌培育加快推进。出台《宿迁精品品牌管理办法》,成立宿迁品牌战略推进会、品牌战略促进会,洋河酒厂等4家企业获认首批“江苏精品”,总数全省第五,新增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2家,省长质量奖、提名奖创历史最好成绩。
质量提升带动有力。制定《宿迁市质量提升工作规范》,在全省率先以正式文件形式系统明确工作标准,引导区域质量发展;组织质量专家企业行活动,推广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推动家具制造等3个重点行业51家重点企业转型升级。
标准引领成果明显。围绕全市千百亿级产业培育计划,新增一批战略新兴产业、服务业和农业标准化省级试点项目,引导企业参与制定现代农牧物流国家标准,秀强玻璃首个国际标准《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产品性能测试方法与评价》获准立项,填补宿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空白。
聚力打造知识产权载体平台。召开全市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拟订《关于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激励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省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项目实现零突破。2020年1-11月,新申请专利1.45万件、同比增长70.79%;有效商标注册量6.47万件、增长25.87%,保持高位增长势头,预计2020年每十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发明专利拥有量6.48件,每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高维持年限发明专利拥有量632.72件。
守护安全篇——
聚焦民生
筑牢底线
食品安全事关千家万户,与老百姓的健康息息相关。抓源头、强监管、防风险、严排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牢牢守住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等关于民生安全的基本底线,“民生”二字落在了实处。
强化食品安全全链监管,制定出台《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健全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创新推行学校食堂食材“阳光采购”机制,探索校园食品全链条、智慧化、透明化、协作化监管,670家学校食堂上线日均交易460万元;开展小作坊、特殊食品、冷冻冷藏食品等靶向治理,抽检食品4.07万批次、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超99%,较上年提升0.11个百分点;组织中药饮片、药品、医疗器械、疫苗储运监管行动,医疗机构药品质量检查覆盖率51.5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疫苗接种点、医疗器械批发企业检查覆盖率100%。
加强特种设备和农贸市场安全监管,排查1646条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到位率100%,特种设备登记率和定检率达到99.42%、98.89%。同时,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监管,开展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调查,13个制造业大类909个批次产品合格率98.09%、超省定标准3.3个百分点。
奋发有为篇——
聚焦突破
蓄力新篇
改革仍在继续,砥砺前行的脚步一步也不能停歇。
任重而道远的前进路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围绕市委、市政府新部署新要求,聚力改革,矢志创新,大力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致力服务和推动宿迁高质量发展。
精塑改革创新、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三个品牌”。把准入制度改革作为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环节,加快全市企业(个体户)开办共享应用库和电子印章管理服务系统建设,企业开办压减至1个环节;完善质量考核机制,评选首批宿迁精品企业产品,培育江苏省省长质量奖;加快实施高新企业发明专利、规上企业注册商标“清零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贯标计划”、创新型领军企业“战略推进计划”,确保发明专利拥有量、高维持年限发明专利保持较快增长。
创优智慧监管、竞争维护、权益保护“三个机制”。把智慧监管作为突破资源限制的重要手段,建设市场监管应急指挥中心和综合信息系统;建立执法行纪衔接制度,完善竞争审查制度;打破妨碍消费潜力释放的堵点痛点,开展区域性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电子商务集聚区放心消费创建。
守牢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三个底线”。将校园食堂食材“阳光采购”机制推向全市机关事业单位食堂和企业食堂;开展食品仓储物流专项治理,实现第三方冷库100%备案;落实“一年小灶、三年大灶”工作要求,强化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回顾过去,信心百倍,充满自豪;展望未来,肩担重任,砥砺前行。“十四五”发展蓝图正在徐徐铺开,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聚焦新的发展格局,整装再出发,蓄力谋新篇。
本版组稿:施志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