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公交穿行城乡间文明服务千万家

2022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本版组稿 朱其安 沈省 孙银 严成东

乘客的一声“谢谢”就是最好的回报

2016年4月至今,在宿迁市公共交通第二有限公司工作,任109路公交车驾驶员。

重回宿迁交通运输系统工作的3年多来,他始终紧绷安全这根弦,未发生任何有责交通事故;始终遵循交通行车规范,未出现违法及违规行为;始终做到与人为善,处处为他人着想,未发生一起有责投诉。他先后被宿迁市公共交通第二有限公司评为“优秀驾驶员”“优秀共产党员”。

严成东万万没有想到,时隔多年会“重操旧业”,再次开上公交车。

1999年,严成东花了13万元购买一辆中型客车,挂靠在市区一家公交企业名下,由此当了三年公交车车主、跑了三年车。

“宿迁城市公交起步晚,最初只有3条公交线路,到1999年时也才有6条。”严成东说,那时他一天当驾驶员,一天当售票员。

“天天开车很累人,而且一上班就要从早到晚在车上。”严成东说,为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降低经营成本,他聘请了一名驾驶员,一人一天换班开车。“我开车的那天,家属到车上售票,聘请的驾驶员回去休息和照顾家庭。第二天驾驶员上班开车,我在车上售票,换家属回去休息和照顾家庭。这样一来,两个家庭都能不受影响,工作时的精力也能跟得上。”

但是,三年后,因为要到泗阳县一家单位工作,严成东将车卖了,退出了公交行业。此后,他在当地一家银行机构开过小型客车,在医院开过救护车,还负责过后勤工作。

“本以为从此与公交行业无缘,没想到机缘巧合又回来了。”2016年,因为长期与家人分居两地,严成东决定回市区工作。恰巧那时宿迁市公共交通第二有限公司招聘公交车驾驶员,他就报名了,经过考核顺利成为109路公交车驾驶员。

109路公交的首末站分别是位于宿城区的雪枫公园公交枢纽站和市洋河新区的洋河公交枢纽站,跑一个单趟就要一个多小时。在这条线路上,严成东一天要跑三个来回。

轮到早上5:50发第一班车,严成东早上4:30就得起床。虽说下午5:40就能收班,但打扫车内卫生、检查车辆状况后,怎么着也得下午6点以后才能往家走。“已经习惯了。休息的时候,即便头天晚上睡得再晚,第二天早上5点前肯定醒。”严成东说。

当公交车驾驶员,这份工作比原先开小型客车、负责后勤工作都要辛苦。一站一站停车、启动,工作单调乏味不说,还得时刻注意安全——路上的车越来越多,稍不留神就可能出事。而且,在公交车里,抱孩子的、拎着大包小包的,那么多人挤在一起,各种声音混在一起,严重影响注意力集中。

“特别是夏季,一大早阳光就直射进来,不由自主地就有种急躁感。”严成东露在制服外的两条胳膊,还勉强能用“黑里透红”来形容,那两只手只能说是“黝黑”了。

“一开始也会发火,气得不行时也吵过。”严成东自认脾气不错,但有几次实在是忍不住了。不过,他很快意识到——作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你可以不出色,但是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在严成东看来,公交车驾驶员的首要职责是确保安全,不仅是车辆行驶安全,而且要确保车内乘客安全。“乘客上车的时候要仔细观察,一定要把孕妇、老人、孩子安排好,尽量让他们坐在座位上。”他说,“现在乘客素质越来越高,我们提醒一下,通常都会有人起来让座。”

但是,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今年四五月份,一位妇女抱着孩子、拎着东西乘车。车辆启动后,严成东一边通过后视镜观察,一边习惯性地问道:“那位带孩子的乘客坐下来没有?”结果当时没有人让座,女乘客只得抱着孩子站着。到了下一站,将车停稳后,严成东和一位小伙子商量,请他让座。没想到小伙子直接拒绝了。最后,一位60多岁的乘客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抱孩子的妇女。

“当时我也有点生气,但是也没有办法。给别人让座是情分,总不能强迫别人让座。”严成东说,这种情形,他几年中仅遇到两次。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严成东觉得要在服务细节上下功夫。

每天仔细检查车辆性能,尽量降低中途“掉链子”的概率;

每天早晚将车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中午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再“突击”做一下卫生,确保乘客有舒适的乘车环境;

冬季雨雪多,乘客上车、下车的时候,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周五、周日赶上学校住宿生放学、上学高峰期,主动帮学生放好行李,尽量安排学生都上车,让他们早点到家、到校……

在宿迁市公共交通第二有限公司的几百名公交车驾驶员中,严成东驾驶公交车的“资历”并不算深。但是,短短几年时间就能“崭露头角”,他凭借的就是服务比别人细心一点、周到一点。

如果说,所做的一切都是职责、本分、义务,那么,严成东收获到什么?

“就在几天前,我通过后视镜看到一位乘客从大老远往公交站点跑,就多等了一会儿。这位乘客上车时,对我说了一声‘谢谢’!”

“谢谢”这两个字,严成东每天都可以听到很多次,但他说,这两个字就是对公交车驾驶员最好的回报。

赵立刚

贴心服务“小窗口” 彰显城市大文明

1993年2月至2010年8月,在泗阳顺风汽车客运站工作,驾驶泗阳至扬州班车;

2010年9月至2016年1月,在泗阳霞飞中等专业学校驾驶校车;

2016年2月至今,在泗阳县交运客运有限公司公交分公司工作,现任62路公交车队长。

在宿迁交通运输系统工作26年多,他始终与车为友、与路同行、与服务相伴,特别是成为公交车驾驶员的3年多来,以“对待乘客热心、帮助乘客诚心、照顾乘客细心、服务乘客真心”为准则,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文明周到的服务,受到乘客一致赞誉。他多次被所在单位评为“优秀驾驶员”。在他的带领下,62路公交车队全年无投诉、无违章、无事故,被公司评为2018年度“优秀车队”,其个人获评年度“优秀车队长”。

早上5点,赵立刚已经起床——因为这天轮到他发第一班车。

5点半左右,赵立刚来到班上。头天下班前,他已经仔细打扫过车辆卫生,现在重点检查轮胎、转向系统、制动系统、雨刮器、灯光等。确认车辆状况良好后,赵立刚放下心来,趁着还未发车,又对卫生状况进行“查漏补缺”。

早上6点,赵立刚将公交车稳稳开出始发站——泗阳县城西停车场。始发站距离终点站——未来花园站有17公里路程,他用时约48分钟,途中停靠32个站点。

在终点站休息15分钟后,赵立刚驾驶公交车原路返回。这一天,他要如此往返5个来回,到下午6点下班。

“如果不发第一班,是不是能少跑点?”

“单趟里程和往返趟数是固定的,早上来迟点,晚上下班也就迟点。”

62路公交是泗阳县城区客流量较大的一条公交线路,一路上乘客上上下下,车里始终接近满座。

“今天乘客不算多。周五、周日的时候,赶上住校的学生放学、上学,一上来就是三四十人,车里都能站满了。”赵立刚说,人多了,矛盾纠纷就多了。这时候,他会提醒学生把行李放好,提醒年轻人给老人让座,“实在太挤的话,就请他们坐下一班。我们这路有12辆公交车,对开,间隔时间不长。”

公交行业属于服务行业,耐心、细致的赵立刚很适合做这一行。有老人上车,他总是等老人坐好后再发车;遇到学生集中乘车,他总是提前将车停好,避免学生拥挤发生危险;遇到外地来的乘客咨询路线,他总是耐心解答。而且,他开车不争不抢,遇到行人或者其他车辆,总是“礼让三分”。“我到这边三年多了,没有闯过一个红灯。”赵立刚笑着说。

乘客虽多,但三年多来,赵立刚仅被投诉过一次,而且经过调查,责任并不在他。去年的一天早上,有位老人上车后说:“等一下,还有一个人,马上就到。”赵立刚等了一会儿,还特意看了后视镜,但视线范围内并无一人。考虑到其他乘客着急上班不能耽搁太长时间,赵立刚抱歉地对老人说:“请他坐下一班车吧,我不能等了。”没想到,老人直接打电话投诉了。据事后调查了解,当时没有上车的那名乘客因距离公交站点较远,就没有及时赶来,而是到附近吃早点了。

2017年,赵立刚担任62路公交车队长。从此,他又多了一项工作——带着新来的驾驶员跑几趟,详细讲解易堵车路段、事故多发路段等情况,并再三提醒注意安全驾驶。

对待同事,赵立刚如同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无论谁有困难,都尽量帮助。同事身体不适,他自费购买药品送过去;同事临时有事无法出车,他主动代班,从不计较有没有报酬。

“我刚来的时候,公交分公司只有5条线路,现在有12条了。城市公交发展太快了。”赵立刚说,不少外地游客乘坐过他驾驶的公交车,“都说公交车是展示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我要让每一位乘客都感受到泗阳的文明之风!”

叶敬涛

爱岗敬业做模范 优质服务当标兵

2003年8月至今,在宿迁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任公交车驾驶员。

在宿迁交通运输系统工作16年多,他凭着对职业的热爱、对乘客的关爱,用实际行动温暖了许多人,也赢得了更多人的认可和称赞。他连续六年被宿迁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评为“先进个人”,相继获得“宿迁市劳动模范”、全市公共交通行业“城市公交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

荣誉是什么?是一个称号,或者一本证书、一座奖杯?我们从304路公交车驾驶员叶敬涛获得的那些荣誉中,看到了他的驾驶历程,看到了他的驾驶能力。

从“城市公交服务标兵”看“标兵”服务

2013年,叶敬涛被市文明办、市交通运输局评为全市公共交通行业“城市公交服务标兵”。

公交车是展示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反映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在公交车车厢中,叶敬涛展示着这样的服务形象:

提前半个小时到班上——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公交调度站,将公交车里里外外再打扫一遍——之所以说“再”,是因为前一天收班后,他已经将车辆仔细打扫了一遍。这次打扫的重点是清除卫生死角、查找“漏网之鱼”,确保乘客上车后感觉整洁、舒适。

“上车后请往里走,有老人上车请让座。下车时请注意检查一下,别落下东西。”每到一站,他都会这样叮嘱乘客。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残疾人乘客,他就主动上前扶一把,安排好座位后再开车;遇到不知道该在什么站点下车的乘客,他热心解答,并提前提醒。

晚上7点多钟,驾车返回公交调度站后,他仔细检查车辆状况、打扫车内外卫生。至此,叶敬涛才算完成一天的常规服务流程。

“开车时间长,现在脾气都被磨没了。”叶敬涛笑道。入职以来,他没和乘客“红过脸”,遇到乘车没带零钱的老人或孩子,他就自己掏腰包垫上。

叶敬涛和乘客最“剑拔弩张”的一次,还是在六七年前驾驶301路公交车时。那天傍晚,在一处站点上来七八名乘客,最后上车的中年男子手里拿着钱包,但经过投币箱时并未投币。叶敬涛下意识地问道:“后面的那位乘客,请问谁为您投币的?”没想到对方转脸就骂了一句,并质问他“看不见啊?”

叶敬涛顿时被“噎住”了。

这时,车上一位老年乘客看不下去了,就说了中年男子一句。没想到,中年男子竟和老年乘客吵了一路。

考虑到自己是公交车驾驶员,叶敬涛忍了一路没吱声。

“那一刻,真的,心里什么想法都有!”叶敬涛说。

从大赛一等奖看驾驶技能水平

2017年,宿迁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举办驾驶技能大赛,叶敬涛夺得一等奖。

作为该公司的老驾驶员,叶敬涛的驾驶技能有目共睹。

2006年,该公司设立“节油奖”,叶敬涛几乎月月获奖。他总结出的轻踩油门、低速起步、少急刹车“公交节能三部曲”在该公司全面推广后,平均每辆公交车每天节约燃料费约10元。别小看这10元,当时该公司有137辆公交车,一年能节约燃料费50多万元!

2010年的一天,叶敬涛驾驶公交车在市区项王路一处路口等待绿灯亮起。让所有乘客都感到意外的是,他突然打开车门下车,走到车后查看。原来,是后面一辆小型客车追尾了公交车,但力度很小,连漆都没有碰伤。叶敬涛上车后,乘客都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车被碰了?我们都没感觉到!”

作为公交车驾驶员,最重要的,是确保行车安全。叶敬涛说,该公司公交车驾驶员对车辆各项性能都有“三检查”习惯,即出车前、行车中和收班回场检查,这样能有效降低营运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概率。但是,作为资深的公交车驾驶员,他总结的经验是,一定要眼观六路,提前预判,千万不能开“急躁车”。

很早以前,叶敬涛驾驶的是原15路公交车,其中有一段路特别窄,而且路况差、人车混流。每次经过那段路,叶敬涛都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通过。他说:“晚点是肯定的,只要能确保安全,我宁愿少休息一会儿。”

驾驶304路公交车后,叶敬涛曾在一个路口被耽搁了3次通行。“当时前面只有一辆车。第一次绿灯亮后,前车迟迟没动。我按了两下喇叭,前车竟然熄火了。”他说,判断前车可能是新手后,只能耐心等待,“因为你越催,他越急。”

从业以来,叶敬涛所驾驶的公交车从未发生过机损故障或行车责任事故,安全行驶里程超过50万公里。

从“先进个人”看“先进”模样

继2009年被宿迁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评为“先进驾驶员”后,叶敬涛连续六年被公司评为“先进个人”。

他上班最早的时候,是在凌晨3点多钟。那时他驾驶原8路公交车,跑的是该公司当时唯一一条农公交线路。早上5:40发第一班车,需要提前从公司将车开到皂河始发站。路不好,天冷雾大,车不易开。但是,叶敬涛一开就是四五年,从没喊过苦。

304路公交车从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开到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途经36个站点,跑一趟至少50分钟,其中至少有3个班次会和上学放学的孩子以及上下班的“上班族”“撞一起”。但是,叶敬涛没说过累。

今年“五一”小长假,叶敬涛的母亲计划一家人外出游玩。但作为公交车驾驶员,叶敬涛不得不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他说:“越是放假,我们越是要加班。”

这么多年来,叶敬涛每天早出晚归,很少请假,始终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他说:“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为乘客提供周到服务。”

李春祥

一举一动树公交形象 一点一滴展城市风采

2002年6月至今,在宿迁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从事公交车驾驶员工作。

在宿迁交通运输系统工作17年多,他安全行车50余万公里,凭借过硬的技术、文明的服务,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公交人的赞歌。工作以来,他相继被宿迁市交通运输局表彰为“文明交通人”,被宿迁市人民政府授予“宿迁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被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中小城市分会表彰为“优秀车长(驾驶员)”,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称号,在他的带动下,304路公交被宿迁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评为“优质文明服务线路”“共产党员示范线”等。

2002年,退役后的李春祥觉得自己不适合“坐办公室”,就来到宿迁市区自谋职业,正好看到街上行驶的公交车上挂着招聘驾驶员的广告。然后,他就成为宿迁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一名公交车驾驶员。

“当时宿迁市区只有几条城市公交线路,车辆全部是个人的,挂靠在公司名下经营,车主每年年初抽签决定跑哪一条线路。”李春祥说,第一年他驾驶原3路公交车,“站点就是插在路边的一块小牌子,终点站是一个只有两三平方米的小亭子。夏天太热,调度员实在受不了,都跑到附近的树下等着。”

那时,李春祥早上6点多钟发第一班车、下午快6点时发最后一班车,中午乘客少,车主要求“歇两班省油钱”,李春祥就能休息四五十分钟。李春祥驾驶技术好,车辆匀速行驶很少急刹车,给车主省了不少油钱,再加上能排除车辆故障,又给车主省了不少修理费,因此,每到月底,车主就请他去小饭店“撮一顿”。

2006年,为了解决公交车运行不规范等问题,宿迁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收回公交线路经营权,李春祥终于开上了“公家车”。他驾驶“建康”牌公交车跑了两年原5路公交,也就是现在的公交301路。后来,原6路公交、现304路公交车队创建“共产党员示范线”,李春祥作为党员被抽调到该车队。“从那时起,公司的管理更加规范了,服务标准也高了,要求我们做到热情、微笑服务,起步、停车平稳。”李春祥说,准时准点发车、到站是最基本的要求,一天在路上跑六个来回,中间休息和吃饭的时间很短。

“创建成功了吗?”

“当然成功了,每名驾驶员还领到500元奖金。”李春祥得意地说。

随着宿迁经济快速发展、城区不断扩大,乘客对公交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10年12月,李春祥和同事去扬州接回新型公交车。“新车里有空调,夏天不再热得像蒸笼了,而且有了转向助力系统,方向盘转起来很轻松,不像以前开上一天,两条胳膊又酸又疼的。”他说,不仅开上了好车,路也越来越好了。

如今,李春祥驾车往返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和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一天多次往返,在车上时间接近10小时,遇到上学放学和上下班高峰期,车里挤得满满当当的。

“在高峰期,乘客上下车用时较长,容易造成车辆晚点。为了确保下一班准点发车,我们主动缩短吃饭和休息时间。”李春祥说,虽然工作很累,但他并不觉得苦,“现在每工作两天就休息一天,中饭由公司统一供应,休息室和餐厅也装上了空调。”

李春祥以自己是一名公交车驾驶员而自豪:“乘客对我们的服务很满意,上车时还会对我们说声‘谢谢’。”

公交车是展示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每次车辆到达终点站,李春祥都利用很短的休息时间打扫卫生,拖地板、擦玻璃、清理车上杂物……为了给乘客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他坚持“一趟一清扫”。虽说每天上下车的乘客很多,但李春祥不急不躁,每上一名乘客都会面带微笑问候一声,看到老人或者孕妇上车不方便,还会解开安全带上前扶一把。他还在车上准备了一个便民急救包,里面有晕车药、创可贴、纱布等,以备乘客不时之需。

李春祥和同事以文明、细致、周到的服务,为宿迁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贡献。2017年11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宿迁捧回了“全国文明城市”奖牌。那一刻,李春祥觉得,与有荣焉。

据悉,截至2018年年底,宿迁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拥有44条公交线路727辆车,线路总里程达1039.5公里,日均发车5356个班次,日均客运量达9.5万人次。

“这些年来,我见证了宿迁城市公交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服务,是我的本职。”李春祥说,车厢内,见证了一座城市的繁华与忙碌,也承载着至诚至真的文明与真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